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基础函数:
1. 矩阵创建(即序列):
a=[1,2,3,4,5,6]%中间也可以用空格隔开
a=[a1:a2:a3] a1代表起点,a2代表每次加几,a3代表结束的点。例如,a=[1:1:5]那么输出的矩阵为[1,2,3,4,5]
若将两个矩阵a1,a2合并,可以直接a3=[a1 a2],注意两个矩阵长度要相同
2. 画图命令
(1) Plot代表的是画连续的图像plot(x,y),x代表X轴,y代表Y轴的值。
画出正弦函数图像:
输出结果为
(2) stem函数用来绘制序列,例如绘制x=[0,1,2,3,4,5]
输出结果为:
可以看出这里的结果是从1开始的,因此要重新设定横坐标,如下
输出为
同理,若是要绘制y=[3,2,5,7,2,6]的函数,可以用下列函数实现:
输出为:
1、 课本第一个程序是作为函数形式存储的
第一步:先建立一个新的脚本在界面会有新建脚本的选项,或者直接Ctrl+N快捷键实现。
第二步:点击保存(Ctrl+S)注意,路径中不能存在汉字,命名名称也不能出现汉字。
第三步:输入书上的代码,如下图
由于是子函数,故不能直接点击运行。可使用命令行窗口进行调用,或者函数调用。下面介绍这两种方法:
1. 命令行窗口
注意函数的实现方法要返回参数和函数名里参数注意对应。
在上述程序中function [x,n]=impseq(n0,n1,n2),function代表下面的代码是一个子程序,[x,n]代表返回的两个参数,具体的参见所写函数中的各代表什么意思即可。Impseq代表函数名,类比于C语言中函数命名方法。后面的圆括号代表参数。因此在调用此函数时,应写作[x,n]=impseq(3,-3,6),这里[]内的x,n可以替换成你想要的变量名称。但要注意
对应位置即可。Stem是画图函数。执行后如下图:
2. 函数调用
另建立一个脚本文件,然后输入如下图:
点击运行并前进(不要直接点击运行)
得到如下的画图:
图跟以上一样。即以后可以直接在另一文件中引用此函数,不需要像C语言一样添加头文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