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摄像技术及规范
摘要:本文通过摄像技术规范介绍以及现实问题解决描述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电视专题片在摄像技术及规范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论证了摄像技术及规范在电视专题片拍摄中的重要作用,得出了要成为一名专业优秀的摄像人员需要不断完善自己技术才可以完美的呈现出专题片的精髓。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摄像技术实际运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amera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introduced, as well as practical problems to solve describe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on the television and feature films in camera technology and the norms prone to problems and solutions, demonstrated in camera technology and norms in television and feature films shootingan important role, come to the essence to become an excellent professional camera crews need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technology can be perfect showing a feature film.
Key Words: television and feature films ,camera technology,practica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网络及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在传播媒介种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一段视频或者电视专题片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内容上是否吸引人,拍摄的技术、镜头的运用同样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如何才能准确地运用这些拍摄技术呢?下面先就一些电视专题片的摄像技术规范做一些介绍。电视专题片的摄像画面要具备说明性、信息量和画面美观这三个要素,在拍摄过程中就要通过构图、拍摄方式、用光、景深、镜头的运动这五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画面要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有明确的意思,就要在画面构图方面提高要求。画面中各种元素形象综合呈现、有机应用,线条、色彩、光影、景物形状等各种关系的彼此联系,这些就形成了画面的构图。构图应该掌握一定的构图规律——黄金分割点规律〔特殊构图另论〉,画面要给观众提供一个单一视觉中心,中心之外的元素要与中心形成平衡、呼应的关系。总得来说,构图要符合以下原则,一要符合人们审美习惯要求;二要简洁直观;三要有利于内容的表达;四要新颖独到引人注意。在构图中,切忌杂乱、干扰、 失衡、过紧过松、平均死板等。
其次是拍摄方式方面。拍摄方式可详细分为1、景别:电视画面的景别有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之分,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景别。2、视角:电视画面的视角有平拍、仰拍、俯拍、正拍、侧拍、反拍之分。3、轴向:电视画面有顺轴和反轴(逆轴〉之分,这在拍摄人物对话的时候尤其重耍,确定轴向位置,防止“越轴”错误发生。
第三方面就是用光。电视也是光影艺术,光是重要的造型手段。光的性质有强度、方向、色彩之分,光源类型有自然光、人造光之分,光的形态有软、硬、直射、散射、反射之分。光位分高、低、顺、侧、逆、顶。不同光位的造型效果各有不同,切忌使用大平光,要重视逆光在表达画面的重要性。1、补光:在拍摄的时候,由于自然光线的限制,需要对拍摄主体进行补光。拍摄人员 需要考虑补光的强度、方位、色彩等等。通常需要达到把主体照亮并能控制景深的要求。2、曝光控制:很多人在拍摄的画面很容易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这就需要在曝光上进行严格控制。拍摄人员可以参考摄像机上的斑马纹进行曝光调整,以达到准确的曝光。3、高感光与噪点控制:高感光是可以使画面变亮,但是高感光同样也会带来高噪点的问题,如何处理高感光和噪点的平衡以达到最好的画面,需要拍摄人员在实践中进行摸索。 4、色温与白平衡:色温和白平衡是拍摄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的参数,在任何一个环境下都需要根据当时的色温调整白平衡,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画面颜色。另一方面,通过调整色温和白平衡,也能达到控制影调、塑造造型的目的。
第四方面是景深。景深是画面的一项重要元素,直接影响观众对画面的认识。影响景深的因素主要有感光器件大小、镜头光圈大小、焦距长短和摄距远近。其中焦距是对控制景深以及画面构成有很大影响并且经常用到的一个参数。焦距分为长焦和广角之分,长焦给人一种压缩之感,而广角给人一种扩张之感。他们不仅是解决摄距和空间容量问题,还是对空间关系的改变,对画面视觉的影响。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镜头的运动。镜头运动分为内在运动与外在运动。值得注意的是,改变焦距和改变物距都是引导人们视线,但是效果大不相同,改变物距更有主观进入的感觉。镜头的运动包括推、拉、摇、移、跟,切忌不要滥用推拉摇,适当多用移和跟。移动镜头的有着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不稳、画面抖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些方法和工具,比如:多使用广角镜头、用身体稳定机器、用轨道摇臂斯坦尼康等。
对电视摄像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之后,我将结合在我所的工作谈谈摄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常犯的错误以及对电视画面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
摄像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重视三脚架的作用,这将决定影响的品质;2、要重视同期声的重要性,尤其在领导参观视察的时候,要时刻牢记同期声与画面同等重要;3、重要细节,比如在拍摄产品时候,旁边的一些小物件、灰尘、闲杂人员都需要清理;4、处理好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5、处理好主体与环境的联系,需要带着关系拍,此外还需要多拍空镜头,交代特定环境;6、在拍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后期剪辑的需要,比如移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都要留有几秒的静止镜头;7、拍摄一个专题片要讲效益,控制片比和拍摄周期。
在拍摄专题片的时候,我们会常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避免在以后的拍摄中再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些错误为:1、拍摄太随意,有的人一开机就不关机,拍的素材东摇西晃;2、频繁的进行推拉运动操作;3、画
面不典型,不着边际无重点;4、角度、景别无变化、单调;5、构图不佳,过紧或者过松,主题的位置不当;6、偏色,这是最容易犯的错误,可能是拍摄人员没有着色温概念,不懂得色片运用或者忘记调整白平衡;7、虚焦,没有进行对焦操作或者对焦不准,导致拍摄出来的画面不清楚;8、曝光过度或者不足;9、主题的背景、环境选取不当,尤其是产品的拍摄和采访;10、没有声音,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能拍摄人员忘记了恢复声音设置、或者是音量控制不当、忘了接线等,尤其是重要领导视察做的讲话和采访,这就需要在拍摄的时候最好能做好监听并及时地回查,因为电视是有多元化信息构成,画面、同期声、后期解说、字幕等,一定要认识到声音的重要性,注重声音记录的完整性,不能只顾画面不顾声音,拍摄的时候要眼耳并用。
总的来说,在拍摄电视画面的时候,要做到镜头不晃、画面不歪、焦点不虚、颜色不偏、曝光不错、声音不缺这几点基本要求,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拍摄人员,但是作为一名摄像人员,需要不断的进步,还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1、画面内容表达准确;2、形式与内容要贴切;3、构图精准到位;4、视觉冲击力强;5、声音清晰完整;6、光线运用漂亮;7、影调光调唯美;8、拍摄富有节奏韵律。能够做好以上几点,那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像师。
电视专题片的摄像技术及规范主要就是这些,下面我们就一些我所遇到的具体拍摄场景进行一些简单探讨。
―、专题釆访的拍摄
在采访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因为我所大部分的釆访都不是在专业的演播厅进行,所以对釆访环境的考虑将成为重中之重。首先考虑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这个决定拍摄人员对曝光控制和白平衡的调节。
其实考虑被访者所处的环境、背景等,要尽量使得受访者所处的环境复合釆访的内容或者受访者的工作等,要保证背景整洁、干净、无与画面无关物品进入画面。
再次,拍摄人员在确认受访者所在位置之后,要调节摄像机与受访者的距离,调节拍摄的角度、方位。注意通过调整拍摄距离、光圈等要素来实现小的景深,让背景虚化,以达到弱化背录使画面优美的目的。
第四,在采访之前,要仔细检查摄像机的声音的设置、音量及线路等,并连上监听耳机,在采访全过程进行监听。
第五,在采访之后,及时回看采访的效果,如果有重大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或者重拍。
二、会议的拍摄
由于会议的画面比较单调,没有什么变化性,所以在拍摄会议的时候,
要多角度的拍摄,并且多景别,注意全景、中景、近景的结合,让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不能太死板。在拍摄会议的时候,要准确、完整、概括,在拍摄之前要对会议的日程预先了解,并针对会议日程预 先准备,多抓领导的即兴讲话,切记运用俯拍仰拍拍摄领导。
总之,拍摄的方法说到底是认识的方法,思维的方法,一句话,拍摄要有想法、有感觉。感觉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艺术修养,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一定能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