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多样的天气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阴、晴、雨、雪、风、雾等天气现象、主要特征和相应的天气符号。 (2)科学探究
初次经历较长时间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并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3)科学态度
培养坚持性,激发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 (4)STSE
了解到人们在监测、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的图片、录像,天气符号图片,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天气,与我们密切相关。这节课,我们要开始学习有关天气的科学。 (二)新课学习
1. 认识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1)这是什么天气?
依次出示晴、阴、雨、雪、风、雾等不同天气的图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2)找晴天和阴天的特征
首先出示不同地点的晴天图片,找晴天的主要特征(太阳没有被云遮住)。 接着出示不同地点的阴天图片,找阴天的主要特征(太阳被云遮住了)。 (3)用符号表示晴天和阴天
首先同时出示同一地点的晴天和阴天图片两张。 提问:用图形符号表示晴天和阴天,怎么画才好区分呢? 学生试画,然后交流。
最后出示教材所画的晴天和阴天的天气符号,与之对照。
(4)用符号表示雨、雪、风、雾等不同天气 依次出示雨、雪、风、雾等不同天气的多个图片。 找上述每种天气的主要特征。 学生试画,然后交流。
最后出示教材所画的相应天气符号,与之对照。 (5)看符号认天气
出示不同的天气符号,学生认天气。 2. 观察记录一周天气现象 (1)明确任务
任务1: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会相同吗?(例如,学校,每天12点、下午3点)
任务2:不同地点,同一时刻,天气会相同吗?(例如,不同区域的两家住地,每天7点)
(2)领取任务
同学们选择任务,相同任务的几个人组成小组。(3)记录指导 (4)交待注意事项 课后观察,坚持观察一周。 及时记录和交流。 注意安全。
3. 说一说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 (1)亲自观察、测量
(2)电视、广播中播放的天气预报 (3)其他有天气信息的设备或人员 (三)整理,下课。
9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