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作者:冯继斌 谈日光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4期

摘 要:雷电灾害属于一种破坏力强劲的自然灾害。雷电本身属于大气放电现象,雷电产生时具有很大的对外破坏力。雷电的破坏力惊人而且是综合的,包括热破坏、电动力破坏、机械破坏、冲击波破坏、静电感应破坏以及电磁场破坏。雷电电荷的产生过程中,会出现很强的电流,电流的强度一般会高达几万安培,有时甚至会达到几十万安培的强度,这种高强度的电流会带来几万伏甚至几百伏的高压,完全足够结束掉任何生命体,毁坏精密的电气设备。本文将结合广东省江门市的具体情况来探讨关于农村雷灾的原因以及防雷措施。关键词:农村雷灾;雷灾原因;防雷措施中图分类号:S429

文献标识码:A引言雷灾是一种不规律的自然灾害,它给农村群众带来的伤害和对农村设施的破坏也不易预测。但是在与雷灾斗争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观察研究,并且总结出规律。广东省江门市气象局基于对现存农村防雷工作不足的现象,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1 雷电灾害的破坏性以及农村防雷的重要性雷电灾害是自然界中破坏力惊人的灾害,雷电产生时,其通道内的温度会达到将近3000℃,这是个比太阳表面温度还要高的数字,这种温度足以熔化金属,如果易燃物体处在这种温度环境内必然会因高温而起火。同时,雷电产生时会带来一定的静电场和磁场变化,以及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各种电子设备和无线电的通讯会受到这些变化和辐射的影响,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会一定范围内破坏微电子元件设备,继而引起火灾。雷电引发的火灾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雷灾的一个主要的表现方面。另外,雷电电荷的产生过程中,会出现很强的电流,电流的强度一般会高达几万安培,有时甚至会达到几十万安培的强度,这种高强度的电流会带来几万伏甚至几百伏的高压,完全足够结束掉任何人畜的生命,还会毁坏一些建筑和设备。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的数据来看,最近的10a之内我国因雷击造成了数字高达几十亿元的经济损失,同时雷灾还夺去了平均每年1000多人的生命。这些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中,有10%在城市中出现,而剩下的90%都发生在农村地区。这表明了农村的防雷措施十分的不健全,而且体现了农民群众的防雷意识的薄弱和防雷知识的欠缺。由此可见,农村是雷灾的高发地区,雷灾伤害承受最多的群体是农民群众,所以,国家防雷工作的重点需要放在农村地区的防雷上。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的防雷工作的形势还十分严峻,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防雷措施不健全、农民的防雷意识不强以及农民群众的防雷知识不足以应对雷电灾害。所以,解决农村防防雷问题、保障农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是防雷工作的重中之重。2 农村雷电灾害的原因分析2.1 防雷意识和防雷知识的不足农村是一个相对文化程度低、与外界交流少的区域,所以广大农民群众在防雷意识方面有所缺乏,同时他们的防雷和避雷的知识也十分欠缺。更大程度上,就算有一部分农民群众有一定的防雷意识,但是他们对雷击事件都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雷击不可能巧到直接威胁他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农村雷灾的特点是多发在田野中,农村田野的面积很大,而且土地较湿,这样一来田野中的土壤电阻低。农民在田间劳动时一旦遇到雷雨,第一选择就是找地方避雨,农民避雨的地方都是树下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窝棚,但是这些地方正好是雷雨天气中雷击命中率最高的地方。农村活动的人群的生活习惯也加大了受到雷击伤害的可能性,比如农村学生在雷雨中上学或玩耍都是赤脚、雷雨天中农民外出劳动经常将金属制的工具扛在肩上等。2.2 政策的缺失和技术的缺乏农村防雷工作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政府部门防雷工作的重视度,对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对防雷技术的更新和完善等。而农村的防雷工作之所以如此无力,由于农村负责防御雷灾的监管组织的不完善。一般来说防雷组织最基层的结构就是县一级的防雷组织,如此一来基层的农村区域比如乡镇、村就会缺少相应的防雷机构和人员,所以说农村的防雷工作现在还没有足够的领导力度,基本上处于零散的自发阶段。此外,农村的防雷设施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之前的农民自然村的建造、农民的建房设计等缺少政府的指引和辅导,从而造成防雷设施不健全。农村雷灾损害居高不下也有技术欠缺的因素存在。由于政府没有在农村设立相应的防雷组织机构导致农村地区的防雷规划极度地欠缺,加上政府的引导不利导致农村缺乏一定技术高度的防雷标准和方案。由于农村的设备欠缺,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雷电监测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预警信息没有传输的渠道。这样一来农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雷击灾害来临时就显得脆弱无比。2.3 基础设施的防雷性太弱农村经济的落后注定了农村防雷设施的欠缺。同时,农村民房的电源线、电话线等生活必须的接线一般存在交错杂乱、乱接严重的现象。在城市中的这些生活用线都是被埋入地下或藏在墙体当中的,这样不但美观而且安全。但是在农村,由于技术的不足或思想的不重视,这些线路都裸露在各种地方,并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危险。山区的农村都会将电视接收信号的天线架设在屋顶,甚至用竹竿进行加长和支撑,这样一来一旦遇到雷雨,接收信号的天线就成了最好的导体,将雷电电流接进房内造成室内设备损毁以及人员伤亡。3 农村防雷的应对措施3.1 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可以采取各级气象部门利用雷灾的典型事例,通过各类媒体宣传防雷的相关知识的方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雷意识。重点要放在宣传农民提升防雷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救互救的能力。3.2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加大引导和监管力度农民群众的防雷意识原本十分薄弱,这就更加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来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督促,使农民群众在建房和架设设施时注意到防雷效果的重要性,减少雷灾带来的损害,保证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4 结语雷灾带来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农村经济本来就较为落后,如果再多次遭受雷灾的打击将会更加延缓经济的发展。防雷工作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更要宣传防雷的意识和知识,这样才能长久有效地将农村防雷工作进行下去。只有动员可以动员的所有力量,团结起来,预防为主并致力于排除雷灾隐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雷电灾害对农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破坏。参考文献[1] 李银生.浅析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2(05).[2] 陈慧敏.东山县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作者简介:冯继斌(1981-),男,汉族,山东省,平邑县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防雷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