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说诚信

来源:九壹网
说诚信

一、诚信的含义

诚信这一范畴是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诚信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诚实无欺,主要指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内存的道德品质、德性和道德境界:“君子以诚为贵”,“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诚实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人性的基本表现,是人的基本修养,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中外古今有很多诚实的故事,

二是相互信任,主要指信任他人或被他人所信任,这是社会中的一般的道德要求。我们要对国家政策信任,相信国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对父母信任,相信父母是爱我们的,赴老师信任,亲师信道,接受教师的建议和指导,信任同学,和同学交心,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三是信守承诺,通常指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是对特定对象的责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许下的诺言,就一定的践行,决不食言。

二、有关诚信的个故事 1.曾子杀猪

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

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可见,诚信对家庭教育多么重要。

2.商鞅的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由此可见,诚信的巨大力量。

3.周幽王的烽火戏诸候

但是在古代中国有个人还是大官,但不懂诚信,,这个人就是周幽王,他玩过一个游戏叫“烽火戏诸侯”。他为了博取宠妃的一笑,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妃子一笑的游戏后又愤然离去。妃子看到幽王如此愚蠢的行为,终于开心一笑。可惜五年后,当外敌入侵,幽王烽火再燃,诸侯一

个都未来,结果幽王被逼自刎。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的价值。

三、如何做诚信的人

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作为学生,就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不断的超越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梦想。

2.践约守信,努力兑现诺言;对朋友、对老师、对父母、对国家,不撒谎,信守诺言。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

3.认真面对每一件事,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人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件事,认真做事,诚实做人。

4.坚持诚实,以诚待人;待人真诚不滑头,待人热情不虚伪。 5.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敢于和不良行为作斗争。坚持原则,遵守规则,严于律己。

2017年4月25日星期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