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骨伤》编辑委员会名单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 o06年1 第 j莹第1期China J Orthop&Tmuma。Jan.2006。v01.19.No.1 对骨折愈合有利的动,要鼓励,不利的动,要加以限制;⑥医 焕然一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于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提高 生只是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任何措施都要通过患者才能起 医疗质量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高昂的技术设备所带来的社会 作用;⑦间接愈合是骨折愈合的普遍规律,直接愈合只是特 经济负担也应引起注意。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进步,在一段时 定条件下的个别现象;⑧骨折的治疗方法有手术、非手术和 间内会逐步得到解决。 有限手术,各有其适应证。医生应该做那些非做不可的手 4“微创”骨伤科技术的制高点 术,而不是做想做或能做的手术。这一成果与当时风靡全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一 的AO学派相较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CO学派。而后 种方法都要经过它的洗礼。现代医学从有创到微创技术的转 的130学派则是前两者殊途同归的必然结果。 变过程不但取得了良好疗效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财富。从 3“微创”新的知识生长点 某种意义上讲,是抢占了这一时段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与之 微创、替代和移植技术并列为20世纪医学的三大创新, 相对应的是我们的传统微创和无创技术,则面临着艰难的选 有人预言,2l世纪外科的两大发展趋势一为器官移植一为微 择。以骨伤科常用的针刺和手法为例,在基层医疗单位,作为 创外科。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模式向着生物一心 主要的医疗技术为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外科整体治疗观念的形成,推动 用,而在一些等级医院和中心医院则由于其收费低廉而受到 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1985年英国泌尿外科医生Payne和 冷落。在发展速度、科技含量、支持强度方面我们落后了。应 Wickham首次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的概 该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的强势和不足,为抢占下一时段骨伤 念,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成功施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 科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作好理论和技术的准备。安全、有效、医 术,从此,微创外科逐渐为人们接受并且受到广泛关注。成为 疗费用低、医疗风险小是我们的强势,缺乏准确的评估标准、 20世纪末新的医学知识生长点和新技术的孵化器。由于计 有些治疗机制尚不太明确是我们的不足。可喜的是,国家中 算机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腹腔镜和关节镜实现了实时的三维 医药管理局在“十五”期间设立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 成像,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在创伤骨科实现丁镜 究项目,数百个微创和无创技术已通过验收或鉴定,并将陆续 下关节内韧带损伤的修复、移位骨折的复位,在骨病科实现了 在全国推广应用,为我国微创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 高选择的局部血管介入治疗骨疾病。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策导向、科技支持和经费保障。相信在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 的发展,使得经皮钢板和闭合髓内钉治疗骨折、闭合椎问盘切 下,不远的将来在世界主流医学的市场上会出现中华民族的 除、闭合的关节成形和清理术成为可能。总之,微创的显露、 微创技术标准、品牌和产品。 微创的止血、微创的术中处理和微创的缝合使得当代的骨科 (收稿日期:2005 12—19本文编辑:王宏) 《中国骨伤》编辑委员会名单 名誉主编:(按首字汉语拼音字母顺序为序) 陈可冀(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自尹(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澍寰(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咸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 问:(按首字汉语拼音字母顺序为序) 陈渭良 丁继华 冯天有顾云伍 胡兴山 蒋位庄 孔繁锦 黎君若 李同生 梁克玉 刘柏龄孟和施杞石印玉 孙材江袁 浩赵 易 朱惠芳 朱云龙诸方受 主 编:董福慧 副主编:(按首字汉语拼音字母顺序为序) 敖英芳 白人骁杜 宁金鸿宾 李为农(常务) 吕厚山 孙树椿王岩 王满宜 卫小春 编委委员(按首字汉语拼音字母顺序为序) 敖英芳 白人骁 毕大卫 陈仲强 董健董福慧 董清平杜 宁 樊粤光 葛尊信 何伟 胡良平 胡兴山 金鸿宾 雷仲民 李德迭 李盛华 李为农 李无阴 刘金文 刘兴炎 刘忠军 刘仲前 罗从风 马真胜邱 勇 阮狄克 沈 霖沈冯君 石关桐 孙常太孙树椿孙天胜谭明生 谭远超 王 岩 王爱民 王和鸣 王坤正王满宜 王序全王拥军 韦贵康卫小春 肖鲁伟 杨小平姚共和姚树源 余庆阳袁文 詹红生张俐 张保中 张春才 张连仁张英泽赵平赵建宁赵文海郑忠东 钟广玲周 卫朱立国 朱振安邹 季 顾华(美国)涂丰(香港)John W.McDonald(美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