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题32 测金属的电阻率

来源:九壹网
 昌乐及第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 审核: 时间: NO。32

专题32 测金属的电阻率 【考纲要求】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深度解读 1.电学实验是必考内容,并且所占分值较大.本专题的实验是复习的重点. Ⅱ 2.实验考题灵活多变,包括实验设计、仪器的选取、电路连接、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重点考查实验设计原理、数据处理能力,方法包括图象法、计算法、列表法等. 【要点、难点】 一、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 1.仪器读数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

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mm.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游标为20

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cm. 二、对实验的理解与应用 2.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横截面如图所示.此金属管线长约 30 cm,电阻约 10 Ω.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因管内中空部分截面积无法直接测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中空部分的截面积 S0,现有如下器材可选: A.毫米刻度尺 B.螺旋测微器 C.电流表 A1(600 mA,1.0 Ω) D.电流表 A2(3 A,0.1 Ω) E.电压表 V(3 V,6 kΩ)

F.滑动变阻器 R1(2 kΩ,0.5 A) G.滑动变阻器 R2(10 Ω,2 A) H.蓄电池 E(6 V,0.05 Ω)

I.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1) 以上器材中,应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代号字母). (2)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并把实物连成实际测量电路,要求尽可能测出多组有关数值.

(3) 实 验 中 要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有 :

________ _____________. (4)计算金属管线内部中空截面积 S0 的表达式为: S0 =

【探究突破】

【例题1】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昌乐及第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 审核: 时间: NO。32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2;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9k;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 定值电阻:R03

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⑴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 端(填“a”或“b”)。 ⑵ 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⑶ 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

0.50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 ⑷ 导线实际长度为 m(保留2位有效数字)。

【例题2】(2010·新课标全国卷·T23)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T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连成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L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 RL的测量结果如表l所示。

表1

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昌乐及第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 审核: 时间: NO。32

(2)为了检验RL与t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t关系图线。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 ,电压表的读数为___ 。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__ :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____ 。

【巩固提高】

1.在“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2.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他先将电压表接在a点,读得两表示数分别为U1=3.0 V,I1=3.0 mA,然后将电压表改接在b点,读得两表示数分别为U2=2.9 V,

昌乐及第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 审核: 时间: NO。32

I2=4.0 mA,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电压表应接到______点误差较小,测得R值应为______Ω. 3.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5 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3 V,内阻约为15 kΩ) B.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为75 kΩ) C.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为0.2 Ω) D.电流表A2(量程600 mA,内阻约为1 Ω) E.滑动变阻器R1(0~100 Ω,0.6 A) F.滑动变阻器R2(0~2 000 Ω,0.1 A) G.电池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3 Ω) H.开关S,导线若干

(1)为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 ___.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甲中________[填“(a)”或“(b)”]为该实验的电路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图把实物图(如图乙)用导线连接起来.

(3)若用刻度尺测得金属丝长度为60.00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为0.635 mm,两电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丙所示,则电阻值为________Ω,电阻率为________. 4.检测一个标值为5 Ω的滑动变阻器,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滑动变阻器Rx:全电阻约5 Ω(电阻丝绕制紧密,匝数清晰可数)

B.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为0.6 Ω C.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为0.12 Ω D.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约为15 kΩ E.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约为3 kΩ F.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 Ω

G.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H.游标卡尺 I.毫米刻度尺 J.开关S,导线若干

(1)用伏安法测定Rx的全电阻值,所选电流表为________(填“A1”或“A2”),所选电压表为________(填“V1”或“V2”);

(2)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并根据所画原理图将上图中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

(3)为了进一步测量待测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电阻率,需要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总长度,在不破坏变阻器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所需器材及操作步骤,并给出直径和总长度的表达式.

【我的反思】

昌乐及第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 审核: 时间: NO。32

重点、难点

1、0.615 (2)0.675

2、答案: (1)ABCEGHI

(2)电路及实验测量电路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

(3)用螺旋测微器测横截面边长 a,用毫米刻度尺测金属管线长度 L,电压表示数 U,电流表示数 I.

2

(4)a-ρIL/U

【探究突破】

例1. 【答案】(1)R2;a (2)如图所示

(3)2.30(2.29、2.31均正确) (4)94(93、95均正确)

【解析】(1)由(3)中电流表的读数为0.50A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30v可知,Rx和R0的总阻值约为4.60欧姆,若选用滑动变阻器R1,电源电压为6伏特,电流表的量程只有0.6A,会把电流表烧坏,故滑动变阻器应该选R2。

(2)如图

昌乐及第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 审核: 时间: NO。32

(3)2.30v

RS1.61.0106ll=m94mR81.710s可知,(4)Rx的阻值为1.60欧姆,由。

例2.【解析】本题以研究半导体材料的伏安特性立意命题,考查考生对电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即实物连线、数据处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

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根据电路原理图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 进行实物连线 (得两表读数值 在坐标纸上描点作直线 先确定两表的精确度 1)根据

电路图连接实物。(2)根据数据描出点,作出直线。(3)

1506U5.00I23.0115.0(mA),U50.05.00(V),R43.5()3060I115.0103

对照图找出相应的温度为64.0°C。 【答案】(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115.0mA,5.00V,43.5Ω,64.0℃或62~66°C

昌乐及第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 审核: 时间: NO。32

【巩固提高】

1.解析 AC 实验中应测量出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而不是全长;金属丝的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金属丝与电压表并联,电压表对它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C操作错误.

2.【答案】 a 1 000

解析 两种接法中两表示数变化分别为: ΔU=|U1-U2|=3.0 V-2.9 V=0.1 V ΔI=|I1-I2|=|3.0-4.0|mA=1.0 mA ΔU0.11ΔI1.01则==,== U1330I133

可见电流表示数的变化与电压表接a点时电流之比为1/3,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与电压表接a点时电压之比为1/30,很明显,电流表示数变化较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这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即电压表接a点,此时:

U13.0Rx== Ω=1 000 Ω.

I13.0×10-3

3.解析 (1)由电池E的电动势可判断电压表选V1,结合Rx粗略计算电流在600 mA内,故电流表选A2,由Rx确定变阻器选R1.

(2)因RV≫Rx,电流表应外接,故选图(b).

U1.20

(3)Rx== Ω=2.40 Ω

I0.50L

由Rx=ρ得

S

0.635

2.40×π2×10-6

2RxS

ρ== Ω·m=1.27×10-6 Ω·m.

L60×10-2

4. 【答案】 (1)A1 V2 (2)、(3)见解析

U32 解析 (1)因为需要测定Rx的阻值,则I== A=0.6 A,小于电流表A2满偏值的,

R53故电流表选A1,又因为电源的电动势为3 V,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选取原则相同,故电压表选V2.

RV3 000Rx5

(2)==600,==8.3,比较可知RV≫Rx,故应采取电流表外接法.因滑动Rx5RA0.6变阻器R约为20 Ω而Rx为5 Ω,故变阻器R可接成限流式,也可接成分压式.

昌乐及第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 审核: 时间: NO。32

电路原理图和对应的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方案一:限流接法 方案二:分压接法

(3)方案一: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 主要操作步骤:

①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用毫米刻度尺(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所有线圈的排列长度L,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L=; n

L

③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可得电阻丝总长度l=nπ(D-),也可以用

nL

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瓷管部分的外径D′,得电阻丝总长度l=nπ(D′+);

n

④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方法二: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 主要操作步骤:

①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1和瓷管部分的外径D2,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

D1-D2

, 2

电阻丝总长度l=(D1+D2);

2

昌乐及第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主备: 审核: 时间: NO。32

③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