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1最新试题

来源:九壹网
2011最新试题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 4.撕去?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低,主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阿勇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答案CBBCA

29.(9分)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

的_______(高、低),其原因_______。

答案:(1)C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 C5化合物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

此时C3化合物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降低量, C3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31.(12)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________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减弱、不变)答案:

(1)竞争和捕食 寄生 (2)如右图 (3)增加 (4)减弱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持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 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

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 之舞池中,水生事务、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生态系统、菌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 营养

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 能。

(3)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 和 等原理 (4) 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

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答案:(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呼吸)(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39.【生物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土,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