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89例出生缺陷儿的分析与干预措施

来源:九壹网
护理实践与研究20l3年第10卷第6期(下半月版 ・137・ 89例出生缺陷儿的分析与干预措施 许俊义摘要顾梅蕾吴俊芹 目的:了解某城区出生缺陷儿发病率,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漏诊原因。为制定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 出生缺陷检测中心制定的‘主要先天畸形诊断手册>中的诊断标准对2009年l2月一2011年12月共分娩的13 299例新生儿进行严格科学的回 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3 299例中共检出畸形89例,为总分娩量的6.69‰,其中男婴48例,女婴4l例。结论:早期补充叶酸,加强孕前孕期干 预,普及产前筛查和及时产前诊断是减少缺陷儿出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出生缺陷;孕期保健;干预措施dol:10.3969/j.issn.1672—9676.2013.06.076 近几十年来,随着卫生状况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婴儿 死亡率逐渐下降,而出生缺陷所造成的胎儿和婴儿死亡比重 国2006年发布的全球出生缺陷报告中显示,全世界每年出生 另有4例出生后很快死亡,其他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未能 随访。 却在逐渐增加,目前已确定的出生缺陷共有7000余种¨】,美 2.2出生缺陷发生顺位及构成 (1)中枢神经系统异常28 例(31.46%),其中脑积水11例,无脑儿3例,脑积水(无脑 儿)合并脊柱裂1O例,双侧脉络丛囊肿2例,后颅窝增宽1 例,透明膈增宽l例。(2)颜面部异常l9例(21.35%),其中 唇腭裂17例,头颅面部严重畸形五官不清晰1例,额骨缺损 缺陷儿超过800万,9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每年至少有 33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出生缺陷,约320万存活出生缺 陷儿终生残疾 】。出生缺陷对人口素质及社会文明的发展 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沉重负担和可持 鼻尖塌陷1例。(3)肢体异常15例(16.85%),其中多指趾 11例,左下肢畸形1例,右下肢畸形1例,双足内翻2例。 (4)心血管系统异常l1例(12.36%),其中房间隔膨出瘤1 续性发展的严重障碍,是目前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 生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的社会问题。 随着出生缺陷问题的日益突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越来越受 到重视,我国政府将9月12日定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1资料与方法 例,完全性心内膜缺损1例,法洛氏四联症2例,室间隔缺损 6例,左室增大1例。(5)消化系统异常6例(6.74%),其中 舌根异常1例,肠管异常3例,肠管外翻2例。(6)泌尿系统 异常5例(5.62%),其中肾囊肿2例,肾盂分离1例,左肾发 1.1一般资料某二甲医院2009年12月一2011年l2月, 共分娩17—42周新生儿13 299例,分娩出生缺陷儿89例,全 育不良1例,双肾增大1例。(7)生殖系统异常4例 部居住在农村。 (4.49%),均为男婴外生殖器畸形。(8)其他类1例 1.1.1孕产次一胎5O例,二胎39例。 第一胎平均年龄(23±1)岁, (1.12%),为生后全身硬肿、气管异常。 2.3分娩方式自然分娩82例,包括脑积水合并脊柱裂28 例,唇腭裂17例,肢体畸形9例,心脏畸形9例,泌尿系统发 1.1.2产妇年龄及文化程度文化。 第二胎年龄平均(28±1.76)岁。文化程度:初中或小学 育异常5例,肠管畸形5例,外阴畸形3例,肢体异常2例,舌 1.1.3产检及叶酸服用情况89例产检均≤5次(包括超 根异常1例,生后全身硬肿、气管畸形1例,法洛氏四联症1 声)。羊水异常5例,均伴有严重的胎儿畸形。叶酸正规服用 例,头颅面部严重畸形1例;剖宫产7例,包括瘢痕子宫手术 者48例,未规范服用者4l例。 1.2方法析总结。 2结果 3例,其他原因手术4例。 3分析 按全国出生缺陷检测中心制定的<主要先天畸 形诊断手册》中的诊断标准对出生缺陷儿进行严格科学的分 89例中前五位分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颜面部、肢体 畸形,心血管畸形,消化系统异常,和毛萌【7 报道的2(307年全 2.1出生缺陷率本组共分娩18—42周新生儿13 299例, 10%o一 国前五位排名相似,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 神经管缺陷和先天性脑积水。所有病例均没有遗传性疾病家 族史,56例为中期妊娠产检发现畸形及时引产,其余33例均 在人院或产后发现胎儿畸形,均属漏诊。其中行剖宫产7例, 除增加孕妇精神痛苦、经济负担外,还因手术而增加生育间 隔。基于以上的结果作如下分析:(1)89例孕妇均来自农村, 其中胎儿畸形89例,发生率为6.69%o,高于广东地区的 6.24‰【3】,低于长春的12.27‰ 】,国外报道约2o‰ 】,位于国内平均水平,低于国外报道。89例胎儿畸形 中男婴48例,女婴41例。新生儿转归:除引产56例死婴外, 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低,自我保健意识差,未做婚前检查, 梅蕾)许俊义,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人民医院(港 3吴吴俊芹)02俊I ̄芹) 妇产 许俊义’顾 :女,大专,主管护师 对于优生知识了解不够,未进行正规产前检查。但均在孕早 ・138・ 中晚期做过彩超,每人平均3次,37例足月都没有发现胎儿 发育畸形。漏诊有以下几个原因:除去胎位、胎动的影响,胎 儿体表解剖结构辨认困难以及一些母体方面的因素外,一些 就是检查医师经验不足,仪器分辨率低,满足于见到胎儿心 跳,没有更进一步识别心脏结构及其他器官解剖结构,也是漏 诊的常见原因。(2)叶酸缺乏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重要 原因之一,41例孕妇均没有正规服用叶酸。(3)羊水量异常。 4.2.4孕母不良嗜好4.2.5做好早期孕检吸烟、酗酒、吸毒药成瘾、饲养宠物等 彩超可以早期检出宫内畸形儿,在优 均可能不同程度地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或损害致残。 小的畸形因体位及姿势等因素难以准确地进行宫内诊断;再 生学方面起重要的筛选作用¨们。卫生部规定检查胎儿最佳 时间为18—24周H”。目前国家已启动产前筛查和诊断的超 声安全阈值的规范操作[1 。 综上所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既是医 务工作者的职责,也是社会各界人士义不容辞的责任∞】。政 府主管部门,应针对本城区的特点,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 本文中3例合并羊水过少,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例,严重面部 畸形1例,唇腭裂1例;合并羊水过多2例,为全身硬肿、气管 畸形1例,脑积水l例。故发现孕期羊水量异常者应注意是 否存在胎儿畸形。(4)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对死亡新生儿以 外的其他缺陷儿进行随访,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这方面的 工作。 4干预措施 出生缺陷已成为重要的人口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中国出 生人口素质 ]。虽然预防工作已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但出生 缺陷预防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出生缺陷预防需以 理论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支撑【9】,因此孕前孕期的健康教 育更显得尤为重要,指导如下: 4.1孕前干预告知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婚前医学检 查、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卫生指导,使双方在知情情况下作出 是否结婚或生育的选择。指导夫妇双方如何选择最佳生育年 龄和最佳受孕期,如何选择身体状况最好、心理状态以及环境 条件最适宜的情况下受孕。指导如下:选择24—29岁最佳生 育年龄生育;选择合适的季节受孕,据报道夏末初秋季节受孕 最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孕前服用叶酸防止神 经血管畸形的发生;远离宠物,预防弓形虫病;避免病毒感染 及放射线、药物等有毒有害致畸因素的影响;调整避孕方法, 计划怀孕时,应在孕前6个月停服口服避孕药,至少停药3个 月以上。 4.2孕期干预 4.2.1 孕期指导膳食中应有充足的热量,一定数量的脂 肪、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必须的矿物质。孕期避免感染,包 括巨细胞病毒、弓形虫、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 等,从优生学考虑,原则上妊娠早期一旦确诊感染,即应终止 妊娠。 4.2.2孕母情绪母亲情绪的好坏可影响胚胎发育,同时影 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指导丈夫及其家人对孕妇有更多的体贴 与关心,使孕妇保持心情舒畅,孕妇自己也应该心胸开阔,保 持乐观。 4.2.3孕期用药孕期用药必须遵守原则,妊娠早期用药的 危险可致胎儿畸形或死亡,对较成熟的胎儿,则是各系统的缺 陷,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及智力低下等,因此妊娠期用药应 慎重。 出生缺陷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开展出生缺陷的宣传教育,提 高人们的重视程度,减少侥幸心理;加强出生缺陷监测人员的 筛查和诊断能力,提高筛查和诊断水平,确保出生缺陷的筛查 和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报、错报、漏报的病例,减少出生缺 陷,进一步做好先天缺陷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金华,陈坤.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 优育杂志,2009,17(1):801. [2]任爱国.美国一基金会发布全球出生缺陷报告[J].中国生育健 康杂志,2006,l7(2):63. [3]赵爽.出生缺陷388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 志,2003,19(1):35. [4]李玉波,孙国强.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妇 幼保健,2007,22(1):2990. [5]Levi S.Ultrasound in prenatal diagnosis polemics orund routine ul一 一sound sc ̄ening for second trimester fetal malformations[J]. PrenatDiagn,2002。22(4):285. [6]Stoll C,Clementi M.Prenatal idagnosis 0f dyemorphie syndmmos by routine fetla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e舢Europe[J].Ultrasound Obstet Gmecol,2003,21(6):543. [7] 毛萌,朱军.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 志,2009,24(11):801. [8]魏碧蓉主编.高级助产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 [9]郑晓瑛.提高中国出生人口素质的理论和实践,出生缺陷综合 预防的理论框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OO6:96. [10]吴钟瑜主编.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 出版公司,1995:19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33号).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 [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307. [12]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届超声诊断安全阈值及胎儿畸形 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2):160. [13]增庆,赵坤,李武,等.产前超声显像诊断胎儿严重出生 缺陷效果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5):308. (收稿日期:2012-06—29) (本文编辑曹索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