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来源:九壹网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义兴镇五房小学:张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语文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敢于独立发展自己的见解,对具有探究价值的观点展开讨论,促进创新思维发展。既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发展,又让其在发展中获得新的参与,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一、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传统的语文课,教师常以先知先觉的权威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定的教学方案的工具,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语文教学,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处于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中,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探究知识规律的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交流,共同体验讨论、创造的过程。首先,教师在活动中应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又是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或通过轻轻地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者通过真诚鼓励让学生大胆观察、想象。教师的旁观要以积极地投入为前题,让学生感到你的存在和你对他们的认同,给学生的心理以安全的感受。其次,教师要走近学生、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认真地观察、大胆地表现、执着地探索。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不懈努力完成目标,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目标”即是要达到的标准,学生只有明确学习的目标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学得主动。由于语文课具备特有的丰富性、深刻性,也只有确定具体的目标,通过直观的揣摩才能获得感悟,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对教学目标作精心选择,同时让学生明确该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设计了:(一)、知识性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二)、发展性目标:学习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三)、创新性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的情趣,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资料的选择工作。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努力把这些相关的学习资料融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三、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教师必须把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地压缩教学讲解的时间。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是主角、是中心。教师以讲为主,“满堂讲”、“满堂问”,“填鸭式”的现象经常出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则被挤掉了。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变教师的“主角为主导,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即凡是学生能自已读懂的,能通过讨论解决的,能通过实践活动自己认识的,教师景没有必要再讲了。教师要讲在精当之处,要为启发和引导而讲。笔者认为,通常课堂4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活动的时间应超过70%,也就是说,要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索、自主学习,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尤其是语文课,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更要有保证,如果总是教师包揽垄断,学生一定学不好的。

四、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吕淑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受用一辈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是为了学,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教会学生“学”,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技能方法。在语文探究学习过程中,重点是要获取关于探究主题的大量、有效的信息,而获取信息多少的关键在于学生所运用的探究方法。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有效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的目的。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一些基本方法:

1、阅读书报。阅读是搜集获取资料的最基本的途径。教师要针对学生探究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学生指出应到什么地方去找资料,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阅览室,阅读书报和杂志,去搜寻有效的信息。

2、实践观察。局限在课堂的学习是不完备的。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观察访问等活动,让语文小世界浓缩社会大自然中,使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处处皆学习。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让学生开展实践观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昆虫有那些?它们分别是那些,举例?还有那些引起你注意的事情?„„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热爱观察、善于总结能从日常生活中得出意想不到收获。通过实践、观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实现了寻“文章之道”悟“做人之道”的过程。 3、实验操作。“手是脑的老师”、“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上。”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看着老师操作与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其效果大不相同的。实验的过程,即是学生探究的过程、体验的过程。

4、畅游网络。布鲁姆曾说:“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接受了理想的教学,是否得到了必要的学习时间及时跟上学习进度,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并接受合适的教育的话,那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就能掌握内容,达到预定的目标。”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带领学生畅游世界,汲取知识。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我让学生走进网络教室,进入中国环境网,让学生阅读世界水资源分布及状况,观看一幅幅水污染的图片,了解我国为治理水污染所作的努力„„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学习世界。 总之,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除了教师要更新观念努力营造课堂自主学习的氛围,还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实践、探索、创新。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感受和体验、才能点燃最鲜活、最富有灵性的智慧之花、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精神、才能使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