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重五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
1.A地气温特点是 ( )
A、终年高温 B、夏季高温 C、四季如春 D、终年严寒 2.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
3.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 )
A.意大利的罗马 B.中国的上海
C.东南亚的新加坡 D.俄罗斯的莫斯科 4.下列地区中,降水量较多的是 ( )
A.山地迎风坡 B.山地背风坡 C.两极地区 D.大陆内部
读图“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回答5~6题:
5.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由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 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 )
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④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数量增加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8—9题。
1
8.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9.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0百帕,中心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据浙江省气象台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祖国大陆的最强台风。据此回答10—12题
10.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灾害性天气成因是 ( ) A.气旋 B.反气旋 C.锋面气旋 D.冷锋 11.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主要位于 ( )
A.太平洋东部 B.太平洋西北部 C.印度洋 D.大西洋 12.台风登陆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其原因是 ( ) A.盛行下沉气流 B.盛行上升气流
C.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D.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回答下面三题。 13.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高温多雨 C.土壤肥沃 D.农业技术先进 14.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劳动效率 C.发展农业技术 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15.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 B、科技水平高
C、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 D、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16—17题:
16.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A.靠近原料产地 B.交通运输便捷 C.市场庞大 D.技术领先 17.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立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廉价劳动力 C.消费市场 D.先进技术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沿海地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大量农业用地被侵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的放牧业到大田作物到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据此回答18--- 19题。
18.加利福尼亚州的沿海地区,农业生产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其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地形 C.气候 D.交通 19.影响美国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首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国家政策 C.经济效益 D.发达的工业 20.工业在一定区域集聚的优越性有( )
①可获得优美环境 ②降低运输费用 ③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④加强信息交流协作 ⑤用于新兴电子工业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2
二、综合题(共40分)。
21.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 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 的主要特征。(8分)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4分)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分析其原因是什么?(4分)
(4)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但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是什么?(4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8分)
3
(2) 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4分)
(3) 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北重五中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文科地理试卷答案(2016.1)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A 2.C 3.A 4.A 5.B 6.B 7.C 8.D 9.B 10.A 11.B 12.B 13.B 14.B 15.D 16.A 17.C 18.A 19.C 20.C
二、综合题。(共40分) 21.(共20分) 答案:
(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共8分,每条2分)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共4分,每条2分)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共4分,每条2分)
(4)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共4分,每条2分,任意两条即4分)
22.(共20分) 答案:
(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 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共8分,每条2分,有分析的满分)
(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共4分,每条2分)
(3)(共8分,每条2分。答案合理即给分)
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 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破换当地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