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8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 m/s.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课程重点(内容)
1、 光源的定义及分类 2、 光是如何传播的 3、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难点——光是如何传播的 ★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教具——三球仪 ★过程
一、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恒星) 等 人造光源:电灯、燃烧的蜡烛 等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1.光沿直线传播
2.光可在 中传播
真空
3.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的图形叫~ ※光和光线的区别 光: 是真实存在的
光线:是假想的模型(物理模型)
5.光速:①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c=3×10m/s ②在空气中光速略小些
① 在水中 V水=3/4c 在玻璃中 V玻=2/3c 三、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日 日 8
透明介质 月 地 地 月 1
1.解释现象:日食——三球关系 日 月 地 月食——三球关系 日 地 月 影子
2.应用:站直队伍、射击瞄准、激光准直、小孔成像
倒立实像,可大、可等、可小 四、光年:s=ct=3×10m/s×365×24×3600s=9.46×10m 五、我们如何看见物体:有光线进入人眼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
8
3.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 m/s,大于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二者的混合原理不同. ★作业
1.阅读本节课文.
2.课本P38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3.预习下一节 “光的反射”. ★板书设计
8
15
★反思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