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莹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06期

摘 要:写作是人类口头表达用工具记录文字的一种行为,主要是用来传播消息、抒发情感、表达意见,具有系统性的活动。写作活动范围十分广泛,根据苏教版初中语文六册里与写作相关的教材,从写作的特点出发,探讨写作教学的难点与对策。 关键词:作文;难点;对策;创新意识

作文是初中语文考试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初中作文不同于小学和高中写作,只起一个过渡作用。我国初中作文的教学着重于对学生观察能力、语言培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作文的目的是考查综合能力。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

1.初中语文老师教学无规律可言,本身能力参差不齐

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最主要的难点是老师教学无规律可言,老师的能力参差不齐。例如有些老师过分地注重书本知识,轻视写作实践。学生在写作中很少能把理论与技巧运用于写作实践中,从而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很慢。写景的记叙文要求学生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需要多用比喻、拟人、对比这样的修辞手法。学生观看景色往往都是走马观花,很难体会某种景色的美,没有把自己感情融入其中。因此,很难写出情景交融的文章。这些都是不注重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结果。 2.学生无法下笔

现在的学生的想法是天马行空,但是一拿起笔头就不知道写什么了,存在下笔难问题。这个问题根源于老师很少去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导致学生写作文无法打开自己思路。生活中的素材很多,但是学生缺乏敏锐的思考。因为只有好的思考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这个时段的作文教学缺乏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往往大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笔,写出来,文章也是流水账一样,无任何精彩之处。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1.让学生对写文章产生兴趣,有感而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在很多学生对写文章不感冒,常常看着作文都头疼,或者消极应付老师布置的作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我们应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选取合适的题材。例如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的写作课上写的是“有感而发”。结合本单元的文章《繁星》《为你打开一扇门》学习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繁星》里巴金通过对星星的仔细观察而联想到自己与友人,与自己深厚的情谊而有感而发,写出了文章中的激情。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参阅了大量文献,写了很多文章,做到有感而发,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从这两篇文章来看,有感而发,需要学生的真情实感。感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对生命的感悟,不是无病乱吟。围绕真情实感而写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2.让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

现代中学生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活环境里,让这些学生没有办法去感受生活。在其作文中就可以看出。满篇作文内容空乏,缺乏情感,或者空话连篇。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需要学生去感受生活、贴近生活。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体悟才是初中生的写作源头,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学生才能够拓宽眼界,积累自己的写作材料,这样学生不知所措。苏教版在教材选取上紧跟贴近生活这一原则。之前对教材的选取上也是紧紧体现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观察生活中有趣的地方。例如,七年级三单元中要求我们以在家里找米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我们要观察家庭成员,每个家庭成员的喜好特点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的事情,是学生熟悉的。其次从写作练习的设计上讲,要设计学生熟悉的场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写作。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尽量要选取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事情是生活中的例子,道理是生活中的哲学。 3.激发学生写作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就是鼓励学生要天马星空地想象。想象是思维源泉,想象是思维的阶梯。当学生写作的时候文如泉涌,这样才有写作的灵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文采斐然。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去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只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用形象思维法去思考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的东西,并对这些事物进行改造,这样我们写作的时候才不怕找不到材料。 4.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

老师在教授写作课的时候,要让学生克服写作的恐惧心理,降低写作的难度使学生自由发挥。但是命题式作文过于死板老套,限制学生思路,这样的作文写出的感觉都是如流水线上的产品一般,一模一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量出材料作文,少出命题式的作文,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敞开写,不会对写作课产生恐惧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李静.试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活动设计[J].教学大参考作,2014(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李亚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2014(10). 编辑 段丽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