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是什么
社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二.社区的主要特征?
①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②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 ③社区是多功能的聚合体。
④社区是可持续发展的。
三.社区的构成要素?
1、一定的地域 2、一定的人群 3、一定的组织机构 4、一定的认同感
四、社区的多元化类型。
1、按主要功能划分社区类型. 2.按规模大小划分社区类型. 3、按形式方式划分社区类型.
4、按综合标准划分社区类型.
五、社区建设的主旨是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六、实现社区建设主旨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是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和条件。
七、实现社区建设主旨的方法是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
八、社区建设的关键是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会问题.
九、社区建设的特征
1、综合性 2、社会性 3、地域性
十、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关系。
1、形成过程来看社会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的延伸。
2、从运作方式和主要特点来看,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3、从内容上看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不等同于整个社区建设。
十一、社区建设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1、二者的目标一致 2、二者的运行机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二者具有高度重合性或交叉性。 4、二者都强调落实到基层
十二、社区建设的宗旨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协调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从而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和谐的新型社区。
十三、社区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社区党建制度 2、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 3、社区委员会财务管理制度 4、社区委员会居务公开制度 5、社区档案管理制度 6、社区计生工作制度
十四、社区建设与社区经济的关系
1.社区经济是社区建设的基本条件
2.社区建设对社区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十五、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
初期目标: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体内容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中期目标:社区建设成为自治型、管理型、服务型、文明型、物化型、安居型社区。
长远目标: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协调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过程。
十六、社区建设工作的原则
1、以人为本 服务居民 2、资源共享 共驻共建 3 、权责统一 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 居民自治 5、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十七、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1.构建和谐社会的居民群体在社区 2、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汇集在社区 3、构建和谐社区的任务落实到社区
十八、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任务
建立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社区。
十九、建立和谐社区必须遵守的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始终把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不断推进的整体合力。
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与时俱进,创新合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挥基础作用。
二十、建设和谐社区的主要任务
1. 切实完善居民自治 推进基层社会民主
2. 切实加强社区管理 提高基层治理工作
3. 切实拓展社区服务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 切实搞好社区治安 促进社区稳定
5. 切实繁荣社区文化 促进社会进步
6. 切实改善居住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十一、社区委员会的功能
1、协助功能 2、自治功能3、协调功能 4、社保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