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因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来源:九壹网


基因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为更好的向前来我院就诊的广大患者提供先进、快捷、准确的检测技术,我科从今年8月份引进新的检测项目“基因生物芯片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一、优势及特点

1.高通量、多个项目检测一次性完成

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实现了多项目一次性检测,大大缩短检验和分析的时间,提高了临床检验的效率。

2.敏感、特异、稳定

选择、设计和制备高效能探针,项目检测的准确性显著提高。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干扰,同时因为在制备过程中实施了严格的定量化控制,使芯片的重复性高于传统检测方法。

3.定量化的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数据化:定性、半定量、定量项相结合,并具备强大的数据储存和查询统计功能,满足了临床要求,有利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4.快捷的诊断

操作高度自动化,简便快速,30分钟完成检测,报告立等可取,并且可方便的进行单人份操作。

二、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1.孕期感染检测5项(TORCH检测):包括弓形虫(TOXO)、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沙眼衣原体(CT)。

TORCH是指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包括弓形虫(TOXO),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Ⅱ型)和其他感染因素(O)。孕妇由于内分泌改变和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原发感染,既往感染的孕妇体内潜在的病毒也容易被激活而发生复发感染。孕妇发生病毒血症时,特别在怀孕前三个月,胚胎处于器官形成时期,病毒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感染胎儿,引起早产、流产、死胎或畸胎等。TORCH感染血清筛查对人口素质和优生优育有重要现实意义。

2.呼吸道病毒检测Ⅰ 型: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抗体(IFV)、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A)、腺病毒抗体(AdV)、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试验(MP)、肺炎衣原体检查(CPn)。

呼吸系统疾病为临床多发病,病源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寄生虫等。肺炎衣原体主要引起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对常规治疗肺炎的抗生素耐受,与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表现难以区别。大多数呼吸道疾病以呼吸道病毒最常见。合胞病毒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腺病毒肺炎约占儿童期肺炎的10%。流感的最敏感人群是婴幼儿,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副流感是哮喘的主要病因。常见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联合检测在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及抗生素的滥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呼吸道疾病检测Ⅱ型:包括结核分支杆菌(抗TB east6)、结核分枝杆菌(抗TB 16+38)、EB病毒衣壳抗原(抗EBV VCA)、EB病毒早期抗原(抗EBV EA)、柯萨奇病毒(抗COX A16)、肠道病毒71型(抗EV 7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多见。MTB早期分泌性6kD抗原(east6)为其特异性分泌抗原;人体在接种卡介苗后不会出现针对MTB 38KDa抗原的抗体;MTB 16KDa抗原与常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无血清交叉反应。三项联合检测可以特异地将MTB感染者与卡介苗(BCG)接种者及非致病分枝杆菌感染者区分开来。

EB病毒(EBV)原发感染后,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尤其是6岁以下幼儿大多表现为隐性或轻型发病,但在儿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 ,约50%的原发性感染均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发性EBV感染过程中首先会产生抗衣壳抗原(VCA)抗体;在急性感染期会产生抗早期抗原(EA)抗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