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处方药 第18卷 第1期
·疗效评价·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宋增平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北武安 056300)
【摘要】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及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CRP)(NIHSS)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IL-8、IL-10、CRP水平比对照组低,观察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95.45%)(81.82%),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改善其神经功能。(P<0.05)。结论 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反应,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氯吡格雷;炎症因子;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患
者的脑血管因多种原因形成血栓,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炎性反应引起栓塞,导致患者脑组织供血不足而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同时伴随神经功能受损,且因急性脑梗死发病急骤且病情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2]。因此,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因素,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氯吡格雷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但由于其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故其临床效果往往不佳。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活血散瘀的临床效果[3]。本研究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43~81岁,平均岁;发病时(51.24±2.51)间4~11 h,平均h。对照组中男19例,女25例;(8.29±2.12)年龄41~80岁,平均岁;发病时间4~13 h,平(51.33±2.29)均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9.24±2.11)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②患者均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4];
为首次发病;③无药物过敏者。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具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具有严重精神障碍影响效果观察者;④经检查有癌症、肿瘤者。
1.3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123116)口服治疗,每次50 mg,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联合使用疏血通注射液国药准字(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Z0010100)将疏血通注射液6 ml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混合,以40滴/分的滴速静脉给药治疗,每天1次。治疗2周。
1.4 评价指标 ①疗效评定:痊愈:评分减少90%以上,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89%,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18%以下,恶化:评分增加18%。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
—
表2: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44,χ±s)
后早晨空腹抽取患者4 ml静脉血,经3 000~5 000 r/min的
CTK32R自动脱盖离心机(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患者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CRP)
③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5]
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总分0~40分,评分越(NIHSS)
高表示其神经功能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χ±s)
2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81.82%),(χ2=4.062,<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44,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
显效24(54.55)26(59.09)
有效12(27.27)16(36.36)
无效8(18.18)2(4.55)
总有效36(81.82)42(95.45)
2.2 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10、IL-8及CRP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P<0.05),
2.3 NIHSS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P<0.05),
—表3: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n=44,分)χ±s,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治疗前13.69±3.3413.83±3.270.199>0.05
治疗后10.49±2.396.37±1.1710.270<0.05
t 值5.16814.248
P 值<0.05<0.05
t 值P 值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构成的老龄化日益加重,急性脑梗死的发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IL-8(ng/ml)
治疗前29.31±4.2429.42±4.350.120>0.05
治疗后20.26±2.3215.34±2.529.507<0.05
治疗前
IL-10(ng/ml)
治疗后9.33±1.287.24±1.018.503<0.05
治疗前
13.47±1.4313.38±1.560.282>0.05
CRP(ng/L)
治疗后11.44±2.409.01±0.116.709<0.05
15.41±2.2015.37±2.170.086>0.05
t 值P 值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8 No.1
·疗效评价·85
葡萄糖酸锌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辅助治疗效果分析
班克创,邹金林,严有敏
(阳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二区,广东阳江 529600)
【摘要】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4月诊治的8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研究,将患者用随机分组表分为基础组止泻、益生菌等基础治疗,40例)和联合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基础治疗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40例)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疗时间显著高于基础组患儿P<0.05),(95.00% vs. 80.00%,。联合组患儿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基础组患儿(P<0.05)。基础组和联合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协助提高患儿疗效,且不增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腹泻;葡萄糖酸锌
小儿胃肠系统、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经口摄入致病菌而
引起肠道感染性腹泻,其中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为最常见小儿腹泻类型之一。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以恶心呕吐、发热及腹泻为主要症状,且以多次水样便为主,如不能及时干预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止泻、补充水分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为临床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基础方法。蒙脱石散为临床中常用止泻药物,在各种腹泻疾病中均有显著治疗效果。益生菌近年在小儿腹泻中治疗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近年临床研究深入,发现锌离子在小儿腹泻疾发生、
[1]
发展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葡萄糖酸锌为临床中常用锌离子补充药物,为探究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辅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研究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4月我院诊治8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实施研究。纳入标准:①根据患者症状、临床表现,结合大便检查,明确诊断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②经评估,
患儿均有药物治疗指征;③向患儿家属讲解本次治疗和研究方
法,获得患儿家属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腹泻患儿,如细菌感染性腹泻、真菌感染性腹泻等;②消化系统其他严重疾病患儿,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将患者用随机分组表分为基础组止泻、益生菌等基础治疗,40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联合组40例)两组患者男(基础治疗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女比例、年龄和病程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资料(n=40)
组别基础组联合组
男/女(例)24/1622/180.2050.651
年龄(岁)5.3±1.15.2±1.60.3260.746
病程(d)3.4±0.93.2±1.00.9400.350
χ/t 值P 值
2
1.2 方法
基础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根据患儿脱水情况进行补液,维持患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与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
病率正在逐年递增,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脑血管病之一。
脑梗死患者通常无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肢体无力等症状,脑梗死发病比较隐匿,常在其睡觉等平稳状态下
可导致患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可在数小时内发展到高峰期[6-7],
者神经功能缺损,引起面瘫、肢体失调等症状,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氯吡格雷为是腺苷二磷酸ADP P2Y12受体拮抗剂,ADP可以增强其他血栓激活剂的作用,可有效阻止血小板的积聚。氯吡格雷还能够抑制血小板的激活从而阻止其数量的增加,从而
血小减少血栓的形成[7]。但其长期使用可导致患者发生出血、
板减少等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其能够扩张患者脑血管,增加脑血管流量,改善其血流动力学,降低脑缺血脑组织含量,对脑缺血患者的后海马CA1区的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疏血通注射液还能够抑制血栓形成,提高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8-9]
研究表明,疏血通注射液能够减少患者血小板活性。此外,
的粘附,促进其凝血功能的恢复;还能够阻止形成血栓,扩张血
观察组患者的IL-8、管,提高循环血流量[10]。本次研究还显示,
IL-10、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前进,陈荣植,蒋智.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障碍患者DSA影像学特征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5)517-520.:
[2] 李世平,朱伊璞,孙惠莲,等.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及对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3)219-221.:
[3] 钟艺华,李光勤,唐显军.疏血通注射液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缺血周围区细胞凋亡和TLR4表达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25):3011-3014.
[4]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90.
[5]罗伯特.赫登.神经疾病分级评分量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37-339.
[6]吴芳,刘悦,蔡志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H-FABP、CD62P水平的关系[J].卒中与神经杂志,2018,25(2)142-145.:
[7]何玺君,李慧勇,彭余江.氯吡格雷单用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193-195.:
[8]许俊慧.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1144-1145.:
[9] 钟艺华,李光勤,唐显军.疏血通注射液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缺血周围区细胞凋亡和TLR4表达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25):3011-3014.
[10]廉全荣,封臻.疏血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3)301-3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