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教育 遗传素质 二、判断正误 1(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 )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3( )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4( )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动物界也存在。 5( )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是说明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8(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9(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10( )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11( )教育应该求同去异,扼长补短,培养标准化的“产品”。 12( )教育中的“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三、简答 1、什么是教育学的“个性”?如何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2、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各自的地位与作用怎样? 5、什么是教育?教育同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有何本质区别? 四、论述 1、试剖析当前中小学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背离的诸现象及其原因。 2、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实现条件。 3、试用所学教育理论诊断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 五、案例分析题 1、13岁少年奇奇(化名)由于在校打架等问题受到老师的处理。老师的做法是,让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就“要不要奇奇继续留校读书”的问题进行表决。由于没能够通过表决,奇奇的父亲只好给孩子另外找了一所学校去上学。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教育学》练习题二 一、名词解释 智育 教学 二、判断正误 1( )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2( )德育即是道德教育简称。 3(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4(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 )“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6( )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7( )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8(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但不能搞教学唯一。 9( )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10( )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11( )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12( )教学只是完成智育任务的基本途径。 三、简答 1、教师有哪些义务? 2、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 3、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 4、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都有哪些? 5、当前的教育方针是如何表述的?试分析其理论上的构成。 6、素质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 四、论述题 1、试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所谓“差生”问题。 2、论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结合教育理论的学习,谈谈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4、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体会与收获。 五、案例分析题 2、某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说“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