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讨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工作中的会计处理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探讨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工作中的会计处理

作者:张新宇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4期

摘要:事业单位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新的机制逐渐的建立。但是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工作的会计处理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研究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工作中的会计处理,有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本文从事业单位在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最后探讨了纳税工作中的会计处理方法,为如何正确的进行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工作中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会计处理;纳税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一、事业单位在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对于依法纳税工作不重视

事业单位对依法纳税工作不重视,这是在事业单位中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的性质是公共服务型的,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同时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所以在事业单位中,涉税项目较少,对纳税知识的需求少。所以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对财务税收知识了解不多的问题。在事业单位体制逐渐健全的今天,事业单位从事应纳税费的经济行为较为普遍。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都会涉及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但是很多的事业单位存在侥幸心理,依法纳税的意识较为淡薄。 2.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较差

在事业单位中缺乏相应的税务意识,则进行税务筹划工作就较差。而且税务人员对此的工作部积极,这就使得发放奖金和各项福利的随意性增大。因为发放奖金和报酬而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就没有被考虑进去,这样就变相的加大了职工的个人税负,对单位的长久的发展不利。

3.个人所得税处理基础信息不完善

随着新的财经法规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就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与现行制度不相适应的问题,二者衔接的能力较差。同时因为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则会计基础工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样就造成了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处理的基础信息不完善,使得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的处理工作出现诸多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核算和申报工作较差

目前,经过一定程度的改革,事业单位逐渐脱离了财政拨款的单一收入渠道。目前事业单位的收入渠道较多,这就给其个人所得税的核算难度较大。个人所得税不全面不真实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事业单位没有做好临时聘请人员的收入的代扣代缴,给国家税收带来了损失。同时在进行代扣缴义务时,没有进行全面的核实,申报仅仅限于工资层面,而对于公司发放的各种福利奖金则没有计算在内。甚至有些单位通过虚报差旅费等,以此来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5.事业单位个税核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主要的工作是内部核算。对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等对外涉及税收的专业知识则学生的不多。这样直接影响到了个人所得税的处理,直接影响了个人所得税的处理工作效率。所以事业单位个人税核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不高,给个人税核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事业单位解决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强化依法纳税意识

强化依法纳税的意识,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大量的对税法知识进行宣讲,使得依法纳税的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将此作为普法教育的基本内容,在事业单位内部,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做好带头学习宣传的作用。这样永固增加依法纳税意识,来营造一个城市纳税的社会氛围。其二,最好纳税辅导工作,重点宣传个人所得税税法和房地产土地税征管条例。要求加强固定资产进行租赁的管理。收入需要纳入到部门预算中,然后统一的进行纳税。 2.切实做好个人所得税筹划工作

虽然事业单位的工作是按月发放的。但是津贴、补贴、奖金的发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定性。集中和分次发放津贴等给职工带来的税负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做好个人所得税的策划工作。这样才能够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以减少职工的税负,增加职工的收益,有助于提升职工的积极性。

3.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够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同时可以强化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的核算工作。明确会计人员的相关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同时安装税法的相管要求对内部制度进行完善,特别是税务登记办理和个人所得税扣缴制度。这样才能够开展纳税评估,同时能够对纳税人进行监督。对纳税的情况进行检查,对不按照规定办理的单位和个人,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强化个税核算基础工作,做好个税申报工作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支付个人所得的单位,同时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需要根据福利的发放情况。然后按照以下几个原则来确定扣缴义务人:当财政统发的,则财政部门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单位自行发放的,则单位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工资由财政统发、奖金等其他收入包括实物等福利性收入维持原渠道发放的,各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均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个税的申报上面,需要按照规范填报《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并且需要进行精确性的填写(一般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5.提高个人所得税处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升个人所得税处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事业单位处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工作不可缺少的。主要需要强化处理人员的纳税意识和税务意识,通过培训,自修等多种途径形式实现。并健全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不断的提升个人所得税处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单位在投入培训力度的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对个人所得税处理人员进行考核,以促使个人所得税处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纳税工作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正常的处理好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工作中的会计处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合理的确定职工的津贴以及奖金的次数,以减轻职工的税务负担。虽然工作每个月都发放,但是对于津贴奖金类,发放次数少数额多与分多次分开发放的职工的税负不一样。虽然津贴以及奖金的发放次数越多,职工的税负越少,但是次数过多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的同时,给单位的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所以需要合理的选择发放次数。其二,正常的区分计算职工的劳务所得税,职工的各种劳务不加区分计税所承担的税费比分开计税差距很大。所以财务人员需要将其区分开来,保证职工的权利义务。其三,财务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认真地填报《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提升工作的手段,增加财务工作的精确性与效率。 四、结语

正确做好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工作中的会计处理工作,不仅仅能够促进单位的纳税人自觉的履行纳税的义务。同时能够使得职工的收益最大化。针对目前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财务相关的有效措施,才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处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工作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取适合的会计处理方法,才能够促进工作更好地进行。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伤职工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J].中国工会财会,2012(08).

[2]张大芳.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2(23).

[3]迟骋.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征收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7). [4]吕爱军.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