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54例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煮 害 轰番急 裟 蓑盛 。 嚣 叫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54例 粱 亮 (天津市宁河县中医院301 500) [中图分类- ̄-]R275.9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1004—281 4(2002)2--00l7--01 自1 999年以来.笔者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4治疗结果 带状疱疹5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痊愈39例.为72.22 ;有效1 4例,为25.93 ; 1临床赞料 无效1例,为1.85 ;总有效率为98.1 5 。 54侧均按《现代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的诊断 5典型病例 标准确诊。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18~68岁+ 李某,男.25岁.2001年6月1 2日初诊。左上肢 平均39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2天,平均6天。疱 现红色丘疱疹样痒痛4天。丘疱疹基底红润.呈簇状 疹发于头面、胸肋、上肢、下肢等各个部位;疼痛剧烈 沿神经走向分布,互不融台.舌边红.苔黄腻.脉弦 者48倒.伴瘙痒者13例,气虚者12例.继发感染者 数。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0.45.中性粒细胞0.50. l8侧。 白细胞计数1 3×10 /i 。中医诊断:火龙丹。辨证: 2治疗方法 湿热内蕴,肝火部毒。治以泻肝利湿.清热解毒。处 基本方:龙胆草、柴胡、栀子各15g,泽泻、黄芩、 基本方加姜黄、银花、蒲公英、白芍、元胡、白藓皮。水 当归各20g.大青叶、板兰根各45g。发于头面部者加 煎服,日1剂 药进3剂.痒无痛减}再进3剂.诸症 僵蚕6g.菊花3og;发于胸肋部者加桔梗1Og;发于 大减,调理而愈。 上肢者加姜黄15g;发于下肢着加牛膝15g;继发感 6体会 染者加银花、蒲公英各aOg}疼痛剧烈者加白芍30g, 本病属中医 火龙丹”、“缠腰火丹”范畴.多由于 元胡45g;气虚者可加黄芪至8og;伴瘙痒者加白藓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外感湿热毒邪所致。湿热毒邪 皮、剌蒺藜各30g。每日1剂.分2次煎服.治疗9天 蕴结肝胆.熏灼肌肤为其主要病机。方中龙胆草上泻 后观察治疗结果。 肝火.下清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泽泻清热利 3疗效标准 湿,使湿热从水道排出;柴胡引诸药入肝胆;当归养 痊愈:治疗后疼痛消失,疱疹消退;有效;治疗后 血活血;大青叶、板兰根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泻 疼痛减轻 疱疹减少:无效:疼痛无减轻.疱疹未改 肝利湿.清热解毒之功,临床再随症加减.针对性更 善 强,其效尤显。 (收稿日期:200l一]1—08) 咽炎.淋巴滤泡增生,慢性声带炎,声带肥厚。给予抗生素 咽 伤.痰赫阻结。处方:生地 元参 花粉.赤芍各15g,麦冬12g. 喉封阔及电烙等法治疗.仍反复发作,未能治愈。现咽痒.咽 川I贝束 红花各6 .象贝、玉蝴蝶、乌梅、生诃子 黄药子各 痛 咽干、呛咳昼夜不睁.痰少稠牯、声嘶口干.舌红苔薄黄 1 0g.甘草 =水煎服.日1剂-另予华索片经常舍服。6月3 腻.脉弦滑。PE:腭赢桃体2度肿大.孵峡充血.咽底有二处 H诊:服l4剂后呛嚷、孵痒 咽痛、咽干已消失.声音清朗,仍 烫烙疤痕.周围牯膜淋巴滤泡增生.充血明显.表面有黄色稠 咽喉不适.偶有干咳+舌质菠红苔薄自、脉弦缓。PE,姻底牯 粘液附着.声带呈慢性充血髓厚 证属痰热蕴结.肺气矢宣. 膜滤泡减少.粘膜红润,无舟褥物,继予养阴清咽.以化亵散 声窍不利.予清热化痰.利咽散结 处方:黄连6g.竹茹、茯 结之剂.并捐忌烟、酒.辣等刺激物以善其后。 苓、山豆根、赤芍各15g.枳壳、半夏 浙贝、山栀各1 og.陈皮、 6体会 胆南星各8g.甘草3g。水煎兑竹沥汁30ml口服.日1剂。另 喉源性咳嗽症有别于一般肺系咳嗽.其病位既非在表- 于鲜一点红30g.鲜黄鹤莱30g水煎1 50mI药液颧额舍服, 叉未在肺之本脏.是由于咽喉部急.慢性疾病引起咽喉痛痒 殊黄散每隔2~3小时吹喉1次 服药7剂.呛嚷、咽痛、声嘶 而发.临证中应与肺系咳嗽区别.治疗才能取得较佳效果 本 明显减轻.腭扁槐体l度肿大.咽峡部充血减轻.咽底牯膜分 病由于病位特殊.瘸程较长.久病之后咽喉局灶部已产生慢 珏物减少 上方去山栀 续服7剂。诉咽部奶有不适 时有嗯 性病理变化,故治疗较难。笔者体会到对于慢性咽咳症的治 痒咽干、干咳无痰、大便干结,舌质略红、苔少、脉数细数, 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全身症状与辨局部体征相结台,全 PIE.:咽峡呈暗红色 咽底牯膜暗红干燥.无分泌物淋巴滤泡 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相结合.有利于奉病症的治疗,才能体现 存在.但较前缩小且减少.状呈毛糙.声带肥厚。证属肺胃阴 中医辨证论冶的优势。 (收稿日期:2001一ll一1 5) ・I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