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工智能在侦查中的应用概况与制度构建

来源:九壹网
2):54~5654产业科技创新 2019,1(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Vol.1 No.2

〈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在侦查中的应用概况与制度构建*

徐 晨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入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同样在公安侦查领域也需要

人工智能的助力。环比全球来看,我国目前人工智能在侦查中的应用还处于基础阶段。相较于美国,日本,阿联酋等国家对于AI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我国应该加强全国性的人工智能侦查库,使人工智能搭上互联网这趟高速列车。同样,高科技的发展也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其存在的法律规制与伦理性问题也不容小觑。人工智能在公安侦查中的应用应当更加注重在法律的监管下进行。使人工智能侦查的权利控制在法律的笼子里,既可助力公安工作,同时保障人们的隐私权。

关键词:人工智能;侦查;应用概况;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19)02-0054-03

1 人工智能在公安侦查中的实践应用

1.1 人工智能在现有公安工作中的应用1.1.1 人工智能助力公安侦查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近代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域里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近几年来,随着商业的需求急速发展。随之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对于公安工作的支持也在逐年增加。人脸识别系统在对一些重大案件的视屏监控中对视屏中的车辆、人流、物品的自动识别,实现了对视屏内容的实时高效的分析、并通过公安内部的大数据平台对该对象进行更加升入的识别,为公安案件侦破工作在最短时间内锁定嫌疑犯的轨迹,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为案件的侦破节约宝贵的时间,以此大幅度提升公安工作中案件侦破的速度。

1.1.2 人工智能协助公安执法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智能+无人”,不仅在零售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普通大众接触最多的基层公安工作中也在发展着重大的变化。“人工智能+警务”在大部分警用领域的深化运用,不仅提高了警务科技含量,提升了执法规范化,也大大缓解了警员警力不足、警务工作效率低下,减少了人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在交通管理方面,人工智能的大智慧也在多地上演。数据显示,2016年在杭州萧山区的部分路段安装人工智能中枢——“城市数据大脑”,通过“城市大脑”智能调节红绿灯,

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1]。浙江宁波智能警亭实现了实时掌握警务区道路交通运行状态,提前预判交通拥堵,及时发现交通事件,快速调度辖区警力,因地制宜开展预警、干预、处置,实现指挥扁平化、决策科学化。

1.2 人工智能在公安工作中可拓展的应用模式

1.2.1 犯罪预防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社会生活中普及率极高的应用,直接或间接地都影响了犯罪行为,催生了新的犯罪手段,增加了犯罪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对犯罪的预防和侦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各国在积极寻找解决的进路,美、英、德、法、日本、阿联酋等国家在积极地推进人工智能与预警机制相结合地新型犯罪预防方式。在美国,部分警察局已开始将犯罪预测分析系统,用于分析犯罪动态、识别犯罪模式、预测犯罪趋势,从而为科学部署警力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美国的犯罪预测分析系统并不是预测下一次犯罪将要发生在何时何处,而是与一个特定时间和地点相关的相对风险[1]。日本神奈川县警察局正在讨论引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犯罪分析预测系统,并准备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应用。但是目前,我国对于人工智能在公安工作的应用大多停留在表层。且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省份对于人工智能辅助公安工作的应用广度与深度也有极大差异。以宁夏银川市

*基金项目: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201912213046Y)。作者简介:徐晨(2000- ),女,在读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侦查学专业。

第1卷 第2期徐 晨:人工智能在侦查中的应用概况与制度构建

55兴庆区公安分局刑警队为例,人工智能的应用多数投入在监控点的人像识别、车牌识别等基础功能上。1.2.2 反恐处突

目前智能机器人不仅在医学、工业、运输业等行业广泛应用,一大批智能机器人与无人机也同样在公安侦查领域广泛应用。美国已大批量在军队及警察部门使用无人机,排爆机器人等智能智能战斗机器人,欧洲国家如德、法、意、俄等国家也在军队及警察中配备了强有力的智能机器人,我国香港地区也在计划大批量使用智能机器人协助警方。我国目前对于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多局限于警察中的特种部门如“雪豹突击队”应用了智能排爆机器人;在森林公安未转隶之前,就大幅运用无人机侦查林区是否有被偷伐的情况、测量林区的实际面积等。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2]。对于智能机器人在警察部门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可期,将通过应用智能机器人实现对一线民警的保护措施。

2 人工智能在侦查中应用的困境

2.1 法律监管的缺失

对于如今大肆兴起的人工智能,我国的相应法律法规的监管被高速发展的科技甩在后方。因此,公安侦查权的“权力”与公众的隐私权的“权利”开始了互相博弈,究竟孰是孰非,更加迫切的需要法律的监管。而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还是以“人”为犯罪主体,对于人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的法律定位仍不明晰。对于人工智能侵权事件,究竟应由研发者对其负责,还是由使用商承担责任,如何对其定罪量刑,定什么罪,量多少刑成为摆在我国关于人工智能法律法规健全发展的道路上一只巨大的拦路虎。2.2 相应人才的不足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相应人才的紧缺也是横在公安部门的大问题。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看似为一线侦查民警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实则恰恰相反。高科技的大幅深入应用,必然加大了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为此,侦查人员不仅要学会综合利用现有的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高科技速度”,同时要深入进行相应法律学习与应用,加强对司法解释、新型案件的学习研判,成为懂技术、会侦查、法律意识强健的学习型侦查专家。避免侦查人员对于人工智能侦查产生依赖性从而丧失了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法律学习使侦查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对于非法取证、瑕疵证

据有很强的分变性,在侦查过程中对与公民隐私权与公安侦查权的平衡等有重大作用。2.3 执法程序的混乱

人工智能的办案系统对传统的侦查系统有了很大的冲击。例如某走私案件,侦查部门接到有人走私象牙等物品,侦查人员必须立即出动,赶往嫌疑人逃方向,设立卡口对嫌疑车辆进行排查跟踪,进而查获犯罪嫌疑人及携带的走私物品,返回单位对嫌疑人进行审讯,对案件进行登记录入。而利用人工智能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脸识别、监控、追踪,依托天网工程等形成高效指挥调度,合成作战,在数小时内完成对嫌犯的追踪、抓捕、审问以及案件的提交等等流程。以高科技速度,为侦查人员节省出大量时间用于投入到更多疑难案件中。但是,《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公安机关对于报案应接受,对于自己所不管辖的,应移送相应机关进行立案侦查。因此,人工智能的预先侦查则违背了这一规定,是公安机关的侦查权处于被滥用层面。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海量的数据进行支撑,在获取这些数据中存在了极大的公民隐私权被侵犯的危害。通过非法监听,图像识别等对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都是人工智能侦查中执法流程的混乱。我国并没有相应健全的法规制度监管,而人工智能侦查的应用已然逐渐广泛并且深入,因此执法过程混乱已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一大坚实难题,需要政府部门逐一攻克,进而完善整个人工智能的执法体系。

3 对人工智能在未来侦查应用中的展望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从此人们开始思考机器是否有智能的问题。仅仅十年过后,麦卡锡、明斯基、罗切斯特和香浓等人于1956年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从此,人工智能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016美国谷歌公司旗下研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AlphaGo横空出世并一举夺得了多项围棋世界冠军,让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在人工智能名声大噪之时,人工智能在应用中对于用户的隐私权保障措施、对于人工智能算法是否符合伦理性问题、以及在深度应用人工智能后法律规制问题跃然纸上,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在科技如此迅猛的时代,如何更加合理的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侦查领域以辅助公安工作,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点。因此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战略目标

[2]

。《规划》中还

强调要从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安全监管等方面为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抢抓人工智能56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Vol.1 No.2

人工智能的全面深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1 应用层面

自1956年正式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后,60多年的变革中,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下,人工智能也掀起了三次大的发展浪潮。直至2016年谷歌公司的AlphaGo打败了世界围棋冠军,使得人工智能再一次以光辉的形象进入了大众的视角。但是纵观全球,人工智能的应用仍然是一大可深入发展的领域,现有的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发与实际的应用仍然相距甚远,其在公安侦查工作中的运用仍处于表层。在未来的开发应用中,人工智能可以走入侦查预警机制中去。通过对于已有案件分析,找出案件的高发地、高发原因、案件类型、以及案件所涉及到的受害人类型以及此种案件的社会危害性,以提前预警的方式告知该辖区的民警从而减少案件的发生率。其次,人工智能可以走入侦查的追逃中去。根据侦查人员提供的犯罪嫌疑人的生活信息、家庭住址、交往人群等数据经行人工分析,得出其额能的逃窜路线,以便侦查人员经行设卡拦截。同时,人工智能可以走入侦查的卷宗整理中去。对于已完结的案件、以及疑难案件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数据汇总,构建全国性的卷宗数据库。为办案人员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同时还可为案件的庭审和司法判别提供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入分析,使已发案件达到其最大利用率,为公检法三方提供最大化帮助。3.2 法律健全

人工智能的革命带来的无疑是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智能算法与人类智慧的强强联合使人们对资源达到了深层利用。但同时,人工智能所带来危害的严重性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已故科学家霍金在BBC采访

时就曾表示过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不仅仅是霍金,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克思、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人也对法律是否能制衡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伦理性问题带来的冲击。在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危害的思考下,有超过900名AI研究员以及另外1 445名专家共同签署并发布了《人工智能23条原则》,以确保AI的发展处于人们所预期的方向[3]。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国家在大力支持和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相关立法的进度也不可拖后。就目前我国的有关AI立法上看,关于人工智能犯罪案件的犯罪主体无法有明晰的界定。这是我国现行法律的一大特点是以人为主体所修订的,而对于兴起的人工智能犯罪理应在未来修订出主体责任人更加明确的法律法规。其次,如何对人工智能犯罪进行定罪量刑也是我国立法专家需要考虑的问题。究竟该定何罪,该由谁来接受法律的审判,就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性而量刑该是多久,人工智能违法犯罪属于刑法管辖还是民商法管辖或是制定单独的法律制度。相信对于这些问题,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相应法规会更加明晰,人工智能在法律规制的监管下会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更加有效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参考文献:

[1] 杨全民. 人工智能在世界警务领域的应用[R]. 公安部第

一研究所,2018(6).

[2] 国务院.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EB/OL].

[3] 贾开. 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逻辑与治理挑战[J]. 学习时

报,2017-08-23(007).

Application Overview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Investigation

XU Chen

(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ly developing Internet era has brought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our production and

life. It also needs the help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ield of public security investigation. Looking at the global perspective,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s current investigation is still at the basic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I in public security work,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vestigation library, so t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 catch the high-speed train on the Internet. Similarl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y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society. However, the legal regulation and ethical issues of its existence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ublic security investigati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pervision under the law. Controlling the righ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vestigation in the cage of law can not only help the public security work, but also protect people's right to privacy.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vestigation; application profile; system construc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