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论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2

来源:九壹网
小论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

摘要:一个学习群体,不难发现,总有少数学习者始终保持优良的学习成绩,可是我们的目的是要大部分的学习者都可以学习地更好,这就要我们对其进行一定的学习心理辅导。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

关键词:中小学生 学习 学习心理辅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难以应付,因此,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心理教育势在必行。学习问题是教师、家长、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东西方都有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很多理论,学习心理辅导由此而生。学习心理辅导是指老师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包括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识别辅导。在学习教育中,学生学习的特点有:①学习的内容多数是间接性的知识 ②在群体中学习 ③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④学习是学生成长的必定阶段⑤有专门的教育机构、老师和学习地点。学习心理辅导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从而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成效。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但从心理上对其进行辅导则更有见效。

学习辅导的方法有:⑴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中藉人际交

1

互作用以帮助个人的历程。透过团体辅导,运用团体的活动,是改变个人的行为有效的方法。团体辅导的形式有环境陶冶(包括物理环境—校容校貌、心理环境—校风校纪等)、学科渗透、专题活动。学科渗透需具有协同性、主体性、互动性。专题活动则应有具体性、可操作性、发展性。事实上,团体辅导必须依据当时的人、事、时、地的需要,作适当的处理、调整,让成员学会学习。⑵个体辅导 每个学生都是可接纳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时应该有针对性、支持性、渐进性。学习辅导总的指导思想:沟通胜于控制、鼓励胜于惩罚、身教胜于言教、态度胜于技巧。

一、学习动力辅导

学习动力是指个体发动或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学习动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强化学习行为本身,促进学习。学习动力就其心理成分来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认识兴趣或求知欲。如果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自觉,总是很被动地学习,老师叫你才学,家长逼你才学,那学生就成了被学习,这样的学习没有一定的成效,只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学习一旦有了自觉性,就会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从而促使自己勤学苦练。

求知欲是最稳定最持久的学习动力。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并有了追求知识的欲望,那就是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开端。求知欲不仅能推动学生主动的学习,而且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求知欲。没有求知欲就会有厌学的症状出

2

现,对学习缺乏欲望,对学习产生畏惧情绪,感到无能为力。这与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因素有关。

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 ①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如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并讲一些反面的例子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动机迁移,把学生从已有的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迁移到学习活动上。研究表明,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动机,是因为他们把动机放到了其他活动上如体育、音乐、美术、舞蹈上,所以就对学习失去了动机,我们要把他们的动机转移回学习上。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设计一些问卷,让学生按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作答,最后统计分数,分为不同的等级,对学习动力很弱的学生要特别的关注。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人类生来具有追求确定性的需要,他驱使人们去探究事物的奥秘,推动人们的求知、发明和创造。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砖的用途,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向多方面思考、探究就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③加强教学内容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新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加容易被新的事物所吸引,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也有一种“跟风”的现象,只要他们看到其他同学对一事物非常感兴趣,他们也会跟着去做,否则就会觉得自己掉群。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引用寓言故事、动画片中人物故事或玩游戏等方式使内容更加新颖。学生注意到了就会学习,也会带动学习。④适当开展竞赛活动。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满足人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可是开展的活动不宜过多,否

3

则会产生心理压力,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更加自卑。

成就动机的训练课程,主要在教导参与者如何学习高成就的思想、言谈及行动方式,并对未来的生活仔细思考、计划。时间五至十天,与二十多和活动单元,训练内容有:认识自己、故事写作、拼字游戏、人际察觉训练、写作活动。通过这几方面的训练学习,可以教导学生自动的积极概念。

二、学习策略的辅导

学习策略是引导成功地执行任务的认知计划。可以分成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⒈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其又可以分成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是学习者主动地以语言方式、出声或不出声的重复先前学过的材料以帮助记忆。复述的形式有很多,如抄写、做记录、画线、概括等。如果学习的材料太多的话就要把材料分部份或分类记忆,复述并非机械重复。

精细加工策略师指学习者利用表象意义联系或人为联想等方法对学习材料精心加工,以增加理解与记忆。方法有谐音联想法,如我们以前数学老师叫我们记圆周率3.14159265358979„就可以联想成“山顶一壶酒,尔留吾杀吾,把酒,吃酒”这样就很容易记忆了;关键词法,如gas(煤气),关键词是与之发音相似的汉语“该死”,然

4

后想象“煤气中毒死人”,gas与“该死”建立联系;记忆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统计画出遗忘曲线,人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遗忘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先快后慢的,所以我们要及时复习新知识。

组织策略是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归类、组合一便于学习、理解的一种基本学习策略。其方法有列提纲、画地图、选择要点。

⒉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中文译法主要有这样几种: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其分为①计划策略(如合设定目标、快速阅读、提出目标)②监控策略(如自我测试、集中注意)③调节策略。

⒊资源管理策略 ⑴时间管理策略

中小学生的时间管理还不是很合理,他们的学习时间还没有充分,因为他们还存在这孩儿的童真,玩的本性还很强,所以,他们对时间的重要性还没有很大的体会。让他们建立自己的时间表,并按照时间表的内容去做。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⑵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学习是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才能静下心来学习的,寻找固

5

定的地方,有组织的地方才是关键,学习环境还要建立在纪律之上,有纪律大家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带动不想学习的同学。

⑶努力管理策略

学习要有良好的心境,调整心境才能提高效率。坚持不懈才能走到最后,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定的恒心,一下子就成功是不可能的事情,成功都是由失败演变而来的。

三、考试心理辅导

大多数中小学生在考试前都会有一定的焦虑,一方面希望时间慢点过,可以多复习一会功课;另一方面又希望时间快点过,不要总担心着。这样就会很矛盾,很难熬。考试的时候就会受到影响不能好好发挥。

㈠考试焦虑的克服

不同人,考试焦虑的程度也会不同。在考前的复习阶段,并不感到害怕和紧张,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逐渐产生一种紧张感,害怕复习不全面,随着考试结束,这种紧张也会终止。这就是轻度焦虑。通过调整自我认识法来克服。首先要重新认识考试的重要性;其次正确认识考试难度;最后对自己的应试能力有正确估计。

中度的考试焦虑,在考试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较多地想到考试的情景,经常地隐隐约约地感到害怕和不安。会出现头昏脑胀、失眠症状。这对考试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属于心理自我调节的范围,调节的难度不大。

重度的考试焦虑,就是在考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便产生对考试的

6

恐惧感和焦虑情绪。对考试内容严重畏惧,自信心很差,由精神紧张而产生各种心因性疾病,后果非常严重。要及时进行治疗,这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和自信心训练法来缓解。

㈡应试技能

考试期的身心保健: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过度用脑;饮食尽量吃得清淡而有营养,早餐必定要吃;要适量进行运动,强健体魄;心情保持愉悦;复习要点,而不是走马观花。

考前的准备技能:考前要放松心态,还要提前了解考场地点、考试时间、座位;备好各种物品(如学习工具、生活工具);最好提前十五分钟到场,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

考时的应考技能:明确答卷要求严格执行;通读试卷,考虑答题顺序;认真审题,不粗心大意;合理利用时间,细心检查;书写清晰。

现在的社会是人才云集的社会,知识就是生命的支柱,知识就是力量。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没有灵魂的肉体,那只能是行尸走肉。知识的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生就处于接受知识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而且他们的学习心理也要得到一定的辅导。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把全部心理活动都积极地参与进去,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得到知识,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 唐红波,陈俊,刘学兰编著.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广州:暨

南大学出版社.1999.1页

2、 景洪春,为你解忧: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百解,北京:人民卫生

7

出版社,2001.20页

3、 李咏吟,学习心理辅导,广州:广东世界图书馆出版公司,

2003.45页

4、 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6页 5、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7.133页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