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__ 专业___班 学号____ 姓名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2、此试卷适用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题目 得分 一 一 得 分 二 三 阅卷教师 四 五 六 七 总分 签名 一、 辨析题(4分) 目标设置和目标定向
装订线 二 得 分 阅卷教师 二、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
1、体育态度的转变过程包括 、 、 三个阶段。 2、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活动的 、趋向和 的突出表现。
3、19世纪的体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和 有关的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4、深度知觉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其中, 对于深度知觉是首要条件。 5
、
体
育
活
动
中
影
响
学
生
注
意
集
中
的
因
素
装订线 有: 、 、 。 6、动作记忆是以 或 为内容的记忆
7、体育活动中的预测思维包括 的预测和 的预测两种。 8、 与 是影响动作技能获得的两个重要条件。
9、影响学校体育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 、 、团体间的竞争、 等方面。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5卷)第 1 页 共 4页
10、 是检查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
11、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步骤是: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12、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基本类型有 、 、 。
13、运动能力是由 和 所构成。其中,前者又可分为 和 两种。
14、焦虑一般分为 和 两种。
15、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或动作在空间所处的 和 的知觉。 16、运动知觉分为 和 两类。 三 得 分 阅卷教师 三、判断题(对“√”,错“×”)(20分;每题2分) 1、专门化的运动知觉是由一系列运动感觉所组成的知觉结构。 2、体育心理学是由心理学和体育学交叉结合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3、当动机水平达到最高时,运动表现和体育行为的效果达到最高水平。
4、运动的物体或对手动作的形状越大,运动速度的阈限越大,运动速度知觉的能力越低。 5、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可同时进行。
6、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以操作思维为主要形式的 7、篮球投篮属于封闭式动作技能。
8、恐惧是在对现实环境有危险性的评价基础上产生的。 9、学校运动队属于非正式团体。 10、表象训练可取代实际的动作练习 四 得 分 阅卷教师 四、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小明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其参与锻炼的动机属于 A、 直接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个体性动机; D、内部动机
2、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动作之前,他的脑子里重复想着要做的动作,这时他的集中注意是典型的
A、内部注意; B、外部注意;C内部注意与外部注意;D、稳定注意
3、上课时,教师对学生说“这个动作做得不好,能否再好一点”。这是属于 反馈
A、有建设性的; B、外在的;C、 内在的;D、 无建设性的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5卷)第 2 页 共 4页
4、体育学习班级属于 团体
A、 非正式; B、学生; C、教师; D、正式
5、 是借助语言暗示等手段使身体松弛,进而引起心理放松
A、 放松训练; B、表象训练; C、模拟训练; D、认知训练
6、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技能之前,在头脑中对未来事件发展的预见或推算的过程是 A、 战术思维; B、操作思维; C、预测思维; D、创造性思维
7、个人在真实的或臆想中的压力下,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团体内的多数人趋于一致。这是
A、社会顾虑倾向; B、社会促进作用; C、去个性化行为; D、社会从众行为
8、上课中,教师布置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项目,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这时的学习是
A、按友伴分组; B、按成绩分组; C、按能力分组; D、按兴趣分组 9、对于复杂的或连贯的动作技能来说, 练习效果较好
A、 集中; B、整体; C、部分; D、分配
装订线10、足球的射门,属于 动作技能
A、开放式; B、封闭式; C、连贯式; D、熟练式 五 得 分 阅卷教师 五、指出并分析下列所表明的心理现象或心理特点(12分;每题4分)
1、3名学生进行100米跑:一名学生的运动速度非常快,但反应时间较长;另一名学生的速度稍慢些,但反应时间非常短;第三名学生的运动速度和反应时间均不突出,但爆发力好。他们的运动成绩却相同。
2、有个学生每天训练1小时,开始的一个月,成绩进步较快。半年后的连续一段时间,成绩几乎不上升,甚至略有下降之势。这是什么现象?试用有关理论进行分析
3、在铅球、铁饼或实心球表面上涂一层白色或浅色,会使学生比较轻松地完成动作。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5卷)第 3 页 共 4页
六 得 分 阅卷教师 六、简答题(12分;每题3分) 1、哪些因素影响着人们坚持体育活动?
2、试述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对体育学习的影响。
3、在体育教学中怎样促进学生的正迁移,避免出现负迁移现象? 4、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动作概念 七 得 分 阅卷教师 七、论述题(12分)(任选一题)
1、试分析创造和谐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条件。
2、试分析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焦虑的原因以及体育学习中焦虑的控制。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5卷)第 4 页 共 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