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标段13m空心板梁预应力体系均采用3Φs15.2、4Φs15.2夹片锚,预应力束
为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标准强度为Rby=1860 Mpa,公算面积为140mm2. 准备工作:
1、张拉前检查孔道是否堵塞;检查锚垫板是否与预应力筋垂直,张拉力作用线是否与预应力筋的轴线是否一致;检查锚具与锚垫板是否紧密结合,清除锚垫板上的杂物;空心板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90%以上。 2、计算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值及理论长度:0.75b 3、钢绞线下料长度,设计图纸明细标明:
预应力钢束明细表
钢束编号 N1 中板 N2 N1 边板 N2 4、张拉控制应力计算 1)计算公式P=δcon×Ag×N×1/1000×B 式中:
P — 预应力的张拉力,KN;
δcon — 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控制应力,取1395Mpa; Ag — 每根预应力筋的截面积,取140mm2; N — 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取3根和4根。 B — 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的为1.0
2)计算张拉力
13m空心板中梁:N1束张拉力P=1395Mpa×140mm2×3×1/1000=585.9KN; N2束张拉力P=1395Mpa×140mm2×3×1/1000=585.9KN; 13m空心板边梁:N1束张拉力P=1395Mpa×140mm2×4×1/1000=781.2KN; N2束张拉力P=1395Mpa×140mm2×3×1/1000=585.9KN;
12634 2×3 39.2 4×(M15-3) 2×12.35(D56) 12634 12606 2×3 2×4 39.2 39.7 4×(M15-3) 4×(M15-4) 2×12.35(D56) 2×12.35(D56) 单根下料长度(mm) 12606 延伸量(mm) 39.7 板位 根数 2×3 锚具(套) 4×(M15-3) 波纹管长度(m) 2×12.35(D56) 弹性模量E=1.95×10Mpa;公称面积Ag=140mm的钢绞线,锚具为夹片式自锚式锚具,所以不需要超张拉。
3)张拉过程为:P0→P0.15→P0.3P→持荷5min→锚固 4)张拉油表读数计算
张拉油表读数按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由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出的《千斤顶与油表配套校验报告》NO:WN23001-23002号提供。
预制空心板各束预应力特性表
项目 13m空心板中梁 13m空心板边梁 束号 N1 N2 N1 N2 15%P30%P100%P左端伸长量(KN) (KN) (KN) (mm) 87.89 175.77 585.9 45 87.89 175.77 585.9 45 117.18 234.36 781.2 45 87.89 175.77 585.9 45 张拉应力与油压(油表读数)关系表 右端伸长量(mm) 45 45 45 45 总伸长量(mm) 90 90 90 90 52
初张15% 30% 100% 项目 束号 顶号 应力读数应力读数应力读数(KN) (Mpa) (KN) (Mpa) (KN) (Mpa) 1# 2.35 5.28 18.93 N1 87.89 175.77 585.9 2# 2.68 5.66 19.54 13m空心板中梁 1# 2.35 5.28 18.93 N2 87.89 175.77 585.9 2# 2.68 5.66 19.54 1# 3.33 7.23 25.43 N1 117.18 234.36 781.2 2# 3.68 7.64 26.15 13m空心板边梁 1# 2.35 5.28 18.93 N2 87.89 175.77 585.9 2# 2.68 5.66 19.54 1#顶(150T),配压力表11.7.450#,线性回归方程:Y=0.033282F-0.57、r=0.99996;
2#顶(150T),配压力表11.7.465#,线性回归方程:Y=0.03385F-0.29、r=0.99987; 式中:Y-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荷载KN、r-相关系数
本标段的空心板预应力张拉设备都已经标定完成,并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 4、张拉:
1)预应力张拉时,按设计图纸的顺序对称、分批两端平行张拉,张拉顺序为左
N1→右N2→右N1→左N2,以防过大偏心压力导致空心板出现较大的侧弯现象。 2)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的方法,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采用1860×75%,以伸长量进行校核,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偏差不超过6%。 3)滑丝、断丝若超过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更换,重新张拉。
4)在张拉控制力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切割锚具外的预应力筋采用高速切割机切割,预留3cm。
5)张拉过程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张拉,待原因查明后继续张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