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地测量试题

来源:九壹网
大地测量学试题

10测绘2班

第五组:戴景园、张磐、李青、陈昆

一、选择:

1、垂线偏差改正的数值主要与(A)和(C)有关。 A、测站点的垂线偏差B、照准点的高程 C、观测方向天顶距D、测站点到照准点距离 2、方向改正中,三等和四等三角测量(D)。

A、不加截面差改正,应加入垂线偏差改正和标高差改正; B、不加垂线偏差改正和截面差改正,应加入标高差改正; C、应加入三差改正; D、不加三差改正;

3、地图投影问题也就是(A)

A、建立椭球面元素与投影面相对应元素间的解析关系式 B、建立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相应元素的解析关系式 C、建立大地坐标与空间坐标间的转换关系 4、方向改化(B)

A、只适用于一、二等三角测量加入 B、在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中均加入 C、只在三、四等三角测量中加入 5、测边网中(C)

A、不存在图形条件B、不存在方位角条件

C、不存在基线(固定边)条件D、不存在固定角条件

6、我国采用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的是(B) A、1975年国际椭球参数 B、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 C、wgs-84椭球参数D、贝塞尔椭球参数

7、1960年和1961年,我国曾分别用中、苏检定的基线尺,对西安600m长度的标准基线进行了测量和计算,使用前苏联检尺测量和使用中国检尺测量结果分别是:(A)

A、600065.86mm600065.84mm B、600065.84mm600065.86mm C、600065.85mm600065.86mm D、600065.86mm600065.85mm 8、测距成果的归算中改正项有哪些:(A)

1仪器系统误差2大气折射率变化引起的改正;3归算改正 A、123

B、12

C、23

D、13

9、混频后的相位差与主振信号,经过距离(A)后产生的相位延迟相等 A、2D

B、4D

C、3D

D、D

10、若测尺长度10m(即j=2p对应10m),则10m对应1000个脉冲;1个脉冲对应(A)。 A、1cm

B、2cm

C、3cm

D、4cm

11、真空中光速值测定误差mc0±1.2m/s,其相对中误差为(A),对目前光电测距仪的精度(一般为10-6)影响甚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A、4×10-9 B、4×10-8 C、4×10-7 D、4×10-6 1、以下TPS1000系列仪器中,哪种精度最高(D) A、TPS1100 B、TPS1300 C、TPS1500D、TPS1700 12、精密测角外界条件的影响不包括(A)

A、照准部水平微动旋进作用不正确 B、水平折光的影响 C、照准目标的相位差 D、温度变化对视准轴影响

13、J1经纬仪方向观测法四等测量要(B)测回 A、9B、6C、12D、15

14、所谓”三心”一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A、战标中心

B、仪器中心

D、标石中心

C、照准圆筒中心

15、在一个测回超限的方向数大于测站方向总数的(B),重测整个测回. A、1/2B、1/3C、1/4D、1/5

16、高程控制测量是测定控制点的高程,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C) A三角测量B三边测量C水准测量D导线测量

17、在常规三角测量方法建立国家水平控制网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没有哪一项(C) A具有足够的密度B具有足够的精度C具有足够的面积D从高到低、逐级控制 18、垂线偏差改正的数值主要与(A)和(C)有关。

A测站点的垂线偏差B照准点的高程C观测方向天顶距D测站点到照准点距离 19、我国采用的高程系是(C)。

A正高高程系B近似正高高程系C正常高高程系D动高高程系 20、控制测量外业的基准面是(D)

A大地水准面B参考椭球面C法截面D水准面

二、填空:

1、正常椭球是物理大地测量研究时采用的,正常椭球面是大地水准面的规则形状(一般指旋转椭球面)。地球重力位被分成正常重力位和扰动位两部分,实际重力也被分成正常重力和重力异常两部分。目前都采用水准椭球作为正常椭球。 2、参考椭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各自的大地测量工作的需要,而采用的只与该国家或该地区的大地水准面符合较好的地球椭球体,并用参考椭球面作为测量计算(即内业工作)的基准面。与之相应的法线为基准线。

3、大地高与正高关系:H=H正+N:大地高与正常高关系:H=H正常+ξ

4、国家三角网的精度应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要求,即要求首级图根点相对于起算三角点的点位中误差,在图上不大于±0.1mm,相对于地面点的点位中误差则不超过±0.1Nmm(N为比例尺分母)。相邻国家三角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1/3*0.1Nmm。 5、导线测量的精度与作业限差的确定,首先应根据导线的使用目的,确定其中点(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然后确定相对闭合差的限值及测角、测边精度。 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作用,是使所求解的控制网的图形和观测纲要在高精度、高可靠性及低成本意义上为最优

6、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精度准则、可靠性准则、灵敏度准则、费用准则。 7、 精密测角仪器三轴:视准轴、水平轴、垂直轴。 8、 视准轴误差随目标垂直角的增大而增大。

9、 削弱气温变化对仪器稳定性的影响,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顺序相反,观测各目标要速度快和时间均匀,使一个测回各方向的操作在时间上呈对称排列;观测时应该撑伞;出现温度骤变,不应强行观测。

10、水平度盘位移的影响采用上半测回顺时针照准,下半测回逆时针照准来,其平均值即可消除此误差。

11、照准部水平微动螺旋作用不正确的影响采用规定观测时应旋进微动螺旋,去进行没个观测方向的照准,同时要使用水平微动螺旋的中间部分。

12、在一个测站上,当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全部方向的测回总数的1/3,需整份成果重测。

13、在观测时要求“三心”一致指仪器中心、照准圆筒中心与标石中心位于同一垂线上。

14、测站偏心角θy定义为:仪器中心为顶点,由测站偏心距起顺时针转到测站零方向的一个角度。

15、测站点归心改正数公式C”=ey/sin(θy+M)ρ″.

16、大气对精密测角误差的影响有大气密度变化和大气透明度对目标成像的影响。

17、垂直角的观测方法有中丝法、三丝法

18、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为观测高差中误差、对向观测高差闭合差的限差、环线闭合差的限差。

19、跨河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有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

20、国家水准网采用从高到低、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的方式布设 21、水准路线布设分为技术设计、选点、埋石三步

22、精密水准仪测量中的水准仪引起的误差有i角误差、交叉误差 23、跨河水准应解决的问题有前后视距相差悬殊、i角、视距长等 24、正高高程是唯一确定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地面的高程

25、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外界环境影响有大气垂直折光、电磁场、 26、几何水准测量具有多值性

三、名词解释:

1、大地高:地面点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 2、正高:地面点沿实际重力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3、正常高: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4、大地水准面:由于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古设想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面想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5、 垂线偏差:垂线同总地球椭球(或参考椭球)发现构成的角度称为绝对(或相对)垂线偏差。

6、 精度估算:在控制网的实际阶段,谻控制网推算元素可能达到的精度,以便确定合理的不忘作业方法。

7、视准轴误差:即水平轴不垂直于水平轴产生的误差 8、水平轴倾斜误差:即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产生的误差 9、垂直轴倾斜误差:即水准管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产生的误差

10、测站偏心:有时为了观测的需要,如觇标的橹柱挡住了某个照准方向。仪器也必须偏离通过标石中心的垂线进行观测。这种偏心称为测站偏心。

11、照准点偏心:造标埋石时,虽然尽量将照准圆筒中心和标石中心安置在同一铅垂线上,但由于观测与造埋工作要相隔一定的时间,由于在风、雨、阳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觇标橹柱脚的不均匀下沉等原因,使照准圆筒偏离了标石中心,这种偏离称为照准点偏心

12、长度基准:所有长度,都必须用一种统一的、固定的长度单位来表示。这种统一的、固定的长度单位就是长度基准。

13、测程:指在一般良好大气条件下,仪器所能量测且符合精度要求的最大距离 14、动态频率:是指不使用温补系统的一种精测发射频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15、周期误差:是指按一定的距离为周期重复出现的误差。

16、六段解析法:是一种不需要预先知道测线精确长度,而是利用测距仪本身进行全组合观测所得到的一组观测成果,通过计算,解算出仪器加常数的方法。 17、高程基准面:地面点高程的统一起算面

18、水准原点: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到陆地上预先设置好的一个固定点,定出这个点的高程作为全国水准测量的起算高程,这个固定点称为水准原点 正高高程系: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地面上任一点的正高高程 19、大地高高程系统:以椭求面为基准面,以法线为基准线的高程系统 20、水准面是不平行:两相邻水准面之间的距离是不相等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