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作者:罗群英
来源:《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2017年第07期
文题盘点
2016年:(福建福州卷)“和谐之美,美在 (诚信、友善、互助,三选一)”、(山东泰安卷)“以„友善‟„仁爱‟„宽容‟„大度‟„谦恭‟中的一个概念作为主旨写作”、(甘肃武威卷)“做个好人”、(山东临沂卷)“我们一起来”。
2015年:(湖南邵阳卷)“ (勇气、自信、坚强……)让我走出困境”、(福建福州卷)“让(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等)”、(贵州黔南卷)“我学会了 (忍让、宽容、关心、理解……)”、(重庆B卷)“我们携手走进 ”。
2014年:(福建福州卷)“自律 ”、(四川达州卷)“家训是 ”或“ 的家训”(克勤克俭,立德立言,耕读为本,善良为人,诗书传家,心系天下,孝义谦和,精忠报国)、(山东青岛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吉林长春卷)“尊重和信任 自律和诚信”。 盘点思绪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题目,命题者几乎都在学生的品德修养、情感心灵、生活态度上来寻找作文的话题,以此引领学生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命题形式多样,半命题、命题、话题(含给材料作文)均有涉及。品德修养这一母题下经常考的子话题有:勤劳节俭、尊老爱幼、惩恶扬善、诚实守信、孝亲尊师、廉洁奉公、团结友爱、严于律己、谦虚礼貌、宽容谦让、博爱宽厚、感恩奉献、真诚坦率、责任荣誉……
考生在中考作文中,要充分揣摩命题者的考查意图,既要展现自己的写作能力,又要凸显自己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包括三个层面:最低层面可以使我们守住做人的底线,诚信无欺,与他人和平相处;中间层面是以真诚的方式与他人交往,信任他人、关爱他人;最高层面的有更高尚的内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胸怀天下、先国后家。相对而言,作文中所表现的品德修养的层面越高,主题和立意也就越高。 写作目标
美好的品德修养是人最美的外衣,要想写好此类作文,可以下面四点为得分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用积极的主题展示健康思想。一篇成功的中考作文,离不开健康积极的主题。综观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心照不宣地把思想健康放在了首要位置。自己有理性也有冲动,身边有诚信也有欺骗,社会有关爱也有冷漠,生活中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真善美有大众化的也有小众化的。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就要毫不犹豫地选取前者,心向阳光,走近美好;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更不可剑走偏锋,张扬怪僻。
二、用动人的细节展示美好情操。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一滴水可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欣赏细节,我们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当陌生人不小心刮碰到你而紧张的时候,你脸上露出的浅浅笑容,我们称之为宽容;当上下公交车你主动靠后挪一挪、等一等的时候,我们称之为谦让;当地震、海啸伤害到几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的人们时,你竭尽绵薄之力,我们称之为仁爱。这样想来,抽象的美德,无不源自生活的细节。要想透过人物言行展示出其道德上的光彩,得学会在“细”字上下功夫。如用一次偶遇,引发一段感人的故事;用一句鼓励,引出自己的万千感慨。2016年福建福州满分作文《和谐之美,美在诚信》捕捉寻常生活中的三个小人物——不偷工减料的卖豆腐的阿姨、不短斤少两的卖烤红薯的大叔、不欺老小的卖小百货的老板娘,歌颂小人物的大品德。2015年福建福州中考满分作文《爱让我更加美丽》,撷取“我”与父亲在一碗饺子上的互让的寻常小事来抒写自己的感恩孝义。2014年山东青岛中考满分作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选取班上同学互相学习26个英文字母的书写的趣味小事来展示同学的谦逊友好和班集体的和谐温馨。这些作文选取的是细小的材料,彰显的却是主流的品德、人类的良知,有滴水生辉的效果。
三、用新巧的立意来展示过人的修养。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古人言:“千古文章意为高”“意者,文之帅也”。中考作文的立意要摒弃平庸,力求新巧,在新巧中凸显自己深过他人的思想,超过他人的修养。2016年天津中考满分作文《值得感激》写的是爷爷教“我”画京剧脸谱的亲情故事,在立意上,小作者纵向深挖,把家事提升到传承民族文化精粹的高度,全文的立意顿时变得高深、宏大、新巧。2015年江西中考满分作文《丢》借用电影《谁的青春不叛逆》的故事情节,以“丢”起笔,结尾笔锋陡转,以“不丢”收笔,回归到坚守尊老孝亲、公平合作的传统美德,这种立意上的“逆向思维”,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四、用时代的旋律展示高大的情怀。纵观考生作文,最突出的而又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眼光狭隘,选材雷同,老套陈俗。“文贵创新”,要想自己的作文得高分,就必须创新。而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关注国家人民的命运,关注世界大事,并把这些鲜活的生活素材恰当地引入自己的作文,就是一种创新的好形式。这既能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又能彰显自己“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大情怀。如2014年山东菏泽中考满分作文《小人物》就以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高龄孤寡“五保”老人刘盛兰、“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这三个“小人物”的大人品来展示考生与时俱进的大眼光、大情怀。 中考佳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源远流长,为人们留下了对人生追求的意义和对超越的真谛的思考。人生追求的实现在于公平竞争、坚守道义。倘若不是凭自己的本事取胜,在公正面前,即使赢得一时的光彩,也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超越的真谛是公平。电视剧《笑傲江湖》中,五岳剑派集结在日月神教的黑木崖下,齐声讨伐“魔教”,而日月神教的教主任我行却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他惯用比武过招决定胜负,而当他眼见五岳剑派首领左冷禅受伤后,却制止了比武,他秉承公平比武,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比武才有意义,才有价值。任我行的武功本在左冷禅之上,取胜是轻而易举的,本可以将对方一举歼灭,而他却转身挥袖,飘然而去。他坚守道义的品质让江湖人士肃然起敬,感受到了堂堂一代教主的风采。
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晏殊曾经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千古名句,可谓家喻户晓。晏殊自小“指物作诗立就”,少时便名满京城,他的才能同龄人无人可敌。十四岁时,以神童身份入殿参加考试。考试时,他发现考题自己曾经做过,诚实的晏殊将此事告知皇上。皇上大为吃惊,问他为何要告诉别人,为何不继续默默答题,这不正是每个学子梦寐以求的吗?晏殊回答说,他的追求不在于考出多好的成绩,而是想通过此次考试,看看是否超越了过去的自己;这题目早就做过,即使中了状元也没意思。皇上对晏殊大加赞赏,另拟定了考题。北宋一代贤相由此诞生。
“伯牙好鼓琴,钟子期善听”,若缺少比自己能力强的竞争对手,那又何来人生意义上的超越?李白曾经在《赠孟浩然》中评价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无独有偶,宋代的苏轼也看淡了世事,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冠盖京华”“进退沉浮”中取一杯闲静与超然,在不断地追求中超越自我。
人生的追求不仅在于超越前面的目标,更在于超越自己。人要坚守道义,在公正、公平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而非争求徒有其表的华丽冠冕。在生活中,我们要把握超越的真谛,在进取与超越中含英咀华。这就如执一壶陈年佳酿,如捧一杯深山香茗,如饮清泉,如嚼橄榄,绕心三日,余香不去。 亮点点评
从考题所给的材料来看,“埃斯特万的自行车爆胎”是事件发展变化的关键要素,纳瓦罗和“后来居上的两位选手”反映了两种不同态度和方式。从纳瓦罗的角度看,他关注的不一定是比赛的结果,而是自我水平的提升和内在价值修养的实现,在他身上闪现着人性的光辉;从“后来居上的两位选手”的角度看,他们关注的是比赛的结果和目标的实现。在日常生活中,这两种选择都存在,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没有是非对错之分。这就为考试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从哪一个角度立意都可以,只要表明自己选择的标准和依据即可。因此,本次作文的准确立意可以围绕比赛,展开从“赢”的角度立意,可以是“努力拼搏”“赢得比赛胜利”,也可以是“提高修养”“赢得社会赞誉”;从“超越”的角度立意,可以是“超越对手”,也可以是“超越自己”。有了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材料的理解和立意,考生既可以联系自身实际写成记叙文,也可以纵览古今中外写成议论文。只要能紧扣材料内容,凸显主旨,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作文就从“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写起,内容涉及金庸、晏殊、苏轼等名人的作品或事迹,观点鲜明,事例精当,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写作视角独特,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清新脱俗,读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较好地表现了考生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积累的文化底蕴。 (张翠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