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2分)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 ) A.赞誉(yù) 汲取(xī) 要决(jué) 不...修边幅(fú) .
B.绯红(fēi) 镶嵌(qiàn) 旁骛(wù) 接踵....而至(zhǒng)
C.狭隘(yì) 宣哗(xuān) 褶皱(zhě ) 殚....精竭虑(dān)
D.霎时(shà) 畸形(qī) 羁绊(jī) 眼...花瞭乱(liáo) .
2.(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首届科幻作家博士生们对即将到来的论文辩论赛胸有成竹。 ....
B.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C.深圳的灯光秀引来了很多游客袖手旁观。 ....
D.在追梦的过程中,中国航天领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3.(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500项左
右的专利成果。
C.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
D.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4.(2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 ②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③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④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⑤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A.⑤②③④①
B.①⑤④③②
C.④①②⑤③D.③②⑤①④
5.(2分)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满街的深圳市花簕杜鹃,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由西汉司马迁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C.《壶口瀑布》《安塞腰鼓》《苏州园林》这三篇文章的标题都是
偏正短语。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律诗的颈联。
二、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6.(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4)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5) ,千树万树梨花开。(晏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7)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主题:古代名城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相见欢》) 三、本大题共3篇文段,共33分
7.(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②及鲁肃过寻阳 ; .③即更刮目相待 ; .④有人从学者 。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 8.(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拥抱自己的不完美
①又到年底了,忽然发现年初制定的种种计划,到现在几乎没有一项百分之百完成。反躬自省,完不成计划的原因有种种,如懒惰、突发意外、工作繁忙、能力不足等等,但同时,有的时候也是因为完美主义作祟。比如我在年初曾经计划写一本小说,可惜因为写不出一个完美的开头,迟迟没有进展。
②完美,无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是,真正的完美,却往往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如果过度执着于完美而自缚手脚,就是走入了一个人生迷局。
③著名的老牌科幻电影《千钧一发》曾讲述了在一个过度依赖基因评定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培育最优基因组合的后代,在如此的社会中,拥有完美基因的“优等人”的一生似乎在受精卵形成的一刹那就已经是被写好的剧本,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完美运行,绝对不会出现因为懒惰、遗忘甚至智商不够而造成的失误。然而,即便是拥有如此完美基因的人,人生的结局也并不让人羡慕。
④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说过,“完美有一个重大缺陷,它往往是无趣的。”更何况,完美从来没有统一的定义,今天的完美不一定是明天的完美,今天的某种理解,明天就有可能被颠覆。在模特行业,完美的长相和身材,无疑是竞争的最大优势。然而,不久前,一名患有白癜风疾病的模特却出人意料地登上了国际著名秀场﹣﹣长相身材的不完美可以通过气质来弥补。一些条件并不完美的模特,因为在千篇一律的模特界独树一帜,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⑤人生不会因为生来完美就事事顺风顺水,也不会因为生来不完美就此生无望。维纳斯并不因断臂而缺少一丝美丽,霍金也没有因为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就禁锢了他智慧的大脑。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并不完美的小人物,包括你我,也正是靠着不甘心、不放弃、不认输的勇气在创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别样精彩人生。
⑥正是因为个体的种种不完美,在朝着完美的人生奋斗过程中,在品尝着命运带来的酸甜苦辣中,在踏破荆棘中展现出来的人性之光、力量、梦想,才让人欣赏和崇尚。若是一切都被设计好,就像电影《千钧一发》里的“优等人”一样,他们也就会因为丧失了梦想和奋斗的力量而黯然失色。
⑦其实,那些不完美啊,就如同制定年初计划一样,若是一切都按照计划完美运行,没有突发、没有变化,既不符合常理,也并不一定是好事,或许还会因此错过更为重要的机遇。调整好姿态,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或许才能更好地激发斗志,走向更完美的人生。
(文/魏薇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2 月 4 日第 19 版) (1)通读全文,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在文章第②段找出“转移话题”和“推进论证”的词语。 (3)请根据文章第⑤自然段的内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命中有很多的不完美,对于人生不完美,你有什么看法?你能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9.(1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①那天,请小阿姨将终日风吹日晒下的自行车,搬上我室外的楼道。当她把自行车推进电梯时,一位太太说:“什么破车,值得这么娇贵!楼下那么多名贵的车,还没往楼上搬呢。”
②我虽买不起汽车,一辆名贵的自行车还买得起,可天下有哪辆自行车,甚至名贵的自行车,能与我这辆自行车相比?这的确是一辆洗尽铅华的旧车,且车座开裂(却是尚好的牛皮)、多处生锈,但因为一直注意保养,所以它离“破”还远,甚至还中看,特别还中骑,至今骑起来依然杂音全无,非常轻捷,腿上一点儿不感吃力。 ③这辆自行车购于一九七五年,本是我无力买车的年代。要不是母亲见我以步代车上班的辛苦,克扣家庭开销多年,还真买不起它。可以说这辆车是母亲给我买的,她才是这辆车真正的主人。 ④那时我连五分钱的车钱也舍不得花,好在机关不远,常常步行到机关,穿着由母亲一针针、一线线缝制的布鞋,鞋底上钉着经得起千锤百炼、长途跋涉的胶掌儿,直到母亲有一天对我说“我纳不动鞋底,也绱不动鞋了”的时候为止,我才改穿塑料底鞋。 ⑤母亲去世后,我在她的百纳包里发现一双她虽纳好,却没有绱的棉鞋底。但在她去世后的那段时间里,天昏地暗,等我稍稍清醒,想让人帮我做双鞋面绱上,再穿一双母亲给我做的鞋时,却找不见那双鞋底了,连母亲的那个百纳包也找不到了。难道让小阿姨带走了?我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可我仍然希望有一天,它又忽然出现在眼前。
⑥想当年,我将这辆凤凰二八、黑色全链套女车的车座,拔得高
高的,两条长腿蹬在上面的情景,是何等满足、风光。苏州街还没有通公共汽车的时候,它就是每个周末我载女儿返校的二等车。它还驮过中了“状元”的女儿入住大学时的行李,后来又成为她的策骑。而今她已远隔重洋,改驾汽车。黄鹤渺然去,空留旧时骑。 ⑦转眼十八年过去,世事苍茫,物是人非。我现在还需要骑自行车吗?公事有机关派车,私事可以“打的”。可我仍然保存着一些别人看来一钱不值的旧物,因为,那里面有母亲。 ⑧比如一九六七年买的那台红旗582电子管收音机。
⑨那时我们家穷得连台收音机也没有,女儿又极爱音乐,哪家邻居开了收音机,女儿就蹲在人家窗下蹭听。每每看见丁点儿大的女儿,在人家窗下缩成一个小球的样子,妈就心疼得不行。心一横,就将八十多元以备急需的家底全部抛出,买了这台收音机。如今它早已听不成声,灯也灭了,电子管也坏了,一个旋钮也掉了……可我为什么还留着它?不过是留着妈对我们的爱。
⑩妈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家具、茶杯、眼镜,写过字的纸条,看过的书……特别是她亲手熨过还没来得及穿的几件衣服,我一直原样挂在衣橱里,每每打开衣橱,一件件抚摸起来的时候,还能真切地感应到妈的信息……
⑪还有两个兼做电话、地址、记事用的旧杂记本,翻到一九九零年十月十六日,可以看到:领母亲工资。
⑫翻到十月十七日可以看到:母亲。牙。说的是那天我应该带母亲去试她新镶的牙。
⑬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妈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怎样坐在牙科大夫的椅子上,我怎样小心翼翼地将她那副旧牙包进干净的手帕,免得弄脏了它,妈再戴的时候染上什么病……
⑭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六日那一页上写着:下午1:30,姥姥CT。 ⑮又在某页可以看到:301,博爱康复中心(永定门外)。这是准备给妈做核磁共振的两家医院。
⑯密鲁素瘤,伽马射线,天坛医院,下面是几个大夫的名字,这里装着我和命运争夺妈的最后日子……
⑰某一页上又写着:北京铁路分局,丰台铁路中心医院,神经科主任马士程,3251127,100071,铁路总医院外四区,周东,3244047.这已经是妈的后事了……
⑱看着这些破碎的、让我不忍释手的文字,谁还能像母亲那样,让我魂牵梦绕?
⑲今年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前,忘记向小阿姨交待好好保养这辆自行车。小阿姨家境比较富裕,时常丢弃我家中的旧物,这样老的一辆自行车自然不在她眼里。出国两个多月期间,它便一直被丢在车棚里,这一来,所有镀镍部位,都被雨水弄得锈迹斑斑,看上去真像一辆名副其实的破车了,让我心疼不已。可我怎能怪她,只能客气地暗示:“去年你骑它的时候,还没生一点锈呢,是不是?” ⑳经此一挫,我明白了,不会说“不”,是不行的;不好意思“要求”,也是不行的。修炼到会说“不”,只能算是修炼了一半,一定要修炼到好意思“要求”才行。于是我让小阿姨买来润滑油,将自
行车身仔细擦了一遍,并从楼下车棚搬至我的楼道。今天更对她说:“我们家保留一些破旧的东西你不要奇怪,也不要随便乱扔,我既然保留它们,一定有我的道理。”
(文/张洁 选自《张洁文集》有删改)
(1)请给文章取一个标题。
(2)请说说以下文段的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妈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家具、茶杯、眼镜,写过字的纸条,看过的书……特别是她亲手熨过还没来得及穿的几件衣服,我一直原样挂在衣橱里,每每打开衣橱,一件件抚摸起来的时候,还能真切地感应到妈的信息……
(3)文中插入了“旧杂记本”有什么好处?
(4)文章第⑲段画线句有什么言外之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想法?你能从中读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保姆,对文中的“我”提出的保留家中旧物的要求,你会说些什么?请写一张留言条,不少于20字。 四、本大题共3题,共4分
10.(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 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
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本段文字选自 ,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 (2)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 五、本大题共1题,共43分 11.(43分)命题作文。
荣获 2017 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的韦慧晓博士,放弃优厚待遇,选择“与民族崛起紧密结合”的海军事业。因为有她的努力,中国海军诞生了第一位女舰长。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有我的努力,家庭会更温馨;因为有我的付出,集体会更加和谐;因为有我的奉献,社区会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的参与,城市会更添活力……因为有我,世界会更加精彩。
请以“因为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字数不少于 600 字,不多于 900 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章不得出现影响评卷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请用 XX 代替; 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答案
一、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A.有误,“汲取”的“汲”应读为“jí”,“要决”的“决”应写为“诀”; B.正确;
C.有误,“狭隘”的“隘”应读为“ài”,“宣哗”的“宣”应为“喧”; D.有误,“畸形”的“畸”应为“jī”,“眼花瞭乱”的“瞭”应为“缭”。 故选:B。 2.ABD.正确;
C.有误,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用来形容很多游客观看深圳的灯光,不合语境; 故选:C。 3.A.正确;
B.有误,表意重复,将“约”“左右”删去其一; C.有误,缺少主语,将“通过”“使”删去其一; D.有误,否定不当,将“不得”删去。 故选:A。
4.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与“汴河两岸景色”的文段描述,重点描
述了与“拱桥”相关的景象。③句首先描述“汴河上的拱桥”,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②句以桥为连接点描述街市的景象。⑤①细节描绘出漕船过拱桥的热闹场景。④句“而”是转折词语,也是关键信息,写出了“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与上文热闹的情景形成对比。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③②⑤①④。 故选:D。 5.ACD.正确;
B.有误;《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不是司马迁; 故选:B。
二、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6.答案:
(1)尚思为国戍轮台(注意“戍”的书写) (2)会当凌绝顶(注意“凌”的书写)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溪云初起日沉阁(注意“溪”的书写) (5)忽如一夜春风来 (6)星河欲转千帆舞 (7)寂寞沙洲冷
(8)长烟落日孤城闭 波撼岳阳城 金陵城上西楼(注意“撼”的书写)
三、本大题共3篇文段,共33分
7.(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辞。 ②句意为: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 ③句意为:就重新擦擦眼另眼看待了。更:重新。 ④句意为: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从:跟从。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句意为: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没有学识的)的阿蒙了!
②句中重点词:义,义理;见,同“现”,出现,显现。句意为:书读得多了,其中的义理自然会显现。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机那语句来分析。
第一问:结合两文内容,从“蒙辞以军中多务”和“苦渴无日”中可知,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相似处:没有时间读书。 第二问:结合甲文内容,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中可知,孙权让吕蒙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结合乙文内容,从“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中可知,董遇告诉他们要抓紧空余时间读。
答案:
(1)①推辞;②到;③重新;④跟从。
(2)①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没有学识的)的阿蒙了! ②书读得多了,其中的义理自然会显现。
(3)相似处: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让吕蒙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董遇:告诉他们要抓紧空余时间读。
8.(1)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心论点的概括。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的特征,其次,掌握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结尾。结合文章第⑦段“调整好姿态,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或许才能更好地激发斗志,走向更完美的人生。“,并结合标题和全文内容分析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能更好地激发斗志,走向更完美的人生。
(2)本题考查的是对论证思路的把握。“转移话题”即前后的话题不一致,是转折的关系,第②段中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是“可是”,“推进论证”即为下文的论证更进一步,第②段中“如果”一词假设了另一种情况,下文围绕着假设的另一种情况展开论证,则可以推进论证。
(3)本题考查的是对论据的补充。首先应明确题干要求补充的是事实论据,要明确部分的论据类型。其次,明确论据都是要为论证中心服务的,补写的事实论据要能论证论点。第⑤段的论点是人生不会因为生来完美就事事顺风顺水,也不会因为生来不完美就此
生无望。列举一个遭遇了挫折、困难但没有放弃努力的事例即可,注意要参考文章的例子的表达形式。
(4)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中的内容的迁移应用。解答此题,要结合作者的观点,结合“人生不完美”这一关键词文章的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来分析回答即可。 答案:
(1)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能更好地激发斗志,走向更完美的人生。
(2)可是 如果
(3)贝多芬并不因为失聪而隔绝了音乐的世界。
(4)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勇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让自己不断接近完美。我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因为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接近完美。例如我的每篇作文也都并不完美,找到自己的不完美之处,才能不断修改让它变得接近完美。
9.(1)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文章的标题可以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也可以用贯穿全文的线索为题,也可以用文章表现的中心为题。据此如拟写为:那辆“破”自行车,往事,旧物,母亲的爱等都可以。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多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这个句子罗列了母亲用过的很多旧物,并写了我对待母亲这些旧物的动作,“挂”“打开”“抚摸”等词,都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作者
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所以抓住此句中的动作描写来赏析即可。 (3)本题考查语段作用的分析。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文中插入“旧杂记本”属于插叙,以此来补充说明了我收藏旧自行车等旧物的原因,从杂记本中记述的琐事,可以看出母亲的辛劳,以及我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
(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出国两个多月期间,它便一直被丢在车棚里,这一来,所有镀镍部位,都被雨水弄得锈迹斑斑,看上去真像一辆名副其实的破车了,让我心疼不已”一句的描述,可以看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小阿姨的不重视,而让我一直心爱的自行车变得锈迹斑斑。但是我并没有直接怪小阿姨,只是委婉地表达出这种意思,可以看出“我”为人的善良、温柔,念旧。
(5)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与留言条的拟写。此题为开放题,写留言时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语言通顺、言之成理即可。根据人物的身份及行为,表达出小阿姨心中的那份歉意,并写出今后会加以注意的内容即可。 答案:
(1)示例:不忍舍弃/旧物/那辆自行车等等
(2)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列举母亲用过的旧物,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我”对母亲留下的 旧物的珍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运用插叙,对前文“我”保留母亲旧物进行补充说明,更能
体现作者对母亲的爱和思念;旧杂记本中记录了“我”照料母亲的一些琐事,能体现出“我”的细心,以及“我”对母亲的爱。 (4)言外之意:这辆自行车本不该如此,现在因为小阿姨没有好好保养,以至于车被雨水弄得锈迹斑斑,成了一辆名副其实的破车。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行车的心疼和对小阿姨的责备。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念旧、温和的人。
(5)示例:实在抱歉,我不应该未经您的同意就随意处置家中物品,以后处理家中杂物时,我会先询问您的意见。 四、本大题共3题,共4分 10.答案:
(1)《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
(2)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五、本大题共1题,共43分 11.【例文】
因为有我
您曾经年轻过,曾经美丽过,曾经叛逆过,曾经拼搏过;但不知何时起,您的脸上被岁月的刀刻下了印记,乌黑的头发里开始出现些许银丝,您开始不再常上街,您开始不再精心打扮自己。这一切,全因为有了我。
您和我是朋友,很铁的朋友。不管有什么事,我都喜欢对您说。
无论是过去的事、新鲜的事,还是伤心的事、开心的事,您都无条件地成为我宣泄情绪的“垃圾桶“,分享快乐的“铁哥们“。当然,您对我也是绝对坦诚的,我们从来都是十分信任对方的。您答应我的事一直都是说到做到。我想,这世界上也许再也找不到像您这样有诚信的人了。也许您以前还没有试过和相差二十几岁的小孩做朋友吧,但因为有了我,您不但做到了,还和我成了很好的朋友。 如果说您是太阳,我便如同那沐浴在阳光下的花朵。每一天,您都在一点一滴付出着。还记得吗?那条裤子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天热起来了,您为我剪掉了里面的隔层,把它改得更舒适了;还记得吗?有一次,因为我的粗心大意,把一本书忘在家里了,害得您还得去拿了再送到学校里给我;还记得吗?那天的雨下得真大,正当我一个人在教室里为如何回家发愁的时候,您出乎意料地站在我的面前,拍着淋湿的衣服,对着我微笑。太阳因为知道有一朵花儿在等待光明与温暖,所以每天都会更努力地发光发热;而因为有我,您也一样。不知不觉中,您已不再年轻。您的微笑还是那么温暖、美丽,但眼角的皱纹却已经那么明显了。当您的手拉着我的手的时候,我能明显地感觉到洗衣粉、洗洁精和家务活在它上面留下的粗糙。您开始用一些美容产品,因为您爱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美丽在您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因为照顾我,在之前的岁月中,您没有好好地打扮自己。那一次,您在梳头,我看见您一头青丝中已经有了一些白发,这像火一般灼痛了我的眼睛﹣﹣不只是因为您的银丝对我的刺激,更是为您的操劳所感动。这一刻,
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也正是在这一刻,我深深地明白,您已不再年轻。
您总有老的时候。那时候的您,已经干不动活了;但妈妈,请您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我会照顾您的。劳累了一辈子的您,那时可以在公园里散散步,和我聊聊天,搬一把躺椅在楼下睡一会儿;醒来的时候,您就可以吃到我为您做的饭,也许厨艺不大好,但这里却装着我对您的一份孝心,装着我对您的爱,还有我对您的承诺。 亲爱的妈妈,因为有您,我得到了人间最真挚的爱﹣﹣母爱;因为有我,您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