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1、各项存款。3月底,我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110124万元,较年初净增9464万元,完成上级下达一季度任务9000万元的105%,其中低成本存款余额为13721万元,较年初增长2001万元。
2、各项贷款。3月底,各项贷款余额为81352万元,较年初净投782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52253万元,较年初减少568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64.23%;农业经济组织贷款余额为14803万元,较年初减少59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18.19%;农村工商业贷款余额为14295万元,较年初增加1410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17.57%。
3、不良贷款。3月底,按四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6883万元,占比8.5%,较年初下降40万元,下降0.13个百分点;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31419万元,占比为38.6%,较年初下降649万元,下降1.18个百分点。
4、本期损益情况。一季度,全县农村信用社实现各项收入1788万元,其中利息收入1739万元,收息率为2.1%,各项支出1518万元,实现盈余270万元。
二、金融运行情况分析。
(一)存款业务分析
从一季度各项存款运行的趋势来看,有三个特点:一是总量增长迅速。三月底,各项存款较年初净增9464万元。二是定期储蓄比重大,低成本占比小,三月底,各项存款余额110124万元,其中储蓄存款占95.56%,定期储蓄占储蓄余额91.61%,同比定期储蓄占比增加了4个百分点。
一季度我县信用社各项存款完成较好,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一月中旬,及时召开了全县信用社双先表彰暨20*年工作会议,把存款任务分解到各信用社,做到了早计划、早安排,夺得了首季开门红。二是大力开展“三收”竞赛活动。为抓好旺季工作,根据市办事处安排部署,我们组织全县信用社全力开展了“三收”竞赛活动,在全辖掀起了一个“三收”竞赛活动的热潮。三是在全体职工中开展营销存款活动,班子成员每人200万元,中层80万元,一般职工40万元,三月底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个人营销任务。四是结合陵川实际,及时恢复了信用营销人员,针对陵川地域广阔,人口较少的实际,为方便农民存款,我们及时将原来撤并的信用站人员通过考核,重新聘任一部分高素质人员来帮助农村信用社开展存贷款营销和收贷收息,有效占领了农村阵地,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方便了群众。
(二)清收不良贷款情况
三月底,按四级分类分析,不良贷款余额为6883万元,较年初下降4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8.46%,较年初下降了0.13个百分点。按五级分类分析不良贷款余额为31419万元,较年初下降649万元,占各项贷款比重为38.62%,占比下降1.18个百分点。
2、不良贷款行业分布及利息收回情况(按五级分类口径):
(1)、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余额11729万元,不良贷款率为80.45%。
(2)、采矿业不良贷款余额1541万元,不良贷款率53.12%。
(3)、建筑业不良贷款余额为52万元,不良贷款率10.13%。
(4)、个人贷款不良贷款余额12992万元,不良贷款率24.86%。
以上不良贷款,在一季度经过积极清收,共收回利息521万元。
辖内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占用信贷资金及资产质量情况分析:
经对全县信用社的分析,辖内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占用信贷资金及资产质量情况为:钢铁行业5000万元,全部是不良贷款,其大部分是以前的小铁厂、小高炉贷款,属于五小企业,已全部被政府取缔关闭,;电石行业1200万元,涉及世鑫电化有限公司,目前该厂因为电力紧张,压电导致生产不正常,结息困难;水泥行业500万元,全部是不良贷款,所涉企业主要是以前农村信用社支持的小水泥厂,全部关停倒闭。
3、不良贷款增、减原因:
从上述数据分析,和年初相比,我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全县农村信用社在在一季度大力开展了三收竞赛,全县信合员工深入农户企业,开展收贷收息,同时加大考核力度,有效盘活了不良贷款。其次,在盘活存量的同时用好增量,全县农村信用社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加强信贷管理,发放贷款时认真把关,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三查信贷制度。。三是增设专门机构管理不良贷款。经社务会研究,成立了不良资产部,专门负责各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管理工作,制定了严格的不良贷款管理制度,各信用社按五级分类逐笔建立不良贷款管理台帐,并按旬、按月、按季向联社不良资产部报表。准备地掌握了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增、减情况。
4、清收不良贷款的经验和做法
今年来,全县上下采取多种措施清收不良贷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
(1)、自加压力定目标,落实责任抓清收。元月初就按全社不良贷款总额的分布实际,确定了全年清收计划为5000万元,并与各基层信用社及时签订责任状,落实了清收目标任。各信用社实行了主任负总责,信贷组长担负清收任务,清收人员各负其责的清收责任制,社与组、组与人签订了清收责任状,做到计划到组、任务到人,同时制定了不良贷款清收奖罚办法,严格实行考核奖罚,上下封顶,不下保底,有力地激发了清收人员的信心和决心,掀起了大力清收不良贷款的热潮。
(2)、讲究清收方法,活化沉淀贷款。全县信用社充分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人一个方法、一户一个措施”的办法,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如:附城信用社王文山89年欠信用社贷款750元,当时用于生活,目前本人经济条件不错,但不愿意归还信用社的贷款,清收人员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此人的个性倔强,讲义气,于是,信用社主任和不良资产部人员多次上他家做工作,讲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谈心,做通了该人的思想工作,乐意地还清了信用社贷款本息合计4075元。
(3)主攻钉子户,细致耐心做工作。全县信用社对所有贷款按金额大小、清收难易、时间长短等进行分类筛选,在清收上主攻大户、重点对欠息大户、钉子户,一户一笔抓落实,收到了良好效果。
(4)注重资产保全,确保诉讼时效。通过对各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检查核对,发现部分企业和个人贷款有超诉讼时效现象,因此联社积极组织相关信用社,采取对每个企业补订还款计划、签订协议,下发催收通知书,完善抵押担保,或收回利息倒约换据等补救保全措施.有效地确保了贷款诉讼时效.
。。占总额的1.69%。与贷户见面并下发通知书的有230笔,金额12.2万元。制定还款计划的161笔,金额7.8万元。
单笔50万元以上的不良贷款有12711万元,494笔。其中:个人贷款有3968万元,109笔.集体贷款有8743万元,385笔。截止3月底附城信用社收回5笔本金260万元,利息11.5万元。城关信用社收回利息57.64万元。落实归还计划并下发催收通知书的有288笔,金额7110万元,占总额的55.94%。
(三)、惠农工程开展情况
一季度,我们在资金短缺、存贷比例严重超限的情况下,积极采取四项措施深入推进了惠农工程开展。一是领导重视,责任到人。我县联社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科室和责任人,至上而下形成了有人抓、有人管,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确定目标,调查摸底。为把我县的惠农工程做得扎实有效,信贷业务科、客户部深入基层,进行调查摸底,层层筛选,确定了惠农工程目标。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沟通协调。通过横幅、标语等广泛宣传惠农工程的真正涵义,有效地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形象和地位。四是健全制度,狠抓落实。我们坚持做到扶持资金落实,支持对象落实,支持项目落实。通过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全县“三千三百惠农工程”的稳步推进。
惠农工程亮点和特点
一是重点支持了两区开发项目。截止目前,我县信用社累计为鸿生淀粉有限公司等13个两区开发项目企业发放贷款9768万元,帮助企业更新了设备,引进了先进技术,解决了生产中的流动资金困难。据有关报表统计,农村信用社支持的县域企业,去年底实现产值30093万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953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4820人,帮助农民增收328万元,企业实现利润1450万元,信用社实现利息收入800万元,收到了社企共赢的效益。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11000万元,实现利润450万元,信用社实现利息收入1739万元。如:我县农村信用社重点支持的晋城市鸿生淀粉实业有限公司(该企业是理事长所包),是国家扶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晋城市委政府确定重点扶持的2316调产企业。目前,该公司总资产6827万元,公司依托当地的玉米资源优势,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格局,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生产,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县政府确定的两区开发项目重点企业陵川县鑫达冶铸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是联社主任所包)效益更加明显,该公司目前拥有179立方米高炉一座,并配套喷煤车间,烧结厂、选矿厂、煤气发电厂、吹棉厂等,已安排农村劳动力业人员500余名。该公司现有资产总额6600万元,年生产生铁5万吨,上年度销售收入9200万元,交纳税收450万元,实现利润1041万元,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6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该公司就地冶炼本地贫矿,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二是稳步推进了信用工程建设。截止目前,我县信用社累计为秦家庄乡庞家川村等17个信用村24760个信用户发放贷款万元,其中*年一季度新增贷款120万元,授信信用户26000户,发放贷款证26000户,贷款农户覆盖面达到57%,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到目前,全县享受贷款服务的农户已达到4万户,占到农户总数的60%。户均提供贷款1万元,主要支持了农民发展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小杂粮、干鲜果品开发等项目,惠农工程的开展,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较上年增收400元。
三是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截止目前,我县信用社为张氏峰业合作社等6个专业合作社,累计发放贷款360万元,其中*年一季度新增贷款10万元,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以此带动全县种养殖业发展,推动陵川“农业、畜牧、药材、旅游”四大产业健康发展。
(四)、试点工作情况
根据市办事处安排,我县联社的试点任务是信贷管理建设。任务下达后联社班子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研究,拟定了实施方案,具体工作责成信贷业务科落实,目前进度是完善了各种信贷手续300笔,金额4250万元,完善了信贷管理制度3个,为信贷管理系统上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联社责成不良资产管理部,集中管理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建立了不良资产台帐,制定了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各项工作均在有序进行。
(五)贷款业务分析。
1、贷款投向投量分析
今年一季度,全县农村信用社净投放贷款782万元,贷款投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年初全县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超过80%,资金严重短缺,面临支付风险,为压缩存贷比例,联社决定在一季度大力组织资金,减少贷款投放,保稳定,保支付,防风险。
针对贷款萎缩的现状,我们采取了二条措施进行解决,一是针对资金短缺问题,积极开展组织存款工作,重点狠抓了全员存款营销。一季度底,营销存款达到5250万元,3月底转存银行款余额达到7300万元,存贷比例为73.9%,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二是针对存贷比例超限的问题,全县实行盘活旧贷款,发放新贷款,不增加新余额的办法,对春耕生产所需资金及时支持,解决了支持春耕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药物的不良反应
随着临床门诊用药种类、剂型的逐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对药物的安全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可以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1]。笔者分析门诊输液室发生的72例静脉输液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2011年门诊输液室共发生静脉输液不良反应72例。
方法:对72例发生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药物的种类、不良反应影响的器官或系统、患者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患者的基本情况:72例患者,男35例(4861%),女37例(5139%);年龄1~78岁,其中<18岁5例(694%),18~60岁25例(3472%),≥60岁42例(5833%)。
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72例患者中,以抗感染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为主共59例患者(8194%)。其中又以青霉素类为主共26例(3611%),药物种类青霉素20例,阿莫西林2例,苯唑青霉素1例,哌拉西林1例,氯唑西林1例;其他抗感染药物依次为头孢类19例(2639%),药物种类头孢哌酮12例,头孢曲松3例,头孢噻肟钠3例,头孢吡肟1例;喹诺酮类8例(1111%),药物种类左氧氟沙星3例,氟罗沙星3例,依诺沙星2例;其他6例(833%),药物种类阿奇霉素3例,克林霉素2例,氨曲南1例。中草药注射液8例(1111%),药物种类细辛脑2例,血塞通2例,葛根素2例,穿琥宁1例,参麦1例;其他类静脉注射药物5例(694%),药物种类氨茶碱2例,硝酸甘油2例,前列腺素E 1例。
;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系统受到影响9例(125%);以头痛、头晕、烦躁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系统受到影响10例(139%);以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呼吸系统受到影响10例(139%);以心悸、血压升高、胸闷为主要症状的循环系统受到影响13例(181%);以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休克、心脏骤停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影响12例(167%)。
对策
注射时:静脉注射时应选择使用合适的针头、针管。针头及留置导管的直径以穿刺血管直径的1/3为最适合。穿刺部位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在进行穿刺留置导管时,留置导管内的针头不宜太锐利,用柔软的导丝一端送入,如果穿刺受阻,要将导管与穿刺针一同撤出。注射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多次穿刺带来的刺激。当进行高浓度或高刺激性注射液注射时,选择比较粗大的静脉,或者进行深静脉置管[2]。
注射结束时:当输液结束后,先用无菌棉球轻轻放在穿刺点上,待拔出针头后再进行加压止血,以防加压时进行拔针而损伤血管。
留置导管时: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无菌的肝素加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从导管再次注射时,先进行抽回液试验,将抽回液弃除后,再进行药物的注射。
过滤注射器的应用:应用带有微型过滤器的输器可以有效的祛除大部分的细菌及霉菌。但输注速度较慢,不适用于混悬液或乳剂的输注。在加药的过程中,还应避免瓶盖上的橡皮微粒被带入药液之中。
无菌操作:在加药的过程中要严格按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操作。加药前先检查溶液瓶的密闭性及完好性。尽量不要从输液管采用针刺进行加药,应从专门的留置管进行加药。加药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批号、外观等,防止加入过期或污染的药物。
药物的配伍:在溶液中加入任何药物都应该考虑有无配伍禁忌,包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pH值是否一致等。应确保所加入的药物都能保持自己的药理特性,不受其他药物的影响。
药物的用量:为了确保药物输注的安全,应当选择药物的剂量下限为加药标准,尽量在一次输液时输注尽量少种类的药物。在抽取药物时要更换针头,尽量不用同一注射针头进行不同高浓度药物的抽取,因为药物在高浓度时更宜发生配伍反应[3]。
讨论
本组研究中,72例患者在发生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时,全部立即停止原药物的输注,并同时进行抗过敏及对症处理。全部患者在治疗不良反应后均痊愈出院。
本组研究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并且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占5833%。说明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可能的原因是老年患者自身的各项生理机能较差,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较差,用正常的给药剂量常常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加。并且,老年
患者一般同时具有多种疾病,往往需要同时输注多种药物,增加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率,也导致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加[4]。
本研究中,发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药物是抗感染率药物,占8194%。其中又以青霉素类为主共26例(3611%),其他抗感染药物依次为头孢类19例(2639%),喹诺酮类8例(1111%),其他6例(833%)。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抗感染类药物,因此在门诊的使用量非常大,并且目前抗感染药物滥用的情况也很多,使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增加[5]。
综上所述,对于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要严格控制药物的应用和剂量的选择,同时在输注时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及做好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成春,吴月桂,吕伟伟.我院11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9):2294-2295.
2丁海燕,王浩.药物不良反应587例监测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2009,4(7):526.
3张华金,李智,李娜.药物不良反应271例分析[J].中国医药,2011,6(1):121-122.
一、民营养老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目前大多数民营养老服务行业呈现出投资大、微盈利、经营风险大的特点,这促使民营养老企业运营管理者不断创新改进企业管理方法,以寻找最佳运营模式。此时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对提高民营养老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其稳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推动民营养老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防范风险。
第二,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民营养老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效果,对员工起到激励并且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第三,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效控制成本,合理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民营养老企业综合实力。
二、养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的认识和了解不够
部分养老企业已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各部门负责人对全面预算管理仍缺乏正确认知。尽管其认同预算是一种有效的量化管理工具,但由于编制出来的全面预算难落实难执行,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来运用,没有将预算与养老企业内部管理很好地结合,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在院内并不受重视,预算编制困难重重,预算结果执行不到位。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
部分养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脱节,运营管理者往往看重个人经营业绩,而忽视了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造成企业短期行为;在预算编制上指标体系不健全,部分预算指标宽松、有效性差。缺少科学依据和可控性;将预算等同于财务预算,全面预算工作甚至成为了财务部的独有化工作,整个编制开展工作中,与其他部门相脱节,各部门未形成真正的预算链条,使得预算编制工作零散,缺乏沟通及协调性,导致资源分配冲突,各部门在编制全面预算时不能合理预测,导致编制出来的预算不合理。编制过程中为了使本部门能顺利完成预算目标留有空间,存在低估收入或高估成本,低估收入使得销售部门不去努力就能实现业绩指标,缺乏客观性,增大成本费用预算,使得业务部门完成预算指标的难度降低,造成资源不合理分配,遮掩了运营中存在的真实问题。
(三)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
院内没有专设预算管理机构,仅将全面预算工作交由财务部门兼任,对于预算管理中各部门出现的问题和冲突,没有权威机构进行沟通协调,造成预算管理出现断层和漏洞,无法从组织上来保障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导致预算流于形式而起不到应有的管理作用。
(四)全面预算跟踪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力
养老院管理层不重视全面预算管理,每个部门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互相推诿扯皮,甚至有些超预算项目出现跨科目跨部门占用其他科目预算的情况。财务部作为主导预算管理的主要部门,在预算完成后,缺乏对各部门预算责任人进行跟踪培训辅导,企业内部也未健全配合预算执行的相关制度,没有预算配套的考核方案。导致预算实际执行困难。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虽然也掌握许多经营数据,但几乎没有做对经营有支持的数据分析,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公司财务部最薄弱的环节。
三、完善院内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院内相关部门人员全面预算管理培训
正确认识和了解全面预算管理是养老企业未来发展的首要前提。好的预算管理,既要考虑数据的合理性,又要考虑执行的可行性。企业应经常对院内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知识的辅导与培训,要有效组织企业资源让每位员工都懂得全面控制思想,知晓全面预算的管理意义。作为院内经营管理者和财务人员也应更熟练的掌握这一多功能的管理控制工具,了解预算管理的实施流程,发掘在预算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陷阱和纰漏,并学习成功的解决方案,以为养老项目的发展提供高效科学化指导。
(二)完善院内全面预算编制
1.院内在年末开展对下一年业务部门预算编制之前,除应重点对上期经营分析报告除对计划预算目标执行及其偏差进行分析说明外,还应结合各项业务指标展现经营成本,揭示问题,确立下期全面预算编制原则,年度目标制定应充分考虑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同时根据年度经营目标沟通会确定来年的年度经营方向编制年度全面预算,成本预算可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先计划后预算,本着实用、节约的原则进行编制;可对年度关键计划预算目标的设定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共同确定。
2.年度预算编制结束后,还可在半年度时启动对半年度预算的调整工作,针对上半年度经营报告与经营指标的完成及未完成情况加以重点说明,对下半年的预算数据进行调整,但原则上应该以不突破年度预算数为准,在下半年进行全面预算工作调整时应将原年度目标已确定的工作应结合上半年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及内外部环境分析,对下半年的计划预算做出合理预测调整;对上半年度财务经营指标、销售目标、入住率、市场营销、对客服务及内部管理完成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以为下半年度全面预算调整工作奠定好数据基础。
3.各部门编制预算过程中对各项目均需注明编制说明,有理有据,围绕年度目标编制,且收入与成本配比,考核指标从中进行选择,在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编制口径;在经营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养老行业人力成本是最大的运营成本开支,在对各部门人力成本的预算时,首先要和综合人事部明确各个部门的人员需求,根据人员需求预算表再进行人员经费的各项编制,在对营销费用进行编制时,先要由营销部门编制营销计划书,营销费用预算是营销计划的财务数据表达,根据营销计划书再编制营销推广费、广告费及活动费的预算以互相匹配。在对经营成本进行预算编制时,对物业管理费,维修维保费、环境维护费、保安、保洁、工程人员的人员配备需要结合上年度入住率目标,根据现有已经签订的维保合同,和需要续签的或者新增的维保项目编制。有合同的必须依据合同,没合同的按照市场价格合理预估(预估也需要有依据的预估)。资产采购,需由采购部门组织编制采购计划,依据采购计划进行资产购置的编制。资产购置的时间不能简单全部假设为月初,须根据年度目标及年度配置计划,明确预计采购时间,可根据计划提前1月配置完成。工程改造支出,要有工程改造计划,评估工程改造需要的费用,根据计划时间节点编制。
(三)院内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成立预算责任机构
院内要持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必须使预算管理制度化。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成立专门的组织来运营管理,而不能由财务部单独负责。全面预算需要每个部门参与,每个责任人来执行落地,执行过程中明确相应的权责利。院长作为养老机构第一责任人对预算管理全面负责,是年度预算编制的决策者,应领导院内管理层直接介入预算的授权、审批等日常管理环节并且负责年度经营目标、审批预算编制合理性。对全面预算如何编、编制内容、编制目的、编制流程及要求等,应通过预算制度文件加以明确规定,预算制度文件还需说明预算编制与执行分析的部门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质量控制、记录管理、考核和报告与记录。预算责任机构负责组织年度预算编制,初步审核各部门预算并进行汇总、平衡;财务部负责预算执行分析表的审核,按月向院长汇报执行情况及差异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各部门为预算编制的执行机构,各部门主任负责根据院内分解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及年度计划,编制本部门年度预算,并配合财务部分析预算执行差异原因。
(四)监督院内全面预算有效执行
预算责任机构应该有效地跟踪各部门的预算情况,使预算执行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院内预算责任机构应与综合人事部门共同制定“全面预算成本管控绩效考核”,每个月将预算执行差异进行各部门分析,将预算差异分析形成书面报告与绩效挂钩,根据预算执行结果需要有评价和奖惩措施,对预算达成的部门及优秀员工按预算考核制度进行奖励,增加员工的工作热情,确保院内全面预算的有效执行,使全面预算既能引导院内开展经营管理,又能激励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性,真正发挥院内全面预算管理功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