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四篇】

来源:九壹网
 在我们的周围,大至整个宇宙,小至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的物理现象。

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人们创造的一切,都是我们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求得知识的欢乐。 下面是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金属类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大多数非金属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国际制单位是千克4.1=1031=1000=1031=103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改变而改变。 纸片变成纸团

质量不随物体的地理位置改变而改变。

篮球放在教室和太空5.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改变而改变。 一定质量的水变成冰

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改变而改变。

餐具消毒6.天平的使用先看、估测再使用。

①看天平的称量,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质量②估测被测物体的

质量避免被测物体超过天平的量程;方便加砝码。

使用口诀天平放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左物右码,加码从大;求和为称,正确记录。 7.特殊测量取多测少法

例测量1个大头针的质量,可取10的整数倍个大头针一般20-30个,测出总质量总,再除以总个数就是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写成公式=总

形状规则利用数学公式直接计算

8.测量物体体积可以下沉的物体排液法溢液法 形状不规则

不能下沉的物体捆绑法悬挂法9.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先把它放在水中吸足水后再测量。 10.常用到的体积单位、、3、3、3 1=13=1×10-33=1×10-63

11.等容法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使用,利用的是转换的思想。 例一位同学要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水、量筒、烧杯。

结果一不小心将实验室中的量筒打碎了,问该实验能不能继续进行?如果可以,应该怎么进行该实验?分析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空。 ②给烧杯中装满水,测出总质量总,则水的质量水=总-空③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烧杯=水=总-空ρ水④把水倒掉,给烧杯中装满牛奶,测出总质量ˊ总,则牛奶的质量为牛奶=ˊ总-

空因为是装满,所以牛奶=烧杯=水⑤ρ 牛奶

=ˊ总-空ρ水总-空

12.剩液法测量具有粘滞性液体的密度。 例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方案一先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空,然后向其中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总质量总,然后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测出食用油的密度ρ水=总-空

评价该方案的缺点烧杯中的食用油不能完全倒入量筒,导致食用油的真实体积减小,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方案二向一个空烧杯中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总质量 总,

然后向量筒中任意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烧杯中剩余食用油的质量 剩,

则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总-剩,从量筒上读出食用油的 体积。

则食用油的密度为ρ油=总-剩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13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1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5单位1=36

16平均速度用来粗略的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υ=总总17刻度尺的读数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8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一种作用 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理解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9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运动状态变化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用线段的长短来表示力的大小。

20力的示意图线段的起点或终点来表示力的作用点。 线段上箭头的方向来表示力的方向。

作力的示意图时,要对物体先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遵循一定的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

21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即一切物体都有质量,有质量就有惯性。

23牛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到平衡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4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5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几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26初中阶段物体的受力平衡主要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方向上平衡,因此可称为二力平衡两个方向上的受力平衡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大小=27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①形状规则、质地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②并不是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8弹力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与弹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静摩擦

29摩擦力滑动摩擦=µ用于实验探究题 动摩擦 滚动摩擦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2实验原理二力平衡3实验方

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4实验结论先条件后结论

①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物体间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在物体间压力不变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0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1阻力2动力臂1阻力臂2 1>2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31省力杠杆

实例撬棒扳手瓶盖起子钢丝钳

当动力作用在杠杆末端且方向与杠杆相互垂直时,最省力 1<2

32费力杠杆实例筷子镊子钓鱼竿铁锨 一找点找出支点,标注字母

二画线画力的作用线,将力的两端延长虚线

33如何作力臂三定距离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标明 垂直符号,用大括号标注出该力的力臂。 定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变形杠杆。

34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变形杠杆。 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 不省力,不费力 35作用

动滑轮单个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省力费距离

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满足的平衡力=物+动36滑轮组=υ绳=υ物

37斜面是省力机械,实例盘山公路、钻头38轮轴是省力机械,实例方向盘、辘轳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39压强表现为压力的作用效果= 单位212=1

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

40增大压强在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41流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流体具有重力;流体具有流动性。 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2液体压强的特点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在同一深度处,密度大的液体压强大。

4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第一次准确的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大小为760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0=1013×105。

有时用1表示1个标准大气压。 44.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海拔3000以内,每升高10,大气压强减小100。 利用这个规律可以测量山高。

45大气压强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晴天比阴雨时压强大。

4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在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47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压力差法浮=上-下示重法浮=-示48浮力的计算方法公式法浮=ρ排平衡法浮=浸入液体的体积49.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所浸液体的密度

50.体积单位换算13=1×10-6313=1×10-33 浮>ρ液>ρ物51物体沉浮条件浮=ρ液=ρ物 浮<ρ液<ρ物

上浮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上浮在不同液体的物体所受浮力相同

52上浮五规律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在密度小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大。

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将上浮物体压入液体中,物体受到的压力等于水对它增大的浮力。

轮船利用空心法实现物体沉浮

53潜水艇利用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物体沉浮 热气球利用改变自身密度实现物体沉浮 54示重法的应用

例一个物体的重力为,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完全浸没在另外一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可以计算出以

下6个量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浮=-1

③物体的体积浮=ρ液排排=浮ρ液浸没排=物④物体的密度ρ物=物

⑤物体在另一液体中的浮力浮ˊ=-2 ⑥液体的密度浮ˊ=ρ液排ρ液=浮ˊ排

变式一个物体完全浸没在密度为ρ1的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完全浸没密度为ρ2的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求物体的密度

55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①读数差法浮=-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浮=向上-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③漂浮、悬浮时,浮=二力平衡求浮力;④浮=排或浮=ρ液排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

1、将一块玻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当玻璃处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将玻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将玻璃浸没在硫酸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15,求玻璃和

硫酸的密度。

2、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求该物体的密度。

3、木块浮于水面,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43,将露出水面部分去掉,又有183的木块露出水面,求该木块的密度。

4、有一简易密度计,质量为4,上部玻璃管粗细相均匀,横截面积为052,当它浮在水面时,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10,当它浮在另一种液体中时,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为8,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5、在圆筒形容器内有一定的水,圆筒的横截面积为1002,现将包有石头的决块浸没在量筒

内的水中恰能悬浮,发现筒内水面上升6,当冰全部熔化后,发现水面又下降了056,如果ρ冰=09×1033,则石块的密度为多少? 6、给你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估测一块橡皮泥的密度,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导出用所测量的量表示的橡皮泥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7、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它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5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3,它受到的浮力多大?它的质量多大?密度多大? 8、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二分之一露出水面。

若取10/,求①木块的密度是多大?【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知识点总结【四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