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湖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姓氏 ①温庭筠(jūn) ②施耐庵(ān) ③顾颉(jí)刚 A.①④⑨⑩
形近字 ④落下帷暮 ⑤羡慕 ⑥薄幕 B.③⑥⑧⑪
多音字 ⑦敷衍塞(sài)责 ⑧活塞(sāi) ⑨堵塞(sè) C.②⑤⑨⑫
成语 ⑩鸠占鹊巢 ⑪郑重其是 ⑫前仆后继 D.③⑤⑦⑫
2.下列文段,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在这个追求创新的年代,我们不能 ① 固有的条条框框,而应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甚至有时要不按常规出牌。当然也不能 ② ,还是应该建立在合理而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且要有兼容并包的思想, ③ ,善于汲取他人的优点与长处。个人能创新,企业能创新,我们的国力才会 ④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环境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A.①墨守 B.①遵守 C.①遵守 D.①墨守
②为所欲为 ②为所欲为 ②随心所欲 ②随心所欲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③宰相肚里能撑船 ③宰相肚里能撑船
④百废俱兴 ④与日俱增 ④百废俱兴 ④与日俱增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下面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省委书记杜家毫与马云的交谈中,使我们看到了长沙市与阿里巴巴合作的美好前景。 B.“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中秋,苏轼不能不深深地思念已经七年不见的弟弟苏辙。 C.虽然詹姆斯已经将近36岁了,而且还能在NBA赛场傲视群雄,实在令人敬佩! D.第一次月考期间突然下雨了,幸好我带了伞,所以数学考试我考得很好. 4.下面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写诗,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
②初学写诗时要注意学习这种写法,努力为自己的情感寻找一些具体的形象,借助这些事物来抒发情感。
1
③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
④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却意蕴丰富,令人难忘。 ⑤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结合的。
⑥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就是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
A.③⑤⑥②①④
B.②⑥③⑤①④
C.③①⑤⑥④②
D.②⑤⑥③④①
5.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都属于“记”,“记”这种文体可以综合运用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故乡》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C.“敝”是谦称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帚自珍”;“伯孟叔季”是兄弟行长幼排行的次序,其中,伯是老大,季是老四。
D.中秋节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这些都是传统节日的习俗。
6.“挫折”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但他们面对挫折的态度各有不同。依照你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共6分,每空1分)
(1)唐代的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借用典故表达自己虽遭遇挫折却充满斗志的必胜信念。
(2)唐朝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豁达心态看待挫折,并感悟出了一个千古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朝的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即景抒情,在回望与前瞻的踌躇之中,道尽了英雄失路的悲慨。
7.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在课本以外学习语文。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生活中的语文。(共6分)
(1)一词多义:请解释下列语境中两个加点“意思”的含义。(2分)
老刘每天上班,都顺路带上小李一起去公司。一个星期后,小李买了水果去老刘家,刘大说:“一直蹭您的车,这是一点小意思。”老刘说:“都是同事,何必这么破费。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小李说:“不是贵重的东西,也就..是随便意思一下。请您笑纳。” ..
解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巧识歧义: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2分) A.我终于想起来了,当年在师大二附小,只有跟他学过书法。
B.这项工程非常复杂,今天下午,几个单位的专业人士赶到现场进行指导。 C.不是所有的矿泉水都能称为纯净水,纯净水有若严格的评判与检验标准。 D.小刘和小李是好朋友,周五下午,小刘对小李说,明天一起到他家里去搞学习。
(3)弦外之音:生活中有很多“弦外之音”,比如小孩子嘴馋别人吃糖,会说:“你的糖看起来好好吃哦!”其实意思是你给我一颗糖吃;比如招聘负责人对应聘者说:“请回家等我们的电话。”其实意思是你落聘了,去另谋高就吧!请你说说这些“弦外之音”的作用。(2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58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共6分)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唐)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薛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注释】①这是邀请友人赴约的诗。谷口:诗人居所。补阙:官名。②泉壑:山泉与水渠。③带茅茨:带,这里名词作状语。茅茨,茅屋。④薜(bì)帷:似帷帐的薜荔。⑤迟:晚。 8.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实写了“泉壑”“茅茨”“云霞”“薜帷”等意象,虚写了“闲鹭”“秋花”等意象。
B.颔联两句都是倒装句,可以理解为“新雨后怜竹,夕阳时爱山”,表达了对遭受新雨击打的纤细竹子的怜悯和对夕阳映照下雄伟大山的喜爱。
C.颈联用词精当,如写鹭着一“闲”字,重在体现鹭之悠闲舒适,写花着一“迟”字,重在体现花之耐寒,秋日凋落得晚。
D.本诗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叙事,在叙事中照应了标题,作者的情感寓于全诗之中。 9.诗歌首联表达情感非常巧妙,请赏析其妙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14分)
3
⑤
②
③
④
①
粤中有猎兽者,挟矢如山。偶卧憩息,不觉沉睡,被象鼻摄而去。自分必遭残害。未几,释置树下,顿首一.鸣,群象纷至,四面旋绕,若有所求。前象伏树下,仰视树而俯视人,似欲其登。猎者会意,即足踏象背,攀援而升。虽至树巅,亦不知其意向所存。少时有狻猊来,众象皆伏。狻猊择一肥者,意将搏噬,象战栗,无敢逃者,.惟共仰树上,似求怜拯。猎者会意,因望狻猊发一弩,狻猊立殪。诸象瞻空,意若拜舞,猎者乃下象复伏以鼻牵衣似欲其乘猎者随跨身其上。象乃行至一处,以蹄穴地,得脱牙无算。猎人下,束治置象背。象乃负送出山,始返。.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矢:箭。②分:料想。③狻猊(suān ní):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④殪(yì):死。
10.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古代,“置”有以下几个注释:①弃置、放弃;②放置、摆放;③、置办、购置。由此可以推测文中“释置树下”的“置”为“放置、摆放”。
B.成语“周而复始”中的“始”是“最初,起头”的意思,以此推断,“始返”中的“始”也可以解释为“开始”。
C.“醉翁之意不在酒”和“亦不知其意向所存”中的“意”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情趣”的意思,后者是“意图”。
D.“象乃负送出山”中的“乃”有“于是,就”、“才”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于是,就”之义。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猎者乃下象/复伏以鼻牵衣/似欲其乘猎者/随跨身其上 B.猎者乃下/象复伏/以鼻牵衣/似欲其乘/猎者随跨身其上 C.猎者乃下象/复伏以鼻牵衣/似欲其乘/猎者随跨身其上 D.猎者乃下/象复伏/以鼻牵衣/似欲其乘猎者/随跨身其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猎者会意,即足踏象背,攀援而升。
(2)象乃行至一处,以蹄穴地,得脱牙无算。
④
③
①②
13.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分)
【链接材料】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4
—《易经·系辞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共8分)
【材料一】
中国人极爱喝酒,各种场合都少不了酒。“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得意之时饮酒作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时用酒寄托惜别之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独处时用酒聊慰内心的孤寂……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酒,不可缺少。
中国的白酒文化实则是一种社会文化。与中国人打交道,无论在怎样的场合,真正的饮酒,即便是形态层面的饮酒,需要表达的也多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客从远方来,无酒不足以表达深情厚意;良辰佳节,无酒不足以显示欢快惬意;丧葬忌日,无酒不足以致其哀伤肠断;磋跎困顿,无酒不足以消除寂寥忧伤;春风得意,无酒不足以抒发豪情壮志。
酒,把人类历史浇灌得跌宕起伏,将琴棋书画熏染得色彩斑斓。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且酒且歌哉! 【材料二】
谷物酿酒涉及到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一是糖化,二是发酵。谷物中的淀粉在淀粉酶水解作用下生成可发酵的糖,此过程称为糖化;可发酵的糖在酵母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此过程为发酵。由于酵母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因此很容易被引入,所以最关键的一步是淀粉糖化。
在古代中国,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转变成糖。用酒曲酿酒是中国一大发明创造,可谓闻名于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亦是中国白酒酿造技术的鼻祖。
中国人很早就会制造和使用陶器。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约9000~7500年前)就广泛使用的球状罐,通常是小嘴、窄颈、球肚的形状,这种容器形式极为适合储存液体,是常用的容器。这种容器可用于发酵酒,因为它的窄颈可以有效地密封,以排除尽可能多的空气,提供谷物发酵的厌氧条件。学者研究分析了从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球状罐残留的化学成分,发现陶罐上残留有淀粉残渣、谷物形成的植物化石和一些霉菌酵母菌。这一发现证实了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用酒曲酿制酒,中国最早的酒可追述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对于很多人都喜爱的啤酒,我们都认为是在19世纪正式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可事实上经研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2900年)中国古代就有了“啤酒”。
【材料三】
5
某外媒评出了世界十大最爱喝酒的国家,排在第一位的是英国,中国排名第二。
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土壤相对贫瘠,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人们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因此葡萄酒就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
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而西方人饮酒重视的是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中国酒文化深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
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大写意式的发散思维;西方人则是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思维。
14.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社交等各方面它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B.谷物酿酒涉及到两个重要的物理变化过程:一是糖化,二是发酵。其中,最关键的是淀粉糖化。 C.陶器可用于发酵酒,因为它的窄颈可以有效地密封,完全排除所有的空气,提供谷物发酵的厌氧条件。 D.在中国,人们比较重视和谁一起喝酒。而在西方,人们比较重视的是喝什么酒。中国人是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思维,西方人则是大写意式的发散思维.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作引用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酒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
B.“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用酒曲酿制酒,中国最早的酒可追述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的“多”,可
以去掉,不影响文意。
C.三则材料依次对酒的历史、酒的酿造、酒的分类、酒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说明。 D.综合三则材料,说明酒在人们生活中的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都要学会饮酒。 16.小刚要进行“古代谷物酿酒工艺”的研究性学习,请你根据材料二完成步骤分析。(4分)
酿酒的过程
第一步: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
第二步:
第三步:
6
第四步:使用陶器球状罐密封存储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共6分)
最大的教养,是尊重自己爱的人
①周国平曾说过:“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最好的教养,不仅是对陌生人彬彬有礼,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最爱的人。因为你最亲近的人,只有你才懂得如何去爱。
②当我们牙牙学语或蹒跚学步时,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微笑和鼓励,都能给我们带来莫大欢喜。但不知从何时开始,父母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有委屈从不向儿女吐露,哪怕生病了也只是默默地吃几片药,还在孩子面前假装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背后,其实是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与依赖。面对这种爱与依赖,我们又做了什么呢?
③我们从乖顺听话的孩子,变成了独立、叛逆的成人,有时甚至让语言变成一把利器,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很可能在父母的内心狠狠地刺了一下,看似平常,伤人却深。很多子女都认为自己比父母强,却忽视了父母的经验与学历无关,这是必须亲身经历过才能拥有的体验。这些话不仅会让他们伤心,还会让他们因年老产生的自卑感加重,觉得自己没用,恐惧落后于时代。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没有父母,哪有我们?
④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教我们吃饭走路,从来没有嫌弃我们笨,父母老了,我们应该做父母的老师,做到百问不烦,这其实也是一种孝道。“孝顺”两个字千百年来被我们挂在嘴边,但现代社会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它们的含义。“孝”体现了下对上的爱和尊重,“顺”要求孩子在顺服父母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如果在子女的内心里没有这个“顺”字,那么很容易在沟通中丧失谦卑和尊重。【甲】________________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⑤每当父母因为某件事教育我们时,好多孩子会说:“我知道了,别说了,你说的我懂”等不耐烦的话,其实父母只是希望我们过得更好。直到我们为人父母后才明白,原来我们也是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对父母多一些体谅,等他们哪天不管我们了,不再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会更加难过。
⑥鲁迅一生狷介耿直,从来都是心口如一,从不违心屈从,唯独对自己的母亲妥协过,哪怕是最平常的起居生活,也是极为妥帖、恭顺。为了不让母亲感到寂寞,鲁迅特地将母亲从老家接到北京,并把他最大的房间留给母亲住,自己和妻子住小的。每天晚饭后,都要到房间与她聊天。出门之前,总要先到母亲屋里说声:“阿娘,我出去哉!”回来后,也一定去母亲处说声:“阿娘,我回来哉!”还时常带回些母亲喜欢吃的小食品,【乙】________________是否,我们也像鲁迅一样,给予了父母足够的体贴与温情。其实他们所祈求的并不多,一份简单、耐心而温馨的爱就足矣。
⑦父母忙了大半辈子了,当他们慢慢老去的时候,多些细心、多些用心、多些耐心,这是儿女能给予他们最好的报答。
17.下列对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最好的教养,是尊重自己最爱的人。 B.文章的②-③段,是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孝顺的重要性。
7
C.文章的第⑥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父母的祈求不多,一份简单、耐心而温馨的爱就足矣”。
D.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述了我们不仅要对陌生人彬彬有礼,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最爱的人,逻辑严谨。
18.从下面四话中选择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庄子曾说:“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②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子人”。
③母亲爱读言情小说,鲁迅多次购买张恨水、程瞻庐的小说寄给母亲看。母亲六十大寿时,鲁迅先寄回60元钱,给母亲过坐日,在生日将临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为母亲祝寿。为了让母亲愉快,鲁迅特邀请演员来家里唱戏。
④在鲁迅上学的时候,科举制度还没有废除,八股文仍是当时考试的重点内容。母亲不顾他人的反对,自行筹集学费将鲁迅送到江南读书。鲁迅学习了新知识和新思想,想出国留学,母亲知道后也是坚决地支持儿子出国念书。
A.甲① 乙③
B.甲① 乙④
C.甲② 乙③
D.甲② 乙④
19.结合②③④段的内容,谈谈“最大的教养,是尊重自己爱的人”的含义是什么?(2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共18分)
人世间所有的春天
一
2000年,二表哥43岁。“三八”节这天,二表哥娶了二表嫂,没有大办酒席,只请了他们亲兄妹一起吃了顿饭,我们这些亲戚也是过了久才知道。二表嫂说,她也不在乎这些形式,觉得只要二表哥对她和孩子好就够了。
说起这段烟,颇有些故事。
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竞争颇为激烈,成绩吊车尾的二表哥自然没考上大学,被安排进了一个国营食品厂做机械维修工。一晃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食品厂倒闭了。二表哥便去一所小学当保安,工资不高,但足以糊口。但是,条件太差,一直没有成家。这时,他遇到了二表嫂。二表嫂的前夫因车祸去世,她带着不到1岁的儿子刘浩,到汉口来给开餐馆的亲戚做帮手,后来就在巷子口摆个摊子炸面窝、买豆浆。二表哥同情她,早起上班前都帮她出摊子,对刘浩也是贴心地好。几年下来,虽然刘浩很不喜欢他,但是二表嫂就认定了二表哥是个好人,可靠,而且真心地疼她。
二
8
2010年,二表哥53岁。他仍然在小学当保安。没跟任何人商量,他在武汉大学附近东湖旁边买了一套房,92平米,三室两斤。首付20万元,贷款45万元,月供2000元,20年还清。他在办理最后的手续时,才通知李浩过来签字。
李浩就是刘浩。本来他是不愿意随二表哥改姓李的。是高二那年的一件事,让他改变了想法。那天晚自习之后,刘浩在巷子口被一辆小车撞倒。待二表哥两口子赶到时,肇事车已经逃之夭夭。二表哥站在路边拦车,却无人愿意停。情急之下,他瞅准一台出租车,猛冲过去,拦住车。出租车一个急刹,差点没撞到他。不等司机开口,二表哥“咚”地跪下了:“师傅,求您帮帮我,救救我儿子……”司机是个好人,赶紧下车一起抬人,飞速赶去医院。手术后,刘浩的腿保住了。肇事车没有找到,二表哥掏了几万块钱的医药费。刘浩的心中,此时已经下了一个决定。
从此以后,刘浩读书特别刻苦,而且他立志考上武汉大学,毕业后也要在武汉上班,一直陪着父母。一年之后,他果然考上了武汉大学。二表哥双手颤巍巍地捧着鲜红的入学录取通知书笑得至少有5分钟合不上嘴。刘浩毕恭毕敬地对二表哥说:“爸,从今天开始,我正式姓李。其实,去年我就想改姓了,但是,我觉得只有考上武汉大学,才有资格跟您姓。”二表哥望着二表嫂,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那又想哭又想笑的表情,令二表嫂终生难忘。
李浩考上大学后,二表哥就一直寻思着给他买个房子。让儿子以后安心工作,而且一家人可以舒心地生活在一起。现在终于办妥了。他笑呵呵地对李浩说:“你不要担心钱的问题。到我73的时候,就可以把贷款还清了。那时候我的孙子也有10来岁了吧……”李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三
2020年元旦,二表哥63岁,小学放寒假了,为了拿值班工资,二表哥主动申请留校值班。几天后,他感觉身体不舒服,咳嗽不停,浑身没有力气。他以为是感冒,可买了药吃,也不见好。学校保卫处的领导就让他去医院看看。
二表嫂、李浩陪着二表哥去了离家最近的一家医院,只见候诊室里坐满了人,有部分人戴起了口罩。消炎针打了3天,二表哥咳得更厉害了,还开始低烧。李浩的心揪得紧紧的。他看到了媒体上的一些报道。但是他不敢断定,只是一个劲地催促二表哥赶紧住院。
然而这时,医院已经没有病床了。二表哥的病情更加严重。医生通知家属见他最后一面。22号晚上10点,二表嫂、李浩一家隔着玻璃最后一次见他。武汉也在一夜之间封城。
每个人都知道最后的结局将会是什么。对于二表嫂来说,那几天仿佛是一百年那么长,又仿佛是一秒钟那么短。1月29号,正月初五,阳光很好,照着老巷子的红砖黑瓦,那么明亮。早上8点,二表哥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临去之前,他一直说,大家不要去看他。
二表哥走了。社区的人和医生上门做排查,二表嫂和李浩夫妻及儿子的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医生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有多少家庭都是一人感染,全家连带受累。二表嫂说:“你二表哥把这一家人的罪都背在他自己身上受了,是他保佑了我们这老老小小的平安。”
二表哥去了,但是他仿佛一直活在2020年的老巷子的春天里。
他把他心里的春天,在那些平常的日子里,以简单的姿态送给了身边的亲人。他把2020年的春天,在那十几
9
天艰难的日子里,以决绝的姿态留给了活着的亲人。所以,这人世间所有的春天,都属于他。 20.概括故事的情节内容,填写下表。(2分,每空1分)
内容 主要故事情节 李浩(刘浩)的心理情感 文段一 二表哥对二表嫂和刘浩都很好 很不喜欢 文段二 ① 愧疚、感动 文段三 二表哥咳得更厉害,还开始低烧 ② 21.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文段一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二表哥双手颤巍巍地捧着鲜红的入学录取通知书,笑得至少有5分钟合不上嘴。
22.“2000年,二表哥43岁”、“2010年,二表哥53岁”、“2020年元旦,二表哥63岁”,这三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3.文章最后一段多次提到的“春天”,有哪些含义?请你结合文段二,并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8分)
【连接材料】方老师在暑假期间不小心摔伤了腿,开学了走路还是一瘸一拐,上下楼尤其艰难。老公非常担心,说要每天背她上下班。方老师说,不能耽误你的工作,而且这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还是我自己来吧!于是,她每天自己抓着楼梯扶手,缓慢地上下梯,也挺了过来。
(六)名著阅读(6分)
10
阅读从《艾青诗选》中节选的一些诗句,完成24-25题。 【诗句一】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句二】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北方》
【诗句三】太阳/它更高了/它更亮了/它红得像血
太阳/它使我想起法兰西美利坚的革命……
想起华盛顿列宁孙逸仙/和一切把人类从苦难里拯救出来的/人物的名字
——《向太阳》
【诗句四】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镜子》
24.对以上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这首诗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的笔名。
B.《北方》和《向太阳》都是艾青诗歌创作第一个高峰期的作品,体现了主要意象“土地”和“太阳”。 C.《镜子》属于艾青诗歌创作第二个高峰期的作品,诗意变得更警策,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D.艾青前期的诗歌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这样,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
25.现代著名诗人牛汉评价艾青说: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请你结合以上节选的诗歌,说说艾青为什么是个“大形象”。(4分)
11
三、表达与写作(共70分) 26.(10分)
天气变冷,初三(25)班小丹同学的妈妈开车去城郊的青湖中学,准备赶在中午的时间给小丹送衣服。请根据下表中各部门的温馨提示,向小丹妈妈介绍如何做好这件事。 部门 温馨提示 1.学校上午的作息时间错开,以便学生就餐:初一初二11:40下第四节课,初三12:00下第四节课;2.学生中午不得外出。 1.家长入校,需提前在“智慧校园”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并获得同意;2.外来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才能入校。 1.校门前南二大道是东西向单行线,不得逆行;2.外来车辆可以停在南二大道旁临时停车位,不得超过60分钟。 教务处 学生处 安全处 要求:(1)信息准确、有效;(2)顺序正确,条理清晰;(3)语言明确得体;(4)语言简练,不超过150个字。 27.(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没有能力上场参加比赛,我就在幕后为队员们做些别的事情,我很快乐;同学失误导致团队失败,我把原因归于自己而受指责,我很快乐;别人给我带来小小的伤害,我知道不是故意的而不予计较,我很快乐。青春路上的这些事情,让我们感受快乐,收获成长。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自身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