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进行有效短跑训练

来源:九壹网
如何进行有效短跑训练 何术立 (河北遵化市业余体校河北遵化064200) 在安排速度训练的密度时.要严格控制运动员休息的时间, 【摘要】迅速与运动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运动员做动 的是,作时,其技术熟练而符合力学中有关速度的原理,就能使运动 速度得到充分表现。 也许刚开始不适应达不到要求的强度,也要按规定的休息时间到 后进行下一次或下一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会逐渐适 应的。这对训练课质量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大强度速度训练次数的控制与顺序的安排。与耐力训 【关键词】摆动技术;素质训练;量和强度 田径教学训练是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在训练中必须要有最优 练相比,速度训练虽然消耗的总量较低,但速度训练在单位时间 化的训练方法,适应现阶段的竞赛机制,谈谈我的短跑训练安排。 一、短跑摆动技术的优化组合训练 迅速与运动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运动员做动作时,其技术 熟练而符合力学中有关速度的原理。就能使运动速度得到充分表 现。否则技术不合理就会起相反作用 现代短跑技术要求更突出 摆动技术,强调以摆促蹬,蹬摆结合。大腿快速前摆高台,以髋为 轴大腿带小腿积极下压并以打击式着地,短促的后蹬及自然平稳 的重心,上下肢体作协调配合的跑法代表当今短跑技术发展的一 大趋势。因此,技术的训练必须抓住技术关键,使之与发展的趋向 相适应。采用橡皮胶带进行前后快速摆腿练习等手段,并控制练 习的时问与次数,不断提高其动作质量,技术要领上强调摆腿的 速度和幅度采用“跑格”练习。把2O一3O块海面砖摆成一定距离的 直线,可以做站立式起跑,也可作行进问跑。海棉砖的距离一般稍 短于练习者正常步长.每次技术训练把注意力集中在快速前摆和 积极着地上.来发展步顺。以上两个练习。笔者常常作为改进技 术、发展速度素质的手段在全年的不同时期都加以安排。收到了 很好效果。 二、素质训练的有机组合全面发展 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机能状态运动能力的体现,有计划地全面 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训练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运动 成绩的提高。技术掌握的好坏,都受到它的发展水平的制约。为 此,在训练中从速度、速耐、力量三大方面狠下功夫.全年贯彻并 有所侧重。具体做法是: 1、对速度负荷的安排进行调控 第一、运动量与强度的控制。量与强度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短跑是无氧代谢占95%以上的项目 在提高机体负荷量上,应是 有一定强度的量。而不是一般数量的累积,一般的量只能增进健 康和对训练起调剂作用。因此.要提高速度,实行大运动量与大强 度的训练是必要的。但要注意一个度。笔者的体会是必须采用次 极限和极限强度、每次强度在90—100%.而每次速度训练课的量 控制在400—600米为宜。对运动员训练强度的控制,可按运动员 某一段落跑的最好成绩,按要求的百分比强度把它换算成具体时 间。 第二、速度训练的持续时间与密度的控制。与其他训练因素 一样,一个速度练习手段的持续时间也要达到符合速度发展规律 的最佳时间。如果持续时间过短.未能达到最高速度,那么其训练 效果虽可改善加快速度的能力,但不能最佳的发展最高速度。对 于短跑运动员来说,一次速度练习的持续时间控制在5—20秒之 间,过长的持续时问跑只有利于提高无氧代谢的耐力而不是速 度。在重复进行大强度速度训练之间,都应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以确保运动员能充分恢复工作能力。否则,便不可继续重复大强 度的速度训练。在短跑速度训练中.可安排3O一6O一8O米等不同 段落的距离跑,强度在95—100%以上,每次休息4—6分钟为宜。 如果跑的段落越短.休息的时间也相应缩短,因为长时间的休息, 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过分下降。还得重新做准备活动。必须强调 26活力2010・1 中消耗能量却比其它形式的训练高的多,因此运动员在大强度速 度训练后很快会出现疲劳。在一节速度训练课中,最大强度的速 度训练平均重复次数掌握在5—10次,或2—3次为一组,3—5组 为宜。每周以速度训练为主的训练课控制在1—2次。由于神经系 统处于最佳兴奋状态时的速度训练效果最好,所以速度训练应紧 接在准备活动后进行。如果在休息臼之后,或小运动量训练日之 后安排速度训练,效果则更佳。应该注意的是,发展速度的练习不 可同各种跑的耐力练习相结合。不可同力量性耐力相结合。在不 同手段的强度练习上.应注意安排的顺序一般是速度+力量一耐 力,或者是力量一速度一耐力。 提高速度耐力水平速度耐力是短跑运动员持续快跑的能力, 发展速度耐力是提高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 发展速度耐力的方法很多。一般采用300米以下的各种距离 的间歇跑和变速跑.5X100米连续接力跑,6O米往返跑(二次60 米之间休息30—40秒)等方法,也可根据自然环境适当安排一些 山地跑、上下坡跑等联系来提高速度耐力水平。在训练的掌握上 强调采用极限强度和平均速度来要求运动运去完成各个段落距 离跑。因为跑慢了就失掉了短跑项目速度的意义。 强调力量素质的均衡发展 力量素质是短跑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只有在力量的基础上. 才能有效提高速度和改进技术,可以说没有力量就没有速度。因 此力量练习是短跑训练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主要体现在几个 方面:前群肌与后群肌,上肢和下肢,左右肢体力量比例失调,踝 关节小肌群力量不足,高部位用力比低部位用力差,而短跑时用 力重要是高部位用力。因而在训练的安排上。我有针对性地加强 上肢、后群肌、踝关节及高部位用力肌群的力量训练,使运动员各 部位力量得到均衡发展。主要联系方法有;杠铃快挺、抓举、卧推、 手持重物计时摆臂、用橡皮胶带收小腿、负重提踵、跳深、负重高 抬膝跑、负重蹬台阶、单腿交换跳、负重半蹬跳(采用不完全蹬有 的弯腿半蹲)、负重或脱重物跑。这些手段的采用,使力量训练更 好地结合了短跑专项的特点和需要。经过几年的训练效果是好 的。 【参考文献】 [1]嵇明海。《有效教学——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 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