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冰蓄冷空调系统在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第34卷第5期 煤气与热力 GAS&HEAT Vo1.34 No.5 Mav 2014 2014年5月 ・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 冰蓄冷空调系统在楼 宇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应用 秦 渊, 陈 昕, 王华超 (中南电力设计院, 湖北武汉430071) 摘 要: 介绍分布式能源系统及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探讨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 作流程,以及冰蓄冷空调系统在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采用冰 蓄冷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两种方案的配置及经济性。 关键词: 冰蓄冷;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 燃气内燃机; 溴化锂机组 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4416(2014)05—0A21—04 一体的能源供应系统¨J。 分布式能源系统按供能的范围可分为区域型和 楼宇型,区域型分布式能源站主要满足特定区域内 的工商业负荷,其负荷较稳定;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 布置在一个建筑小区,如办公楼宇、宾馆、医院、机场 等,向此建筑小区提供冷、热、电负荷。楼宇型分布 式能源站主机的配置为燃气内燃机、溴化锂机组、余 热锅炉、压缩式制冷机组等。 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的负荷取决于工程所在地 区的气候条件和产业构成情况,任何一个楼宇型分 布式能源站,不同季节或不同时间段,其冷、热、电负 作者简介:秦渊(1983一 ),男,湖北孝感人,工程师, 硕士,主要从事分布式能源设计工作。 荷的生产和需求完全匹配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构 建一个柔性的、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很强的能源系统, 1 分布式能源系统及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站是我国能源发 展的方向之一,国家发改委能源[2011]2196号文件 《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明确提 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 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 能源项目,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分布 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 000×10 kW。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 能够在各种负荷条件下尽可能保持高效,同时还需 要兼顾能源站的调峰职能 。 为保证能源站对负荷的适应性,其冷、热负荷均 应由基本负荷和尖峰负荷组成。基本负荷由燃气内 燃机的余热利用设备供给,通常为溴化锂机组或余 热锅炉;尖峰负荷由补充冷、热设备供给,通常为离 心式制冷机组、燃气锅炉或蓄冷、蓄热装置。 2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 冰蓄冷空调系统 采用压缩式制冷机组,制 冷机组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壳管式蒸发器 构成。制冷剂在蒸发器的壳侧蒸发吸热,同时载冷 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将燃料同时转换成电能、热 水、蒸汽和冷水等产品,是一种建立在能源梯级利用 基础上,集制冷、供热(蒸汽和热水)及发电过程为 收稿日期:2013—08—20;修回日期:2013—10—02 ・A 21・ 第34卷第5期 煤气与热力 剂(乙二醇溶液)在管内被冷却,当温度降至其凝固 点以下时,溶液中产生微小的冰晶(直径约100 冷剂泵、三通调节阀2,回到制冷机组;另一部分依 次流经三通调节阀1、载冷剂泵、三通调节阀2、换热 器,回到制冷机组。 m),将冰晶与乙二醇溶液的混合溶液称为冰浆。 冰晶的浓度可以根据其运行条件进行调节。因为冰 3在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中的应用 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最大的特点是冷负荷波动 大,以CBD(中央商务区)为例,9:00冷负荷开始逐 渐增大,中午达到最大,而夜间降至最小。能源站的 晶的融化潜热大,使得冰浆具有较高的蓄冷密度;同 时由于冰晶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使其具有较快的 供冷速率和较好的温度调节特性 J。 冰蓄冷空调系统可实现夜间电负荷低谷时蓄 主机容量的选择依据“以冷、热定电”原则,按冷、热 负荷选择内燃机与溴化锂机组的容量会造成装机规 模大,能源站中最昂贵的设备是内燃机(约3 000~ 3 500元/kw),负荷波动大使内燃机的运行时间 少,能源站经济效益差。 冷,白天电负荷高峰时供冷。冰蓄冷空调系统制冷 能力一般只有高峰冷负荷的20%~50%,整个系统 小巧、紧凑。在常规的空调系统中,由于水的显热较 小,6、12℃的供、回水所产生的冷量约为25 kJ/kg, 而采用冰浆作载冷剂可以减小所需要的循环量。冰 浆的供冷量是随着冰晶的浓度而变化的,冰晶浓度 越高,供冷量越大,当冰晶的质量分数为20%,冰浆 将冰蓄冷空调系统应用在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 中,有以下优点: ①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提高能源站对冷负荷 变化的适应能力。能源站的内燃机容量按基本负荷 供、回水温度为0、13 qC时,提供的冷量为120 kJ/ kg ,极大地提高了供冷能力。冰蓄冷空调系统的 工作流程见图1。 选择,使内燃机容量处于欠匹配的状态,增加内燃机 的运行时间。能源站的冷负荷由冰蓄冷空调系统来 调节,冷负荷低谷时冰蓄冷空调系统处于蓄冷模式; 冷负荷高峰时由蓄冷空调系统供冷与蓄冰装置释冷 共同承担。 ② 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 用,有效减少内燃机和溴化锂机组的容量,减小了能 源站造价。 ③④收期。 在冬季供暖期时,蓄冰装置可用于高温水 冷负荷低谷时进行冰蓄冷,有效增加了冰 蓄热,可进一步节省能源站的造价。 蓄冷空调系统的年运行时间,缩短了能源站投资回 载冷剂泵 ⑤图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 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实现大温差供冷,降 分布式能源站向冰蓄冷空调系统提供较低 低了管道造价和载冷剂的输送能耗。 冰蓄冷空调系统可实现蓄冰、供冷、融冰释冷、 供冷同时蓄冰等多个流程。蓄冰的工作流程为:载 冷剂从制冷机组流出后,依次流经蓄冰装置、三通调 节阀1、载冷剂泵、三通调节阀2,回到制冷机组;供 ⑥价格的直供电,不需要交纳电网的过网费用。根据 我国的《电力法》,除电力部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 都不得售电,但冰蓄冷空调系统为能源站主要调峰 设备,其耗电可视为能源站的厂用电,最终实现将电 能转化为冷能对外出售。 冷的工作流程为:载冷剂从制冷机组流出后,依次流 经三通调节阀1、载冷剂泵、三通调节阀2、换热器, 回到制冷机组;融冰释冷的工作流程为:载冷剂从蓄 冰装置流出后,依次流经三通调节阀1、载冷剂泵、 三通调节阀2、换热器,回到蓄冰装置;供冷同时蓄 4工程实例 以华中地区某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为例,该能 源站承担CBD园区的冷、热负荷,该园区建筑面积 冰的工作流程为:载冷剂从制冷机组流出后,分成2 部分,一部分依次流经蓄冰装置、三通调节阀1、载 为31×10 m ,其冷负荷见表1,夏季典型设计13逐 时冷负荷见图2。 ・A 22・ 秦渊,等:冰蓄冷空调系统在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应用 第34卷 第5期 表1 某楼字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冷负荷 冷机组的设计冷负荷为8 072 kW,查询厂家样本, 选择4台制冷机组,单台制冷机组蓄冰能力为 最大 同时 设计 平均 基本 最小 单位面积 负荷 使用 负荷 负荷 负荷 负荷 设计负荷/ /MW 系数 /MW /MW /MW /MW (W・m ) 42.1 0.7 29.4 21.O7 13.3O 5.18 93.9 1 546 kW,单台机组制冷能力为2 023 kW。冷水供 水温度为2~3 oC,回水温度为12~13℃。 ②采用常规空调系统 常规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采用离心式制冷机 组,其设计冷负荷为17.2 MW,选择4台,则单台机 组制冷能力为4 300 kW。冷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 7、13℃。 ③方案比较 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这两种方 案的经济性比较见表2。 表2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 方案的经济性比较 时刻 年峰时耗 年谷时耗 方案 设备 价格/元 电量/ 电量/ (MW・h) (MW・h) 制冷机组 400 X10 图2夏季典型设计日逐时冷负荷 该能源站设计冷负荷由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 和冰蓄冷空调系统或常规空调系统共同承担。能源 站的基本冷负荷由溴化锂机组提供,冷负荷不能满 足要求时,可以开启冰蓄冷空调系统或常规空调系 统。选择4台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单台机组制 冷能力为3 040 kW,共约12.2 MW,基本能够满足 能源站基本冷负荷,这部分负荷是相对较稳定的。 对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两种方案, 进行配置和经济性比较。 冰蓄 冷空调 系统 载冷剂泵 冷水泵 22×10 13×10 冷却水泵 冷却塔 蓄冰装置 换热器 管网系统 13×10 150×10 390×10 140×10 760×10 1 023 1 369 ①式为: 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合计 1 888×10 冰蓄冷空调系统制冷机组的设计冷负荷计算公 24 离心式制冷机组 540×10 常规 冷水泵 冷却水泵 冷却塔 管网系统 22×10 18×10 ∑ (1) 空调 系统 205×10 1 130 X 10 2 190 式中 ——冰蓄冷空调系统制冷机组的设计冷负 荷,kW ——合计 1 915 X 10 时间变量 —由表2可知,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虽然增加了 —冰蓄冷空调系统承担的逐时冷负荷, kW 蓄冰装置、换热器等设备,但设备容量较小,可实现 大温差供冷,降低了水泵、管网系统的造价,以本工 程的供冷规模为例,两种方案的造价基本持平。楼 宇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基本负荷由溴化锂机组提供, 因此,若采用常规空调系统,则全部为峰时耗电。而 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在夜间负荷低时,冰蓄冷空调 系统处于蓄冰模式,既增加了机组的年运行时间,又 c——冰蓄冷空调系统蓄冰时制冷能力的变 化率 t.——冰蓄冷空调系统在蓄冰模式下的运行 时间,h t2——冰蓄冷空调系统在供冷模式下的运行 时间,h 减少了峰时耗电。特别是能源站所在地区有峰谷电 价差时,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图2及式(1)计算得到冰蓄冷空调系统制 ・A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