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俄瑷珲条约的拼音

来源:九壹网

中俄瑷珲条约的读音是:zhōng é。

中俄瑷珲条约的拼音是:zhōng é。

关于中俄瑷珲条约的词语

瑷珲  德俄互不侵犯条约  瑷珲县  中俄瑷珲条约  中俄密约  俄一俄  郭珲姓  俄亥俄  瑷珲条约  中俄伊犁条约  

关于中俄瑷珲条约的成语

隐隐约约  博文约礼  博约相辅  绰约多姿  分花约柳  博观约取  条条框框  词约指明  背盟败约  条条大路通罗马  

关于中俄瑷珲条约的造句

1、意识到明帝国实力的强大,俄国沙皇也不得不向明帝国政府提出展开边境谈判,经过谈判桌上激烈的勾心斗角,双方于1765年签定了《中俄瑷珲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858年5月,沙俄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只在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⒈1858年5月,沙俄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只在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网友释义:《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