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5时许,在xx区xx社区的核酸检测点,烈日余温仍然炽热,蓝色帐篷秒变蒸笼。
双手消毒、取出棉签、撩下喉咙……整套步骤下来,完成一次采集咽拭子标本不足10秒。但前来测核酸的居民渐多,采样人员的手臂不断地抬起、放下,几乎没有休息的间隙。近40℃的高温下,他们汗流浃背。
在xx区xx社区核酸检测点,居民有序排队做核酸检测。
京溪街在核酸检测点设置消暑装备,每个采样人员脚下踩着大块冰砖,面前摆着一台水雾风扇,伴随扇叶飞快地旋转,阵阵水雾凉气喷出。在烈日烘烤下,冰块逐渐融化成水。
近4小时的高温作业,需要完成约8000个核酸标本的采集。这对采样人员而言是漫长的煎熬。采样人员曾娴鸳笑着说,“不停做核酸采样时,会暂时忘记热和难受”,反倒人少静静等待时,身体不适的感觉才会变得强烈。
顶着烈日工作的采样人员,让看在眼里的居民心疼,他们在完成核酸检测后,纷纷表达感谢。“谢谢!”“你们辛苦了!”简单的话语,让采样人员暖在心里。
双手被汗浸泡得泛白发皱
完成一轮核酸检测后,采样人员黄银玲脱去隔离衣、口罩等防护装备,不足90斤的她身材瘦弱,摘下口罩,疲惫的脸庞露出口罩留下的压痕。脱去两层橡胶手套,双手被汗水浸泡得泛白发皱,当手指静止不动时,不自主地微微震颤。
黄银玲解释,核酸检测需要“不停地抬胳膊,双手不停地操作”,几小时下来,胳膊肘发酸,手指也不听使唤地颤抖,要休息一会才能恢复,她丝毫不在意,“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