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来源:九壹网
散文选刊教苑拾贝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文/达 宗

众所周知,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时期是幼儿生理和心理正处于迅速变化和发展的进程,幼儿早期教育的核心和重心应该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成长与发展。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由此可见,幼儿的可塑性很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应该适时地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雨知时节。”在任教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发现有些幼儿行为习惯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譬如,他们总是饭前不洗手、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狂叫、任性等情况,这些跟幼儿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要想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要注重培养幼儿独立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为人父母在学前阶段应做的工作。这样的幼儿在入学以后,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教育。因此,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幼儿教师有必要并有义务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学前教学经验,谈谈几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

一、教师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其健康发展。俗话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天性。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大可不必有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采取科学育儿的方式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违背了科学发展规律,我们过多强迫幼儿接受过多的知识教育,可能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使其失去童趣,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不少家长却不知应该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总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不惜花钱强迫幼儿学这学那,剥夺了孩子对游戏的需要或者对情感的需求。整天忙于自己的事情,而老让幼儿看电视,玩手机,玩游戏,放任自流,或者一味追求孩子吃好,穿好,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等愚昧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另外,过早的让幼儿识字其实对其认知的发展未必有多大的意义。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幼儿教师要帮助家长领会爱孩子就要尊重和理解幼儿,满足幼儿对游戏和情感的合理需求,家长可以多带幼儿散步玩耍,多进行情感交流,丰富其生活经验,这比机械性的识字更容易让幼儿领会接受。

二、教师注意创设良好环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让幼儿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幼儿教师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之星”评比栏,每周评出习惯好的孩子十名,将这十

学习版30

名孩子的照片放在栏中,每周更换。有了这个,孩子们对每周老师提出的习惯要求就会尽心去做,效果非常好。为了让幼儿们掌握习惯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将室内的主题墙与良好习惯紧密相连,如本周要让幼儿学会自己叠衣服,我们幼儿教师就将叠衣服的顺序图贴在主题墙内,并附儿歌,让幼儿们边看边叠边读,幼儿很快就学会了。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幼儿教师将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喷绘成一幅幅图片,张贴在幼儿们每天都要经过的走廊、楼道等地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师要挖掘幼儿潜力,多鼓励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每个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遇到种种困难,然而能否使其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并对其肯定不断给予鼓励,加以指导,让孩子获得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每个为人父母至关重要的教育方法。例如:我的小外甥一岁多时,有一回玩球,球滚到靠背椅下面去了,用手够不着,向我们求援,我们笑着不理他。他玩球心切,蹲下想钻进去拿,可头过不去。他抓抓脑袋,干脆躺下去,挪动身体,把脚伸到里面去,终于把球给拿了出来。听到我们的掌声,他扭过头来以胜利者的姿态笑着,那样子好神气啊。由此可见,我们注意挖掘幼儿的潜力,作为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父母应具有自信乐观、勇于面对现实、不怯懦的性格,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使其获得成功体验。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任何事物都有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无论品行善恶,都非一朝一夕突然形成。家长要注意保护、支持、鼓励孩子那些微不足道甚至幼稚可笑的“善举”,让孩子的爱心在实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要特别注意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防微杜渐,不要因恶小而妥协,或者是漠然置之。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父母和家人共向的言传身教方有成效。在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幼儿教师不仅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不断督促、指导,使幼儿快而有效地达到目标,还要重视无声的身教影响,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幼儿教师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给予鼓励。由于幼儿受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客观限制,难以正确理解和评价自己的行为,教师对幼儿表现出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及时给予肯定,并用表扬和鼓励进行强化。

总之,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幼儿教师必须将它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单位: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第四幼儿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