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九壹网
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的困境与对策

王素华;何雪玲

【摘 要】中越边境地区有不少越南妇女非法入境与中国男子联姻,他们的婚姻不受法律保护,他们的子女成为非婚生孩子。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家庭经济条件差、家庭结构不稳定、父母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社会支持力量不足等。国家、社会和学校要了解这些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简化中越边境边民的婚姻登记手续,加强中越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和农村社区建设等系列措施,让这些孩子们健康成长。%Sino-Vietnamese border region has many Vietnamese women illegally to marry Chinese man; their marriage is not protected by law, their children become a child born out of wedlock. Their children in the growth process 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poverty, insatiability of family structure, simple and cruel parenting style, and lack of social support. Our country, society, schools should aim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se children, by simplifying the Sino-Vietnamese border marriage registration

formalities, and strengthen the Sino-Vietnamese border area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so as to ensure a healthy growth of these children.

【期刊名称】《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7)006 【总页数】4页(P52-55)

【关键词】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困境;对策 【作 者】王素华;何雪玲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 教育学院,广西 钦州 535099;钦州学院 教育学院,广西 钦州 535099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844.2

由于地理上便利的条件,在中越边境地区,因经济状况差,有不少越南妇女非法入境与中国男子联姻。他们的婚姻通常没有进行正常登记,不受法律保护,夫妻关系不稳定,家庭经济状况与同村的其它家庭相比较差,他们的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成为困境孩子,遭遇一些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对广西防城港、大新、宁明中越边境上的六所中学和四所小学191名妈妈是越南籍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与部分校领导和老师进行了交谈,还走访了一些家庭,了解孩子们生活、学习、交友等情况,通过个案研究其成长过程中的困难,试图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

个案一:LHC①,女,15岁,九年级

家里有三姐妹,LHC是老大。其父亲小学还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19岁与一个越南姑娘结婚(没有领结婚证),20多岁时LHC出生。“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我,妈妈就走了,我是奶奶养大的。爸爸因为要养家,所以他要出外面做工,到过节过年了才会回来”。她用“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我”强调自己从小就没有妈妈疼爱。七年级时父亲再婚,继母(越南人)带来一个三岁的妹妹(与越南丈夫所生),来后生又生一个妹妹。越南来的继母和带来的妹妹刚来时不会讲当地话,和LHC没有话说。“我每年的生日,每次的家长会,每次生病的时候,难过的时候,就想:妈妈

你在哪里呢?有时候又想:妈妈你生下我对我不管不顾的,为什么还要生下我呢?”对妈妈强烈的思念让她变得很脆弱,常常哭泣,她的QQ名是“孤身一人”,在QQ上的签名为“眼泪是生活的常客”。“八年级的时候,有一星期我不知怎么了,特别的想妈妈,那星期差不多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偷偷的哭了。我开始变得内向了,不喜欢跟人讲话,有什么难过的事情都是藏在心里,或者有时候写在日记里。我有一本日记本,每当我想妈妈的时候就会写在日记本里。从那以后,我就经常爱哭,有一次上晚自习是数学课,我哭了一节课,下课后数学老师就叫我去他办公室,他问我怎么了,我不想告诉他,在那只是哭,数学老师给我讲了许多道理。让我要学会坚强,不要老这样。可我坚强不了多久,我会想:没了妈妈让我怎么坚强!”继母和妹妹们的到来让家里人多了起来,但更让她感到热闹中的孤独。“我所有的心事、烦恼事都自己一个人藏着,太难过了就用眼泪流出来,在哪里都感觉是自己一个人,特别的孤独。”

小学都没毕业的父亲不懂得怎样关心女儿,怎样和女儿交流。“每次天冷了,爸爸不会叫我多穿点衣服,我没有得穿过爸爸妈妈买的衣服,你除了会给我零花钱,你还会什么?”LHC喜欢上学、喜欢在学校,不喜欢在家。父亲对孩子的期盼是能有书读,读好书,以后能有一份好的工作,但想到读高中花钱多了,难以负担,就想要孩子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我设想自己以后是一名优秀的军人,想读到高中毕业,希望自己以后做一份不那么幸苦的工,想改变家里现在的条件。” 孤独、脆弱、有理想但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是LHC目前的状况。 个案二:FHS,男,15岁,四年级

FHS的妈妈生有三个孩子,哥哥和姐姐都做工了,哥哥姐姐是妈妈从越南带过来的,妈妈一直与爸爸的家人关系不好,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吵架,妈妈把他带回了越南,后来就没有回爸爸的家。“我在越南上过二年学,会说越南话,写越南文字;会说当地白话,会说普通话。”旁边的同学说“他还会说英语!他的英语成绩很

好!”他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看上去这是个开朗帅气的小伙子,但在做个别访谈时,他说:“我一般都不会主动和别人说起妈妈是越南的,人家知道了会看不起的。妈妈很多年没回爸爸家了,我都记不起爸爸的样子了,妈妈在做边贸,哥哥在香港做工,平时我和一个叔叔生活。”由于生活不稳定,不方便读书,FHS15岁才读小学四年级。15岁的小学生,比同年级的同学成熟,像一个15岁少年那样充满着矛盾的幻想,但对自己的能力和力量不自信。“我会花比较多的时间来学习数学,还是学不好,考试的时候我会很紧张,老师常常会讨厌我。”“我想快点长大,让我尽早离开家里。”其实,班主任和其它任课老师觉得他挺不错的,由于他在班级里年龄较大,老师们常常让他做助手,他还是班级体育委员。他给自己取的QQ名为:千年之孤;QQ个性签名为:人生的痛苦只有经历过才会懂。他说:“我很少见得到妈妈,只是时不时会打电话联系。”

FHS好奇心强,有讨好型人格倾向,学习愿望强烈,但对未来的生活还没有具体的想法。

个案三:LPY,女,14岁,六年级

她有个小二岁在同一学校读四年级的妹妹。同时对姐妹俩进行访谈,以姐姐回答为主。爸爸是老大,家有三兄弟。她们和妈妈回过越南外婆家拜年,外婆家条件很差,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两人反复强调“爸爸赌博、抽烟,妈妈管不住,管的话就吵,爸爸还动手打人,不仅打妈妈,还打过我们。”“妈妈身体不好,但还是会出去打工,帮别人挖树苗。平日里在家里做家务,父母不会问我们学校里的事情,我们也不和他们交流学校的日常学习。学习上有不懂的,根本不可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妈妈看不懂中文,听不懂普通话”。由于父亲不管家里的事情,姐妹俩的户口一直没有办好,已经六年级的姐姐非常担心自己没有户口会上不了初中。曾经就户口问题问过父亲,父亲回答是“没户口就不要上学了。”在办理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的落户手续中,需要提供有效的父母与子女血缘关系证明,证明必须进行

DNA亲权鉴定相关手续,而这些鉴定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访谈中问到:“请说一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妹妹叹了一口长气,想了一下,说“没有!”姐姐也说“没有”。让她们慢慢想一想,回答还是“没有”。你什么时候是高兴的,“和同学做游戏,比如丢沙包时是高兴的”。有喜欢的老师吗?“没有”;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这么多年都没有吗?“没有”。有好朋友吗?“有一个。”每人各有一个,“同学们对我们不好,说我们是从越南来的,反驳他们,是从中国来的,是中国人,但没有用,他们照样说。”不愿提及越南,也不想和同学介绍自己的越南妈妈及越南亲戚。你最想得到的一件东西是什么?“最想拥有一辆单车,虽然家里学校挺近的,想骑来玩,很多同学都有。”为了帮助孩子寻找快乐的记忆,问她们:你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豆腐炒西红柿,爸爸炒的,但爸爸很少炒。”尽管她们强调爸爸很少做家务,但这时姐妹俩的面部肌肉略有放松了。姐妹俩从来没有去过所属县城,更没有到过所属市区。整个访谈过程中,姐妹俩的表情凝重、愁苦,特别是读六年级的姐姐,对自己和家庭的未来感到迷茫。爸爸赌博、抽烟,妈妈身体不好,姐妹俩的户口没有办好,这三件事情反复被她姐妹俩提到。

LPY自卑,有明显的学习焦虑,想通过好的考试成绩来得到他人的认可,不善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对未来感到恐惧。

个案四:DFL,男,22岁,家住中越边境的一个瑶族山寨

家有姐弟俩个,姐姐是妈妈从越南过来时带来的,现在姐姐嫁在本村。我们去找DFL做访谈时,他们一家(包括姐姐的婆家妈妈)正在用国家给的建房补贴建新房。我们在他家的老房子进行了交谈。爸爸的身体不好,有严重的哮喘,不能外出打工;妈妈个子小,干不了什么重活。DFL初中毕业就去广东打工了,由于鼻子里长了东西,睡觉打呼噜很厉害,不能和别人住在一起,被老板辞退了。去医院看过医生,医生说没有治疗的方法。回家快一年了,打算在家开展药物种植,但缺少

资金和缺乏技术。讲到自己的越南妈妈,以及对他成长的影响,DFL几次被流出的眼泪打断。他为自己流眼泪感到抱歉,但又忍不住。“这么多年了,第一次有人关心我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之所以现在还没谈恋爱结婚(当地结婚生孩子都早),主要就是因为我妈妈。”他妈妈来中国已经二十多年了,由于没有办理正式的结婚手续,一直都没有拿到中国的身份证。“我妈妈太可怜啦!同村人排斥她,妯娌欺负她。我作为儿子想孝顺她,可想带她到县城都不敢!我好想拉着妈妈的手,在大城市的大街上和她逛街,让她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买下。但我不能啊!妈妈连个能证明她身份的证件都没有!”DFL是个坚强的有理想的男人,认为自己小时候受的委屈和痛苦再怎么说,都不如妈妈承受的多,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在村子里的地位。为了家他暂时不考虑个人问题,但问到父母最希望儿子以后能干什么时,二老都是希望儿子尽快结婚成家。

DFL责任心强,敏感但坚强,自尊自卑都明显,有理想但缺乏实效的行动。 一个个的案例展现出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困难重重: 1.家庭经济状况不佳

中越边境跨境非法婚姻家庭大部分都比较贫困[1],孩子所拥有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除了学校发的教材和统一的学习资料及用品,几乎不能购买自己喜欢娱乐用品,难以参加兴趣特长的学习培训,家庭往往难以为孩子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提供经费保障。孩子们常常是学习动机较强,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帮助少,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往往不能支持学习愿望的实现。因此容易产生挫败感,导致自卑心理。 2.家庭结构不稳定

中越边境跨境非法婚姻家庭结构的不稳定,不仅表现在家庭成员的缺位,还表现在家庭成员在位但不能履行其角色职责。越南姑娘偷渡嫁到中国,由于是非法婚姻,不受法律的保护,她们享受不到国家、村镇、家庭的一些福利待遇,同时也不受相

应责任和义务的束缚,她们的去留比较自由,生下孩子就离开的情况时常出现。父母吵架、婚姻关系解除,导致其子女成长过程中产生不安全感和无助感。 3.父母教养方式简单粗暴

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的父母大都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多些的学校教育,但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要么很少过问,出现问题了就只有简单粗暴的打骂。越南国籍的妈妈由于语言文字和文化等差异,她们往往难以全面履行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帮扶职责,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不能提供帮助和指导,导致孩子们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胆小、敏感。 4.社会支持力量弱小

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普遍感受到同村人对他们的另眼相待,而在学校从老师、同学那里所获得的情感支持也不足,不想也不敢在老师同学面前提及妈妈的越南人身份,成长环境带来的是满满的伤痛,孤独、委屈、自卑是他们主要的情绪体验。 第一,为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孩子摆脱“非婚生”之名。从一出生就背负着“越南妈妈非婚生子女”之名的孩子,必然在同伴中处于弱势地位。我国政府可以考虑完善和简化中越边境边民通婚的婚姻登记手续,方便边民办理跨国结婚登记,为孩子们获得完整家庭提供便利条件。

第二,加强中越边境地区的义务教育。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加强中越边境地区义务教育的执行力度,增加基础教育投资,确保孩子入学和不辍学。[2]继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后,近些年来,国家推进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工作、推行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现在中越边境地区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不用缴纳任何学习和生活的费用,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基本上都会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但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特别是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注重对教师进行教育技能的训练,提升他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关注中越边境跨境婚姻家庭的

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能够给予学生特别的教育指导,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孩子安全、顺利成长。

第三,加强中越边境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是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中越边境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开展社区公益事业服务,建设良好的乡风文明,建立良好的乡村人际关系,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及其家庭在和谐的农村社区中会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扶。

第四,举办多种形式的家长培训。政府可以直接提供或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发挥边境地区中小学教师或市场力量,动员社会参与,为中越边境跨境婚姻开展家庭指导,为越南籍的妈妈解决语言文字障碍,提高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孩子父母的文化素质,改善其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从而有利于其良好家庭文化的建设,为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家庭环境。

第五,学校要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越边境地区的中小学要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增设职业技术类选修课程,通过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3]学校要为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走进社会前做好人生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并拥有初步的劳动技能,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预测和把控感,能够自信地走入社会职业道路。 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中越边境的安全与繁荣。我们相信国家、社会、当地政府和社区、学校联合起来,形成对中越边境跨境非婚生子女及其家庭的全面帮扶,孩子们一定会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关文献】

[1]方天建.中越边境跨境民族婚姻调查与分析——以云南省富宁县田蓬镇、木央镇为例[J].民族学刊,2015(6):59.

[2]周建新.中越边境跨国婚姻中女性及其子女的身份困境——以广西大新县壮村个案为例[J].思想战

线,2008(4):5-6.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教基[2001]17号,2001.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