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注意事项
骨折:是指身体骨头因为直接或间接的外力造成碎裂或变形。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
1. 骨折的病因:(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 (3)积累性劳损。 2. 骨折症状:(1) 发热症状. (2) 产生休克症。(3) 局部症状:a异常活动症状。b畸形症状。c骨擦音或骨擦感症状。 3. 骨折的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部位最大可能、尽快地恢复正常功能。治疗骨折有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一) 复位:骨折早期复位 可使骨折修复顺利进行。复位的方法有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两类。如果过长地拖延复位时间,就会造成骨折复位的困难。
(二) 固定:合适有效的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之一。 (三) 功能锻炼: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4. 功能锻炼注意事项:(1)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2) 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
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不能操之过急,若骤然作剧烈活动而使骨断端再移位. (3) .功能锻炼是为了加速骨折愈合与恢复患肢功能,所以对骨折有利的活动应鼓励病人坚持锻炼,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要严加防。
5. 骨折患者的饮食:(1)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2)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补充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3)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