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疗法 2002年4月第10卷第4期 状时轻时重。最近症状加重并伴有胃脘部隐痛。x 线钡餐透视胃小弯在双髂嵴连线以下4cm处,胃 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为:胃下垂I度,慢 性胃炎 用前法给予针灸治疗,第1个疗程症状无 明显改善,第2个疗程针灸时腹部下坠感消失,胀 闷减轻。共4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 经X线钡 餐透视复查,未见异常。 讨论 胃下垂主要是由于韧带和腹肌松弛无力,不能 固慑胃体所致,类似祖国医学“胃脘痛”,称之为胃 缓。本病多由长期饮食失节,或七情所伤,或劳倦过 度,导致中气下陷,脾胃虚弱,失于健运。西医对此 尚无有肯定疗效的药物。而针刺则以其能深刺脏 腑,直达病所的独特疗法疗效显著。关元、足三里、 百会具有升阳举陷,强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针 刺疗法对机体神经具有调节作用,针刺中脘可增加 胃动力,开放幽门,使胃下极上升;针刺关元、足三 里,可显著增加血胃动素水平,显著降低血胃泌素 水平,而增加胃窦部胃泌素含量,恢复胃正常节律, 解除胃排空障碍,从而达到消除恶心、呕吐、腹胀等 症状的效果。随着胃功能的改善,胃的位置也随之 恢复正常 从本组病例找们观察到:针刺疗法治疗 胃下垂,见效快,疗效可靠,但远期效果的维持尚需 中药配合;另外,疗效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而与病程长短则不甚密切。 (收稿日期SOO]一11-2'7) 刺四缝穴治疗儿科疾病 柏树祥 (吉耩暂崆河青新站键河南社医卫生服务站,1325O6) 笔者近几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点刺四缝穴 治疗多种儿科疾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小儿惊吓 小儿易受惊吓,惊吓后多精神不振,饮食欠佳, 昏昏欲睡,睡后易惊醒,久之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 或腹泻等症 四缝穴可开脾健胃,强身壮体,配人中 穴镇静安神,醒脑开窍。笔者应用本法治疗小儿惊 吓86例.一般l~3次可愈。 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多因脾胃运化失常,脾虚胃弱,饮食 不化,排泄不畅,严重者可致营养不良。四缝穴可强 脾健胃,配中脘以增强胃肠消化功能。笔者应用本 法治疗d',Jt厌食28例,一般IO ̄SO次可愈。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以夏秋季节为多,多因气候变化或饮 食不洁而致脾胃损伤,运化不健,引起上吐下泻,重 者可致患儿脱水。四缝穴可调和脾胃,配天枢穴消 炎止痢,恢复胃肠功能。笔者应用本法治疗小儿腹 泻48例,一般3~5次可愈。 小儿口疮 小儿13腔粘膜娇嫩,当冷热不均、免疫力下降 时易患口腔溃疡,患儿可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哭闹。 四缝穴可加强脾胃功能,配女膝穴清胃热,泻实火, 引火归原。脾胃二经湿热消散则13疮自愈。笔者应 用本法治疗小儿口疮56例,一般3~5次可愈。 小儿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多因人体卫外功能不强,风寒之邪由 皮毛侵袭肺卫,以致肺气不宣,咳嗽频作。四缝穴可 调和脾胃,鼓舞中气,培养后天生化之源,使水各之 精微上归于肺,配手太阴肺经之穴孔撮、鱼际宣肺 止咳,可增强人体卫外功能。笔者临床应用本法治 疗,T,JL#'I-感咳嗽1SO例,一般3~5次可愈。 (收稿日期2001 12—16) 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45例 高峰丛秀玲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2552oo)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属中医泄泻、肠潍 范畴,本病临床症状一般较轻,但反复发作,经久不 愈。笔者近几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本病,效果显著,现 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45例中男性24例,女性2l例;年龄24~61 岁;病程8个月~18年;纤维结肠镜检肠粘膜水肿 兼有溃疡者1 6例,单纯肠粘膜水肿者28例,溃疡 兼有息肉者1例。 治疗方法 选穴:主穴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足三 里、上巨虚。配穴: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脾肾阳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4月第10卷第4期 中国民间疗法 加肾俞、命门;肝脾不和加太冲、曲泉;湿热加曲池、 阴陵泉。 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各穴直刺1.5~ 背俞穴治疗妇科下腹痛30例 沈克艰杜永年杨海鸥 2.0寸,用提插补法;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足三 里、上巨虚各穴直刺1.2寸,行捻转补法;太冲、曲 泉、曲池、阴陵泉各穴直刺1.5寸,行捻转泻法。以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80) 上穴位均留针40rain,留针时腹部穴位加烤神灯。 每日治疗1次,10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4 针灸疗法对妇产科不少疾病有良好效果,临床 个疗程。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无牯液 血便,结肠镜复查结肠粘膜正常;显效:症状消失, 大便次数接近正常,偶有粘液便,结肠镜复查粘膜 仍有轻度肿胀充血,血管网络欠清;好转:症状改 善,部分症状减轻,结肠镜检查少部分结肠粘膜肿 胀充血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 大便次数不减,仍为稀便带有粘液,结肠镜检查粘 膜无改变。 本组经治疗治愈24例,显效ll例,好转7例, 无效3例。对治愈患者5例进行了1年以上随访, 均未复发。 典型病例 孙某,男性,38岁,2000年5月12日初诊。患 者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年余,近1个月又发作。腹 泻多在清晨,每日5~6次,带有步量粘液,并伴有 里急后重,泻后则安。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 肠炎,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诊见腹软,左下腹有压 痛,可触及痉挛的结肠,舌淡苔薄自,脉沉细。取中 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脾俞、肾俞、命门、足三 里、上巨虚穴,按上述针刺手法治疗。经2个疗程治 疗后腹痛及里急后重、粘液便等症状均消失,大便 每日l~2次,成形。结肠镜复查,肠壁无红肿,浅表 溃疡愈合,1年后随访未复发。 体会 西医认为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局部炎性 改变,以功能紊乱为主,目前尚无有救治疗方法。中 医通过辨证施治+以针灸疗法治疗 针灸疗法可调 节胃肠功能,使其恢复正常以达到消除症状、改善 腹泻的目的,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增强肠壁 的血流灌注,以促进炎症的吸收,有助于结肠粘膜 水肿、溃疡的消除。此外,慢性结肠炎与饮食关系密 切,故应忌食生冷及饮酒,减少不良刺激,以减少本 (收稿日期2002—02—21) 报道较多,但治疗时多取腹部及四肢穴位。笔者从 1 999年始采用腰部背俞穴治疗以下腹痛为主要表 现的妇科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年龄21~54岁;病程1个月~1 5 年。其中单侧或双侧卵巢输卵管炎21例.子宫肌瘤 伴附件炎3例,单侧或双侧卵巢囊肿5例,子宫出 血、息肉、子宫肌瘤伴附件炎者1例。全部患者均有 流产或剖腹产史,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腹部坠痛伴 腰骶部酸痛,肛周坠胀感,在经期或劳累、性生活后 加重.中医辨证多属寒湿凝滞或气滞血瘀型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肾俞、大肠俞、腰眼、次髂、中髂;配 穴:秩边、三阴交、漏谷,均取双侧。患者卧位,中腮、 次谚穴用3寸毫针深刺,其余穴常规刺法,再加局 部TDP神灯照射30ra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 程。4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阴道超声检查正 常;显效:症状消失,但经期或劳累、性生活后小腹 有隐隐不适,体息后消失,阴道超声检查仍有炎症, 但积液减少或消失;无效:治疗后症状未改善+阴道 超声检查无改变,未能坚持进行4个疗程治疗者视 为无效。 本组经治疗痊愈18例、显教10例.无效2例。 典型病例 陈某,女性,49岁,2000年l2月5日初诊。患 者每日阴道有少量出血.淋漓不尽,色淡呈浅咖啡 色,已有十余年。伴乳房胀痛、腰背酸痛及腹胀,曾 作B超及临床免疫功能检查未见异常。后再行阴 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后壁小肌瘤及息肉,并行刮宫 治疗,效果不佳 诊见患者面色萎黄,精神不振,伴 两乳作胀,两胁胀满不适,畏寒怕冷,舌紫有瘀块, 舌体胖,脉沉细弱。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寒凝。 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活血化瘀通络为主,针刺取 穴以上述主穴为主,配伍三阴交、漏谷,辅以TDP 病的复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