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差”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爸爸差遣我去购买十棵小树苗,但树苗长得参差不齐,很容易看出差别,我只能尽量选择差不多高的小树。 ....A.chài cī cha chà C.chāi cī chā chà
B.chāi cī chà chā D.chài cī chā chà
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5分) 英雄毫杰 与众不同
索然无味 心安理得
天常日久 别出新裁
囫囵吞枣 大显身手
不言而谕 讴心沥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词填空。(6分) 如饥似渴
牵肠挂肚
栩栩如生
一知半解
津津有味
如醉如痴
从小我就喜欢阅读,不识字时,听妈妈讲蛮话听得( )。稍大点儿,看漫画看得( )。到了三年级,我便( )地看起文学名著。虽然有些内容理解得并不彻底,但人物( )的《水浒传》,常常让我爱不释手。现在,我迷上了阅读外国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常常让我( )。如此( )地阅读,让我受益匪浅。
四、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敏而好学(敏捷) .B.余尝谓(曾经) .
C.第三要有恒(恒心) .
学而不厌(满足) .
漫浪诵读(随意) ..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下等,劣等) ..
五、下面语句的正确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
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六、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 A.“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
B.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
C.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D.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七、分析句子的表达特点,再仿写。(4分)
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_______________;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人们都爱______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__。 八、读下列句段,完成练习。(14分)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 1 / 5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诗人不倦。
(1)这一则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道理。(3分) (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说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阅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1)这段文字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设喻,形容读书的愉悦之感。(2分) (2)“像……像……”两句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积累完成下面习题。(14分) 1.将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4分)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孙悟空大闹天宫 黛玉葬花
神通广大,疾恶如仇 富有才情,多愁善感 行侠仗义,粗中有细 神机妙算,鞠躬尽瘁
孔明巧借东风
2.默写古诗名句。(10分)
古往今来,关于读书学习,我们的先辈感慨万千。孔圣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学习态度要端正,不能不懂装懂;曾国藩则告诉我们士人读书“第一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____”;朱熹先生既讲授了读书的方法,“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在《观书有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十、我校即将开展以“读经典诵国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同参加。(8分) 1.为营造活动氛围,大家决定拟一副对联悬挂,现请你帮忙拟出下联。(2分) 上联:诵读国学经典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选择哪一本?( )(2分) A.《史记》
B.《诗经》
C.《论语》
D.《庄子》
3.探究、建议。(4分)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 2 / 5
我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18分)
读书
①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但是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
②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好久没接触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而这些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思想肤浅庸俗形之于外的时候,言语就自然无味,面目也必随之可憎了。
③我们固然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读读书,却可以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灵活。
④古人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或“可憎”了。
⑤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会是一种解脱。当我们烦闷的时候,读书固然可以解闷:当我们愁苦的时候,读书也可以使我们忘忧。
⑥读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观者的眼光回顾你自己的忙碌沉迷。一切日常引以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这时就都不再那么值得认真了。
⑦书本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缺少了它,生活必有缺陷。
⑧林语堂劝人们找到“文学上的爱人”,他说:“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的事。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寻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你如能时常有机会和一位与自己精神领域接近的作家借书本聊天谈心,他所说的话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心朋友一般的快乐。
⑨世上有人喜欢储蓄金钱,有人喜欢收藏古董,有人喜欢搜集邮票珍玩,也有人喜欢把书本上的佳言名句储存脑中。最后这种储存是最富经济价值且又是最安全的储存。因为它一不怕窃盗,二不怕丢失,而且携带方便,取用简单。
⑩“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远胜过服饰上的奢华或家宅中的堆金积玉,而它能使你有恬淡宁适、心安理得的快乐,更决非终年孜孜为利,唯恐失去存款的人们所可比拟的。 1.文章开头即引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说,其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读有益的书”的好处?请简要概述。(4分)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 3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全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多选)(2分) A.道理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举例论证
6.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实际,选一部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益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作文。(20分)
当你读着自己喜爱的书时,一定是非常快乐的吧!请你以“读书之乐”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你从读书中获得的快乐写出来,不少于400字。(作文纸自备) 附加题(10分)
古人大多爱读书,请你查找资料,看看他们是怎样“读”书的。 示例:孙敬——(悬梁)苦读 1.车胤——( )读书 3.李密——( )读书 5.匡衡——( )借光
2.孙康——( )读书 4.管宁——( )分坐
第八单元测试
答案
一、【答案】C
二、【答案】毫——豪 常——长 谕——喻 新——心 讴——呕
三、【答案】津津有味 如痴如醉 一知半解 栩栩如生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四、【答案】A
五、【答案】③②⑤④① 六、【答案】D 七、
1.【答案】示例:人类进步的阶梯 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2.【答案】示例:春天 她的蓬勃生机 她的百花竞放 她的春意盎然 八、
1.【答案】(1)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为师态度
(2)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却不满足,教诲别人却不厌倦。
2.【答案】读书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能学到知识,懂得道理,因此读书好;多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能让人受益无穷;书浩如烟海,因此有选择地读有益的书,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 4 / 5
3.【答案】(1)视觉 听觉
(2)不能互换,互换后,与语段后面的内容“流光溢彩的画页”“欢快音符的乐章”无法保持对应关系。 九、
1.【答案】《三国演义》——孔明巧借东风——神机炒算,鞠躬尽瘁 《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神通广大,疾恶如仇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行侠仗义,粗中有细 《红楼梦》——黛玉葬花——富有才情,多愁善感
2.【答案】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要有志 要有识 要有恒 谓心到 眼到 口到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
1.【答案】示例:营造书香校园 2.【答案】D
3.【答案】我的探究:现在大部分学生诵读国学的原因是被动接受,而且仅读课内古诗词和文言文。 我的建议:认真学好课本上的文言文;课外阅读一些著名的文言文作品;参加国学社等相关学生社团;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十一、
1.【答案】目的是为了从反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引出论题。其好处是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 2.【答案】一是可以保持头脑清醒和灵活;二是可以滋补精神,提升境界:三是可以使人风度高雅,气度不凡。
3.【答案】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心思分散,无时间读书。 4.【答案】过渡,承上启下 5.【答案】A B C 附加题 1.【答案】囊萤 2.【答案】映雪 3.【答案】挂角 4.【答案】割席 5.【答案】凿壁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