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随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物 理
一、选择题
1.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和网络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一,WiFi上网是当今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传递信息用到的载体是
(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2.“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音调高
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噪声
3.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 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4.随州市洛阳镇洛畈村在自来水开通之前,陈大爷家从水井里抽水供自家饮用。有段时间出现抽水故障,维修电工了解到:水井内有抽水泵(主要部件为电动机),原来可以正常工作,井水温度也正常;自从水泵坏了之后,开关S就一直断开,但井水温度从此偏高。电工检测发现:开关处确实断开,但水泵和井水都带电。由此可知。陈家抽水电路的实际连接方式为下图中的
( )
A B C D
物理试卷 第1页(共16页) 5.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6.以下现象不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的是
( )
A.医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以吸取药瓶中的药水 B.“拔火罐”过程中,罐体紧紧吸在人体皮肤上 C.柴油机工作时把空气吸进气缸
D.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他们会“粘”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拉开 7.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
A.1 min
B.4 s
C.2 s
D.5 s
8.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V2、V3的示数分别为U1、U2、U3,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五块电表的读数均不为零),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U2=U1=U3 I1=I2 B.U2=U1+U3 I1=I2 C.U3=U1+U2 I1=I2
D.U3=U1+U2 I1>I2
物理试卷 第2页(共16页)
9.一篇科普文章中写道,即使太阳突然消失,人类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因为尽管阳光信使一路狂奔,当他来到我们面前时已经过去8.333333分钟!据此估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
A.1.5亿千米
B.150亿千米
C.15´108m
D. 1.5´1011km
10.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对木箱施加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如图甲);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木箱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第一个2 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为2 N B.在第二个2 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为3 N C.在第一个2 s内推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2 J D.在第三个2 s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8 W 二、非选择题
11.(3分)很多同学喜爱排球运动,一个漂亮的扣杀会赢得无数掌声。一次扣球往往包含着“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一连串流畅的动作。试分析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示例:在运动员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此例不可再用)请考生另列两条:
(1) ; (2) 。
物理试卷 第3页(共16页) 12.(3分)如图是一辆面包车,该车后轮为驱动轮,前轮为方向轮。该车刚刚从静止起步处于加速阶段(不计空气阻力)。画出该车所受重力、支持力、地面对前轮和后轮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13.(3分)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圆心在O点,弧面ABC涂有反光层。一束激光垂直于直径AC从D点由空气射入玻璃砖(如图为平面图),已知OD=22R,画出光束经圆弧面两次反射最后从AC边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要求标明两次反射过程中的入射角大小。
14.(3分)随州市乡村振兴计划稳步推进,大棚蔬菜种植给农民带来可喜收入。刘大爷家大棚温度监控电路如图所示,棚内温度正常时“温控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绿灯亮;棚内温度不正常时“温控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磁铁通电工作,电铃响红灯亮。刘大爷使用中发现电铃和红灯只要拆卸掉任意一个,另一个也“没有电”。在图中画几匝电磁铁的绕线并将绿灯、红灯、电铃接入电路。
物理试卷 第4页(共16页)
15.(3分)在探究液体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相同的加热器对初温相同的甲(100g秘密”。
--------------------------在 _______--------------------__此_______号生 _考__-------------------- _ _卷 _ _ ________ _ _ _ ________--------------------____上______名__姓__ _ _ _ _--------------------__答__________校学--------------------业题毕--------------------无--------------------效---水)、乙(200g水)、丙(100g煤油)三杯液体进行加热(三只杯子均相同),直至沸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
(1)由图象可知,液体的沸点与质量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加热初期,相同时间内,甲、乙两杯液体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甲、丙两杯液体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3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接着小明在不改变各元件位置的情况下,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这是在模拟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此时,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包括位置)的情况下,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分)物理实验兴趣小组间开展竞赛活动,甲组出题乙组用实验的方法解答。甲组用布帘将一个滑轮组遮蔽(如图),乙组同学通过测量:滑轮组下方所挂重物重力为G,重物被匀速提升的高度为H,乙组同学施加在滑轮组绕绳的自由端的拉力为F,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h;通过3组实验(数据见下表)乙组同学探究出“布帘背后的
物理试卷 第5页(共16页) 实验次数
1 2 3 G/N 5.0 8.0 11.0 F/N 2.0 3.0 4.1 H/cm
10.0 15.0 20.0 h/cm
30.1
45.1
60.2
假设你是乙组成员请判断:动滑轮实际被使用的个数是 (选填“一个”或“两个”);滑轮组中所有动滑轮(及动滑轮间的连接物)总重力约为 (选填“1 N”、“2 N”或“3 N”);当提升重物重力为G=4.0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接近________(选填“80%”、“33%”或“25%”);乙组同学发现实验数据不像“理想模型”那样完美,请你提出一条产生误差的原因: 。
18.(4分)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流经小灯泡的电流I与小灯泡两端电压U之间对应关系规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阻值在5Ω至10Ω之间)。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将该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
(3)实验中记录了流过该小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电压(包括略高于额定电压)对应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U/V 1.0 1.6 2.0 2.4 2.8 I/A
0.20
0.25
0.27
0.28
0.29
请在给定的U-I坐标系中描画出该5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根据这些点的分布特点画出这个小灯泡的U-I图线。形成这种图线特征的原因是 。
物理试卷 第6页(共16页) 1617
19.(6分)随州的冬季不像北方有集中供暖,所以本地居民常选用一些小型电暖器越冬。如图甲电暖器有“高温、中温、低温”三档,铭牌见下表(“中温”档功率空出),其电路原理如图乙,S是自我保护开关,当电暖器倾倒时S自动断开,切断电源保证安全。当S、S1闭合,S2断开时电暖器为“低温”档。(R1>R2)
XX牌电暖器 额定电压
220 V 低温档
440 W
额定功率
中温档
高温档 1600 W
频率
50Hz
求:(1)R1的阻值;
(2)“中温”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3)若室内空气质量为50kg,用该电暖器的“高温”档正常工作10 min,放出热量的50%被室内空气吸收,那么可使室内气温升高多少?(假设空气的比热
容为1.1´103 J/(kgg℃))
物理试卷 第7页(共16页) 20.(8分)科技人员为了研究“物品匀速投放下水的方法”建立如图模型:轻质杠杆AB两端用轻绳悬挂着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品甲和乙,甲、乙的边长均为a,密度均为(大于水的密度水),杠杆放在可移动支点P上,物品乙放在水平地面上。起初,物品甲下表面无限接近水面(刚好不被水打湿)。计时开始(t=0),上推活塞,使水面以速度v匀速上升直到物品甲刚好完全被水淹没,停止计时(不计物品甲在水
中相对运动的阻力)。上述过程中通过移动支点P维持BD绳中拉力恒为乙重力的0.6倍,且杠杆始终水平。(g为已知量) 求:(1)物品乙对地面的压强;
(2)t=0时,BP:AP为多少?
(3)物品甲完全被水淹没时,BP:AP为多少? (4)任意时刻t时,BP:AP与t的关系式。
物理试卷 第8页(共16页)
湖北省随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次声波、超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再真空中传播。而WiFi是用微波来传递信息
的,微波与可见光的波段不同,属于不同的电磁波。故选:C 2.【答案】A
【解析】A、小强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响度大。故A错误;C、每个人在说话时的音
色是有区别的,小明从叫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D、小明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A 3.【答案】C
【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B、露
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A、图中电路连接符合要求,当开关断开时,电动机处不可能带电,不会出现题
目中描述的情况,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开关接在电动机与零线之间,这样开关断开后,电动机处仍然带电,而电动机在水中,因此才会出现水泵和井水都带电,且水温升高的情况,故B符合题意;C、图中开关和电动机都接在火线上,无法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开关和电动机都接在零线上,无法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
镜仍能成完整像,故AB错误;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宠物狗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相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6.【答案】D
物理试卷 第9页(共16页) 【解析】A、医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是注射器内部的气压减小,大气压将药液压入注
射器,故A不符合题意;B、“拔火罐”过程中,棉花燃烧消耗罐内的气体,里面气体压强减小,火罐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故B不符合题意;C、柴油机的吸气冲程时,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气体的体积变大,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进气缸,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他们会“粘”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拉开是利用分子引力,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D
【解析】课桌的高度在0.8 m左右,笔从课桌上落到地上的时间很短,在0.5 s左右。故
选:D 8.【答案】B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电流表A1、下面的电阻、上面
的电阻、电流表A2回到电源的负极,即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两电阻串联,且两电流表均测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元件并联可知,电压表V1测下边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
源的电压,电压表V3测上面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可知,两电流表的示数关系:I1=I2,故D错误,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所以三电压表的示数关系为:U2=U1+U3,故AC错误,B正确。故选:B 9.【答案】A
【解析】解:8.333333分钟»500s,因为v=st,所以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s=vt=3创108 m/s500s=1.5?1011 m=1.5亿千米。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由图象可知,第一个2 s内,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
摩擦力,等于1 N,故A错误;B、由v-t图象可知,在4s~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F-t图象可知在4s~6s即在第三个2 s内拉力F=2N,由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f=F=2N,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第二个2 s内做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是2N,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即向左;故B错误;C、由图象
可知,第一个2 s内,物体没有推动,由W=Fs可知,推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0;
物理试卷 第10页(共16页)
故C错误;D、在第三个2 s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
P=Fv=2N´4m/s=8W。故D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1)起跳时,人给地面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
给人一个向上的力。
(2)空中击球时人给球一个力,这个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解析】“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一连串流畅的动作包含的物理知识:①起跳时,
人给地面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人一个向上的力。②空中击球时人给球一个力,这个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③运动员落地时,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2.【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面包车沿水平面加速运动,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面包车前进时,后轮是驱动轮,在它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地面向后滑动的趋势,故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前轮是从动轮,在它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于地面向前滑动的趋势,故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13.【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一束激光垂直于直径AC从D点由空气射入玻璃砖,传播方向不变,到达弧面
物理试卷 第11页(共16页) ABC,连接OO1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到达弧面ABC的左侧,连接OO2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垂直于AC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不变,由勾股定理得,
O骣2221D=R2-琪琪R=R,所以,△ODO桫22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第一次的入射角为45°;所以反射角也为45°,则O1O2∥AC,同理,第二次的入射角也为45°。 14.【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1)先把电磁铁的线圈连接好,导线都在螺旋管的同侧,绕螺旋管时一端在螺
旋管的上面绕,一端从螺旋管的下面绕如图。(2)棚内温度正常时“温控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磁继电器断电,衔铁被弹簧拉起,动触头和上面的静触头接通,绿灯电路工作,所以绿灯、电源、动触头和上面静触头构成通路,连接如图。(3)棚
内温度不正常时“温控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磁铁通电工作,电磁铁具有磁性,说明电源、衔铁、电磁铁连成一个通路。(4)电铃和红灯只要拆卸掉任意一个,另一个也“没有电”,说明两者是串联的,首先把红灯和电铃串联起来。棚内温度不正常时“温控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磁铁通电工作,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动触头和下面的静触头接通,电源、红灯、电铃、动触头、下面静触头组成一个通路如图。
15.【答案】(1)无关 (2)质量 沸点
【解析】(1)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水平段对应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同种液体的沸点与
质量的大小无关;
(2)加热初期,相同时间内,甲、乙两杯液体初温相同,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质
量不同;甲、丙两杯液体温度升高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沸点不同。
物理试卷 第12页(共16页)
16.【答案】(1)照相机 (2)近视眼 靠近
【解析】(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光线会提前会聚成像,相当于近视眼的
成因;由于像距变小,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凸透镜,减小像距。 17.【答案】一个 1
80%
绳与轮之间存在摩擦
【解析】(1)绳子的有效段数:n=h30.1cmH=10.0cm≈3,故动滑轮实际被使用的个数是一
个(若是两个,有效段数为4或5);(2)若不考虑摩擦,则G=GG动3,滑轮组中所
有动滑轮(及动滑轮间的连接物)总重力约为:G动=3F-G=2N?35N=1N;即滑轮组中所有动滑轮(及动滑轮间的连接物)总重力约为1 N ;(3)由表中数据知,
第1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W有Gh5N´0.1 mW=Fs=2.0N´0.301m≈83.1%,因机械效率随
总提升物重的减小而变小,当提升重物重力为G=4.0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略小于83.1%,故最接近80%;(4)乙组同学发现实验数据不像“理想模型”那样完美,产生误差的原因:绳与轮之间存在摩擦。 18.【答案】(1)如图1左所示: (2)如图1右所示:
(3)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1)由表中数据,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灯串联,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并联,
物理试卷 第13页(共16页) 变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如下图1左所示; (2)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如下图1右所示;
(3)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2所
示:
灯的U﹣I图象为一曲线,原因是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9.【答案】(1)R1的电阻是11Ω
(2)电暖器“中温”档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27A (3)可使此房间的空气温度升高8.73℃
RU2【解析】(1)闭合开关S1,1单独接入电路,R1>R2,根据P=R可知电暖气处于低
2温;RU21的阻值:R1=P=(220V)440W=110Ω; 低温(2)闭合S1为“低温”档,R1单独接入电路;单独闭合S2为“中温”档,“高温”档为
S1、S2同时闭合,R1、R2并联。P中温=P高温-P低温=1600W-440W=1160W;根据P=UI可得,“中温档”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2=P中温1160 VU=220 V≈5.27A; 物理试卷 第14页(共16页)
(3)因为P=Wt,所以电暖器的“高温”档正常工作10 min,放出的热量:W=P高温t=1600W创1060s=9.6?105J;空气吸收的热量:
Q吸=W=50%创9.6105 J=4.8?105J,由Q吸=cmΔt可得,房间空气升高的温度:
=Q吸4.8´105ΔtJc=1.1103J/(kgg°C)≈8.73℃。 空气m空气50kg创20.【答案】(1)物品乙对地面的压强为0.4ga (2)t=0时,BP:PA为
53 (3)物品甲完全被水淹没时,BP:PA=-水0.6 (4)任意时刻t时,BP:PA与t的关系式为
BPa-水vPA=t0.6a 【解析】(1)由题知,BD绳中拉力恒为乙重力的0.6倍,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物品
乙对地面的压力:F=G-F0.6G=0.4G=0.4ga3拉=G-;物品乙对地面的压强:
=F0.4ga3ps=a2=0.4ga; (2)t=0时,物品甲不受浮力,由题知B端受到向下的拉力为0.6G,根据杠杆的平衡
条件可得:G创PA=0.6GBP,所以
BPGPA=0.6G=53; (3)物品甲完全被水淹没时,物品甲受到的浮力:F3浮全=水gV排=水ga,作用在杠杆
A端的拉力为:FA331=G-F浮全=ga-水ga,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ABP,故A31ga-Aga3-水1创PA=FBPFBPA=F=3=; B0.6ga0.6(4)使水面以速度v匀速上升直到物品甲刚好完全被水淹没,t时间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h=vt,则物体甲排开水的体积:V2排=vta,物体甲受到的浮力:F浮=水gV2排=水gvta,作用在杠杆A端的拉力为:
FA=G-F浮=ga3-水gvta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BPF32Aga-水gvtaa-水vtA创PA=FBBP,故
PA=F==a。 B0.6ga30.6
物理试卷 第15页(共16页) 物理试卷第16页(共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