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宁波城市立体绿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九壹网
宁波城市立体绿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陈淑君

【摘 要】In recent years,Ningbo has made some exploratory attempts in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and achieved some achieve-ments.Through the survey,it is found that Ningbo urban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form is relatively rich;the appropriate plant is less;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is weak;the plant growth situation and landscape effect is relatively not well.The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of Ningbo also has some

problems:poor enforcement,lower level of planning and design,low level of tech-nology,and poor stability of landscape.To further develop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Ningbo has to tak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n policy,planning and design,technical support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etc.in order to seek long-term devel-opment.%近些年宁波在立体绿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调查发现:宁波城市立体绿化形式较丰富;合适的植物偏少;设施配置比较薄弱;植物生长情况与景观效果中等的占多数。宁波立体绿化也呈现实施力度不够、规划设计滞后、技术水平较低、景观稳定性差等问题。宁波要进一步发展立体绿化,需从政策法规、规划设计、技术支持、养护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关对策,以谋求长远发展。 【期刊名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15)002 【总页数】4页(P9-12)

【关键词】立体绿化;城市;宁波 【作 者】陈淑君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 315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985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与日俱增,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大规模增加园林绿地难度很大。城市立体绿化是利用攀援植物和其他类型植物依附于各种构筑物、建筑屋顶及其他空间结构,利用植物向空间发展的绿化方式[1]。因此,利用城市现有空间大力发展立体绿化,不仅能够缓解这一矛盾,促进城市与自然的融合,而且还能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与人居环境。

宁波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2004年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并在此基础上又启动了生态城市建设。近些年宁波在立体绿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对城区主要出入口和立交高架、重要路段的城市公建设施与居住区、学校、宾馆、医院以及集中区块进行各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覆盖面不广,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宁波要进一步发展立体绿化,需要清晰地认识目前的建设现状,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1 调查范围与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集中在宁波市主城区,着重选择公园绿地、道路桥梁、商业广场与街区、居住小区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等,共计42个样点。调查样点中公园绿地主要选取鄞州公园、日湖公园、月湖公园、姚江公园、白沙公园、槐树公园、江厦公园、永丰路滨江公园;道路桥梁选取开明街、四明中路(万达广场段)、贸城中路(万达

公寓段)、外滩大桥、庆丰桥、永丰桥、机场路高架、通途路高架;商业广场与街区选取天一广场、老外滩、和义大道购物中心、南塘老街、来福士广场、银亿·时代广场;居住小区选取北岸琴声小区、宁兴·城市花园、三和嘉园、春晖佳苑、正大小区、茗雅苑、划船社区;企事业单位分别选取江北中心小学、甬港饭店、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市华慈医院、鄞州人民医院、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宁波市卫生局、宁波市红十字会、宁波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宁波自来水厂、宁波永耀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宁波大红鹰卷烟厂。主要对其立体绿化的形式、植物种类、设施配置、植物生长情况与景观效果等进行详细调查,调查时间为 2015 年 8月~10月。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2.1 宁波立体绿化主要形式及应用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虽然宁波立体绿化总量偏少,但形式较为丰富,主要有屋顶绿化、墙体绿化、桥体绿化、栅栏绿化、花(棚)架绿化、阳台绿化、廊柱绿化及假山绿化。其中屋顶绿化有花园式和简单式两种形式,主要是一些居住小区和商业建筑裙楼与车库屋顶绿化,其他建筑屋顶绿化相对较少。墙体绿化主要集中在道路两侧企事业单位围墙绿化和一些公共建筑墙面,以攀援式绿化为主。近几年一些商业街区和主要街道也出现了骨架式和模块式墙体绿化的新形式。桥体绿化具体有桥面绿化、桥柱绿化、防护栏绿化和中央隔离带绿化等形式。另外,花架、棚架、廊柱、假山绿化在公园、居住小区、单位绿地均有布置。

1.2.2 宁波立体绿化常用植物种类 根据对调查样点植物种类的统计(表1),各类植物总计83种。其中爬山虎、凌霄、紫藤、蔷薇、常春藤等藤蔓类植物在立体绿化中使用频率最高。从整体上看,植物种类在数量上并不少,但其中有些植物并不适合立体绿化特殊的生长环境条件,如香樟、栾树等大乔木并不适合土层薄、风大的屋顶绿化环境,肾蕨、袖珍椰子等植物用于室外墙体绿化,冬季越冬困难,致使

部分植物生长情况不良,更替频繁,景观效果不稳定。

1.2.3 设施配置 立体绿化设施主要是为使植物顺利生长而设置的栽培设施、辅助设施及灌溉设施等。从调查现状来看,除了模块式墙体特有的栽培设施外,常用的栽培设施还有花箱、种植箱、吊盆等。宁波立体绿化辅助设施主要用于桥体、墙体、栏杆与阳台绿化,起到支撑、固定、牵引的作用。其中桥体绿化主要是在桥墩设置钢丝网或尼龙网进行植物牵引,隔离栏及防护栏外侧常采用铁件固定花箱。在灌溉设施方面,除了骨架式与模块式墙体绿化常设有自动滴灌系统外,其他的立体绿化形式多采用人工浇灌的形式,没有另行配置灌溉设施。另外,部分自动滴灌系统由于滴头堵塞等原因已废弃使用。总体上看,宁波立体绿化在施配置方面还是比较薄弱。

1.2.4 植物生长情况与景观效果 调查的42个样点中,植物生长良好的有14个,占33.3%,中等26个,占61.9%,较差的有2个,占4.8%。植物生长不良主要是植物选择不合理与养护管理不到位引起,尤其是夏季高温及供水不足造成的植物枯死,在桥体绿化与屋顶绿化中较为常见。另外,在墙体绿化中也有部分植物因为自动灌溉控水不合适而生长不良。在景观效果方面,一般植物生长情况较好的其景观效果也较好。

2.1 政策法规缺位,实施力度不够

宁波早在90年代就开始提倡和鼓励屋顶绿化建设,但发展一直较为缓慢。 《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但这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鼓励,没有切实的政策引导措施和法律法规的制约,执行起来力度不够。另外,在法律法规上也没有硬性规定和实施的标准,除了难以全面推广实施外,对于建设的质量也难以约束。 2.2 规划设计滞后,建设难度大

宁波城市立体绿化尚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没有明确的发展计划,在建筑规划设计

时也没有统筹考虑,致使立体绿化的条件受到极大的限制,也增加了建设难度。如立体绿化对建筑物的荷载、防水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建筑设计时甲方一般不会主动提出这些要求,设计者也不会主动考虑这些问题。后期如要进行立体绿化,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建设难度与成本大幅提升。 2.3 技术水平较低,专业建设队伍缺乏

宁波立体绿化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目前用于立体绿化的植物大多只是将地面上绿化的材料搬上墙面、屋顶等处,因此在植物的选择、培育、移植等方面还有较多问题。在屋顶绿化方面,大多数屋顶绿化没有自动灌溉设施,且种植土仍采用与地面绿化相同的黄土而不是轻型种植基质,致使荷载大,许多老建筑难以实施。建筑墙体绿化多停留在简单的攀援植物种植上,这种形式很难在城市越来越高的建筑中应用。近几年,宁波开始出现技术要求相对高一些的绿化形式,同时也开始有了自动滴灌系统,但技术上仍不成熟。这些也源于宁波立体绿化专业建设队伍的缺乏。 2.4 养护管理有欠缺,景观稳定性差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立体绿化养护管理极为重要。立体绿化植物生长环境往往比较复杂,形式也比较多样,因此精细的养护管理必不可少。目前宁波还没有专门的立体绿化养护标准,养护管理较为粗放,基本按照一般园林绿地对待,在灌溉、排水、控肥、抗风等方面呈现许多养护问题。 3.1 政策法规方面

3.1.1 加强宣传与政策引导 在宁波立体绿化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有关部门需加强宣传,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引导与鼓励实施立体绿化。一方面,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户外广告等渠道,进行立体绿化知识的普及宣传,使立体绿化成为社会共识;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引导性的政策,促使各单位更加重视立体绿化,提高社会参与度。如对实施立体绿化的单位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助,将立体绿化面积按一定方法折算后纳入绿地率计算范围,在园林绿化奖项评选时加大立体绿化的分值权重

等[2~3]。

3.1.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 要全面开展立体绿化,只靠自发自觉是不够的,需要有法律法规上的制约来增加执行力度。宁波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立体绿化的法律支撑体系,否则再好的措施实施起来总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另外,立体绿化建设如果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技术规范与评价体系去加以引导,建设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目前北京、上海、重庆等众多城市都已出台相关技术规范,极大促进了立体绿化的发展。宁波也需要通过相关规范与标准的制定,对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加以约束,使整个建设过程有据可依。 3.1.3 采取财政经济手段鼓励立体绿化建设 基于立体绿化在现代城市中的重要作用,相关政府应从财政经济上给予实施立体绿化的单位一定的支持。可以采用直接财政鼓励政策、间接财政政策或是运用转移支付等手段纳入城市生态效益管理机制。对于已建成的立体绿化,可以参考绿地养护经费标准,给予一定比例的日常维护资金补贴,以促进立体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3.2 规划设计方面

3.2.1 编制立体绿化发展规划 立体绿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综合性极强,因此政府有必要科学规划,制定长期实施计划,以谋求长远发展。首先,修订与完善绿地系统规划,将立体绿化纳入其中,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立体绿化空间系统。其次,制定立体绿化专项实施规划,明确宁波城市立体绿化布局形式、重点推进区域、分步实施计划与主要措施等。再次,协调好立体绿化与其他城市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统筹发展。

3.2.2 科学合理设计,避免“先天不足” 目前宁波现有立体绿化中有许多问题是由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因此要减少立体绿化施工建设及后续养护中的问题,要从源头上把好设计关,避免“先天不足”。第一,立体绿化设计应对所依附的载体进行荷载、支撑能力验算,确保安全性。采用的辅助设施和施工工艺不应破坏建筑物

和构筑物的强度和其他功能需要。第二,设计形式与风格应与依附载体及其周围环境相协调,注意整体的美感与视觉效果。第三,根据不同形式的立体绿化做好结构设计,减少施工、养护问题。第四,根据立地条件与景观效果合理选择与搭配植物。另外,立体绿化中建筑和构筑物的绿化占相当大的一部分,其承重、防水、排水等条件决定了立体绿化开展的可能性与难度。因此,还应协调好立体绿化与建筑设计、桥梁等构造物设计的关系。 3.3 技术支持方面

3.3.1 加强乡土植物与节水耐旱植物研究 立体绿化中植物是最为关键的,植物研究必不可少。首先,从乡土植物中去寻找适合宁波城市立体绿化的植物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乡土植物既包括当地固有的植物种类,也指一部分外来的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引种驯化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同时未对当地的本土植物造成侵害,进而成为归化植物[4]。乡土植物抗性好、适应性强,且能突出体现乡土景观特色,能够促进立体绿化景观的可持续性。另外,立体绿化植物土层往往较薄,宁波夏季高温干旱下植物常因缺水而大批枯死,因此,有必要进行节水耐旱植物的开发应用。 3.3.2 注重配套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 立体绿化在宁波刚刚起步, 技术上还不成熟, 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可以通过向国内外立体绿化开展较好的城市学习,如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及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了解它们在处理立体绿化同类问题上的一些技术措施,引进适合宁波城市立体绿化的新技术、新材料。当然,很多引进的技术也往往会“水土不服”,因此还需要根据宁波当地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条件,加强适合本土的立体绿化配套技术研究,以提高建设水平。

3.3.3 培养立体绿化专业队伍 针对目前宁波立体绿化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快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以提高专业技能,扩大专业队伍。第一,通过高校与就业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办立体绿化专业技术培训班,请一批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来传授相关技术,组织各绿化企业参加学习。第二,定期

举办专题沙龙和技术论坛,探讨立体绿化关键技术环节的问题,还可以推介新产品、新工艺,让从业人员更好了解市场动态。第三,结合高校与绿化单位建立若干立体绿化研究机构,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和配套建材开发与推广。 3.4 养护管理方面

3.4.1 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标准 由于立体绿化形式多样,它们对养护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屋顶绿化与墙体绿化养护大不相同。因此,需对立体绿化每一类型制定养护标准与操作规范,提高养护管理的精细化与准确性。另外,各养护单位还需根据立地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立体绿化养护计划,指导日常养护工作。 3.4.2 提高养护人员操作水平 立体绿化养护人员是养护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其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立体绿化景观的稳定性。由于立体绿化所属单位不同,养护者有专业养护人员,也有非专业的园艺爱好者。对于绿化养护工人,可以通过加强立体绿化养护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作业水平;对于园艺爱好者,可以通过普及家庭园艺知识,让他们能够轻松地管护好自己的窗台、阳台、屋顶等立体绿化。 宁波城市立体绿化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政策引导与法律法规的制约,规划设计也比较滞后,技术水平较低,养护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使宁波的立体绿化能够步入正轨,需要从政策法规、规划设计、技术支持和养护管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去解决现存问题,使其能够健康永续发展。

【相关文献】

[1] 韩丽莉.北京城市立体绿化现状及技术对策[J].北京园林,2002,(3):16-22. [2] 曾春霞.立体绿化建设的新思考与新探索[J].规划师,2014,(S5):148-152. [3] 朱 义,李 莉,陈 辉.国内外屋顶绿化政策激励措施[J].园林,2011,(8):14-18. [4] 李树华.建造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J].中国园林,2005,(1):47-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