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身体的结构教案

来源:九壹网
身体的结构

综合组 吴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观察知道人体根据外形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眼看,触摸,手捏,耳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

2、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将想象与世界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懂得尊重,关爱残障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知道人体根据外形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难点:能够应用眼看,触摸,手捏,耳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奇的机器,它会行走,还会说话,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身体! 2、观察身体的外形

(1)、小组同学思考并交流:准备按怎样的顺序观察人的身体结构呢?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进行仔细观察

(3)、汇报观察结果: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这四大部分。(多媒体图片展示)

(4)、学生小游戏巩固: 师:点点你的头 生:做动作. 师:扭动你的颈 生:做动作. 师:蹲蹲下肢 生:做动作. 师:弯弯躯干 ……

(5)、认真对比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思考:人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左边右边一样的.)

(6)、比较,分析,积极交流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明确:人体左右两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身体是对称的。

⑺、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的好处。 全班同学系红领巾,先两只手系红领巾,再一只手系,请同学谈谈感受,认识到人体左右对称的好处。

教育学生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同时要懂得尊重并关爱残障人。 2、探究身体的内部组成

⑴、学生思考并交流:我准备用哪些观察方法探究身体的内部组成。

回顾学过的观察方法(多媒体板书)

⑵、小组合作,探究身体的内部组成,把自己的发现填写到记录表中。

⑶、汇报交流: 看:血管…… 听:心脏,肠……

摸或捏:肌肉,骨骼……

小组合作能充分发挥互助学习的优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了与人交流,分享,共同合作 3、探究身体怎样工作

⑴、体验活动:请一个学生上去跳绳,其他同学观察:跳绳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 ⑵、学生: 汇报发现

跳绳学生交流感觉:心跳得很快,呼吸有些困难……

其余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在跳绳活动中手,脚,胳膊,腿,心脏,

肺,脑都参与了跳绳活动.

⑶、小组探究:小组自选体验活动,可以写字,玩溜溜球,跑步,系红领巾……并填写气泡图.

⑷、小组汇报.(两个小组到前面汇报,并把他们的气泡图贴在黑板上.)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 写字——手,眼,脑,心脏,肺

玩溜溜球——手,胳膊,眼,脑,心脏,肺 跑步——胳膊,腿,脚,心脏,脑,肺

学生对比,分析:同一活动,有不同器官的参与,而同一器官,又可能参与了不同活动。

⑸、我们可以看出人体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的,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还可以怎样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讨论交流

通过体验活动研究身体是怎样工作的,这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具体化,活动化.同时,更直观,更有趣.教师的采访能引导学生将内部器官的参与情况说出来,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深入全面。

小组探究内容不同,因此,使得全班的探究面扩大,为身体结构的再分类奠定基础.

学生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比,分析,将身体器官根据功能不同再次分类,这个过程就是科学推理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

4、总结延伸

在今天的科学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

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上加以总结.

通过回顾,小结,使学生再次从知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深入思考,为今后的科学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科学探究的技能.

四、板书设计

身体的结构

外形:头、颈、躯干、四肢 推测身体内部的组成方法:看、听、闻、摸 一项运动需要身体多个部分的共同参与 身体一个部分可以参与到多项身体活动中去 五、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