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60例临床护理

来源:九壹网
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第18卷第16期 表1两组干预后MELD分值、白蛋白、凝血酶原 时间、腹水量比较(i 4-s) 2008:547. [2] 宁更献,侯军良,张新元,等.白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 慢性肝衰竭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7,29(12):327 —328. [3] 顾锡炳.陈浩坤.补钠与限钠对肝硬化腹水消退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22):129—130. [4] 杨克虎,田金辉.循证医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7:1. 表2两组干预后肝性脑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比较 [5]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 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8(6): 32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6] 杨廷忠.健康行为一理论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7:266—268. 性,可以体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 7I 。根据MELD评分情 况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过程中体现三个重点, 即人员配备专业、硬件设施齐全、护理技术全面 J。护士应掌 [7] 辛玲芳,朱虹,蔡微娜,等.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日常活 动实施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2007,23(11):7—9. 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熟悉各项检验指标及各种医疗 器材,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 引。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后MELD分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水 [8] 罗德宝.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 2006,4(2):208. 平、肝性脑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 MELD评分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 [9] 汤净,曾仕平.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相关因 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50—1651. [1O]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等.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 [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2. 理,可以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 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本文编辑:邱春晖 2012—04—03收稿 [1] 王宝恩,张定凤.现代肝脏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6O例临床护理 张雅珍 (北京回龙观医院【摘北京市100096) 要】目的:探讨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合并骨折6例,消化道出血4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低血糖反应8例,急性脑梗死发作10例,急性心 肌梗死发作4例,高血压危象4例,急性心衰2例,左腋下脓肿2例,会阴脓肿2例,丹毒2例,急性肺炎8例,心动过缓4例,癫痫 大发作2例;发现患者躯体疾病的时间:8:00—16:oo(早班)32例(53%),16:00一次晨8:00(夜班)28例(47%);护士工作年限: 5年以下8例(13%),5~10年32例(53%),10年以上20例(34%)。结论: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增加了医疗安全风险,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精神疾病;躯体疾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11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2.16.032 文章编号:1006—7256(2012)16—0054-03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其疾病特殊性,在临床伴发躯体疾病 并非少见。伴发躯体疾病时,由于患者思维、行为处于幻觉、 妄想支配状态及其他认知方面的原因不能自己表述,加之服 用抗精神病药物,各种感觉不敏感,另外,由于患者缺乏自知 力,不能主动说明躯体不适,因此,有些患者因为得不到及时 诊治使病情恶化…。所以护士的细心护理是早期发现躯体疾 1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合并严重躯体 疾病患者6O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9~74岁。所有患者 精神疾病诊断均符合ICD一10诊断标准。查阅病区上报杜绝 精神科意外报告表,包括事件的经过、处理过程和病区讨论意 见,仔细分析护士发现精神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种类、发现的 时间、患者异常表现、发现患者异常时护士工作状态、护士的 精神科临床工作年限。 2结果 病,防止延误治疗的关键。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 对60例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的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 分析。现报告如下。 54 鲁护理杂志20 生 墨鲞筮!鱼 2.1 本组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种类本组合并骨折6 患者中60%是长期住院患者,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慢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后发生躯体疾病与其年龄及病程相关, 对此可能的原因是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身体各方面功能 尤其是免疫功能下降,加上长期住院、活动受限、长期服用抗 例,消化道出血4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低血糖反应8例, 急性脑梗发作10例,急性心肌梗死发作4例,高血压危象4 例,急性心衰2例,左腋下脓肿2例,会阴脓肿2例,丹毒2例, 急性肺炎8例,心动过缓4例,癫痫大发作2例。 精神病药物,导致并发症增多。特点是患者自知力障碍,不能 ①发现患 及早反映病情;抗精神病药物影响,有可能使原有的并发症加 重,也可能出现新的并发症 J。因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观察 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组42例长期住院患者,18例刚 2.2护士发现患者躯体疾病的时间和工作年限者躯体疾病的时间:8:00—16:00(早班)32例(53%),16:00~ 次晨8:00(夜班)28例(47%)。②护士工作年限:5年以下8 例(13%),5—10年32例(53%),10年以上20例(34%)。结 入院患者,因此护士在执行各项操作和护理观察中,注意观察 果显示,早班发现患者躯体疾病的比例较高。 2.3护士发现患者躯体疾病时的工作状态见表1。 表1 护士发现患者躯体疾病时的工作状态 护士工作状态 患者表现 疾病诊断、例数、处置 带患者如厕 看到男性新患者小便颜色发红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转出院 女性患者用手抓挠外阴 外阴囊肿2例外院手术治愈 早8:30测量 患者精神萎靡,苍白面色,继之消化道出血4例,外院治疗 生命体征 呕血量大 其中1例死亡 看到患者腋窝衣服有血迹 左腋下脓肿破溃2例切开 测得患者血压高于正常范围 高血压病4例l临床给药 观察新人院 患者主诉腰痛 腰椎骨折2例卧床制动 患者病情 患者走路姿势异常 脚掌骨骨折4例外院固定 患者少动,常叹气 心动过缓4例 患者活动中,突然倒下全身抽搐癫痫大发作2例对症处理给药 上午巡视病房时 患者喘憋,不驵平卧 急性心衰2例对症给药 晚间巡视 患者走路不稳、大汗、意识模糊低血糖休克8例血糖值极低 病房时 患者躺在床上呼之不应、大汗立即对症治疗好转 重病室观察病情 患者突然面色青紫,呼之不应急性心肌梗死发作2例转院 l4:oo测量 患者体温高、呼吸急促 急性肺炎8例治疗好转 生命体征 患者体温高,查患者左小腿红肿丹毒2例对症治疗好转 晨间护理及交接 患者口齿不清、走路不稳 急性脑梗死发作1O例会诊 班中 3讨论 3.1 护士责任心是及时发现和杜绝意外的关键 精神疾病 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调查显示精神疾病患者合并 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为67.4%,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 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有些疾病如果不能早期发现会导致患者 的意外死亡。长期住院患者伴有躯体疾病前4位是高脂血 症、心电图异常、糖尿病、低钾血症 J。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发 现患者躯体疾病在时间上早班和夜班所占的比例非常接近, 因此,无论早班护士还是夜班护士都要对患者的病情加强观 察,才能及早发现患者躯体疾病,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措施,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杜绝 意外的前提,病区护士长科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班次及小组 人员组成,保证护士上岗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岗位责任 分明,加强对患者的巡回护理,使特殊患者(如新人院患者、生 活不能自理患者、有严重的躯体疾病的患者)活动在护士视线 之内。47%的躯体并发症出现在夜班,符合躯体疾病的发展 规律,此时段属于8 h以外的值班时间,医务人员相对较少,因 此,要提高警惕,加强观察及巡视、严格执行常规制度是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的关键。 3.2加强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慢性病管理本院住院 和发现患者各种行为和神态的异常是非常重要的。①患者生 命体征的变化是反应躯体疾病发生的信号。当发生病情变化 时,生命体征也相应发生变化,病态生命体征的变化是病情严 重的信号 J。我院上午、下午每天两次生命体征的测量,护士 要十分重视,通过认真的测量观察,可以发现患者躯体的严重 问题。本组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护士在测量生命体征时与 患者沟通,观察患者精神萎靡,趴在桌上,讲话不清,测血压 80/50 mm Hg(1 mm Hg=0.133 kPa),立即报告医生,将患者 安置于重病室,继之患者出现吐血、量多,将患者侧卧,保证呼 吸道通畅,吸氧及补液的同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转院治疗,1例 两周后再次返回我院治疗,1例外院死亡。②对新人院患者的 细心观察和护理可以避免医疗风险,规避医疗纠纷,为患者躯 体疾病的治疗赢得时间。新人院患者制度要求7 d内24 h在 重病室,有护士专人看护。新人院患者的躯体观察也不容忽 视。6例骨折患者入院时家属没有报告院外有骨折病史,现病 史记录患者院外有冲动行为;有的患者由警察护送人院,特护 计划中有防冲动、当班护士发现患者走路姿势异常,1例主诉 腰痛,护士进一步了解其院外冲动的经过,初步判断可能有骨 折,立即报告医生,拍片、会诊确定为骨折,将结果及时与家属 沟通,告知骨折可能的原因。之后,在治疗精神症状的同时卧 床休息,石膏固定。1例入院当日护士带其如厕时,观察其小 便颜色发红,诊断急性肾功能不全,马上与家属联系,转到综 合医院进一步治疗。4例新人院男性患者,护士发现其在病房 内少动、叹气,主动上前询问,为患者测量脉搏并报告医生,会 诊给予对症治疗。③定时巡视、严密观察是精神科安全护理 重要环节。精神科病房巡视要求15~30 min 1次,要求护士 进病房到患者床边观察。护士发现急性心衰1例、低血糖昏 迷8例,体现了巡视护理的重要性。糖尿病是精神疾病患者 高发的躯体疾病,与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代谢异常 及患者生活懒散、衰退有关。低血糖昏迷如果不能及时发现、 及时纠正,会引起严重问题,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护士对患 者躯体疾病的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其病情要做到心中有 数,观察用药、治疗效果及进食情况。因此,护士在工作中一 定要小心谨慎,以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3.3全面系统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现状,综合判断病情 系统 化整体护理是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程序,是科学地认识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综合、动态、具有决策和反馈 功能的过程。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护理评估,而评估就是运 用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对患者进行观察 。本组52例由5 年以上临床工作的护士发现患者的躯体异常情况,高年资护 55 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第18卷第16 士不仅掌握了护理各种精神疾病的技巧与方法,还具备其他 医学知识及行为学知识,临床经验有一定的积累,善于从患者 的行为、举止中发现问题。 3.4加强护士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训 对护士激励机 制的运用是提升护理质量的保证。近年来,我院一直加强对 参加对每位死亡患者的讨论,从治疗及护理两个方面分析,找 出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精神疾病护理的重要性是由精 神疾病特点决定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大部分治疗、观察、 照料工作都由护士承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掌握资料, 为医生完成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由此可见,精神科护 护士临床业务知识的培养,加强护士对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及 急救知识的培训学习,每年进行相关知识理论与操作的考试, 鼓励护士参加学历方面的学习,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能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为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如护 理工作不但直接关系到精神科医疗质量,同时也对促进患者 的健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红霞,王小慧.现代精神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 军医出版社,2004:6—8. 士及时观察到2例心肌梗死患者意识突然丧失,面色青紫,在 报告医生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挽救了患者生命。在护 理管理上重视对及时发现患者意外事件护士的表扬与奖励, [2] 李春阳.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临床分析[J].临 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6(2):100—101. 在大会表扬激发了护士的责任感,鼓励护士积极上进,在护士 的团体中形成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氛围。2011年, 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目标是让护理工作更加贴 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满意的 [3] 陈艳青,王绍礼,董荣强.住院精神病人意外原因分析及 预防探讨[J].当代医学,2009,15(27):72. [4] 郗小玲.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观察[J].中国 民康医学,2008,20(23):2874—2875. [5] 陆加惠.观察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 志,2010,16(36):4433. 护理服务。我院实施对住院患者实行三级护理风险的评估体 系,在对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评估的同时,关注患者风 险程度的评估,对存在安全风险的患者进行重点交接班,专人 负责观察和护理,护士长定时检查护理工作执行情况。护士 本文编辑:赵雯 2012—03—10收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 情况的影响 刘丽娟,黄婵婷,廖丹 (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518109)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_k ̄g4L道出血患者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将31例上消化道出血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15例与观察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干预7 d后 的SAS测评结果。结果:观察组干预7 d后SAS测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上消化道 出血患者的焦虑情绪。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焦虑;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2.16.033 文章编号:1006—7256(2012)16—0056—02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出现呕血及黑便等临床症状,严重 因:上消化道溃疡24例,其他上消化道疾病7例。将患者随机 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组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 上给予7 d的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由具有心理护理经 者发生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 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等特点,可危及患者生 命,因此使患者经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出现焦虑、恐惧等负 性情绪,严重干扰患者的康复与救治。2010年7月~2011年 8月,我们对16例上消化道出血焦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验的护士实施,每次30 rain,谈话过程中采取真诚、亲和的态 度,语速适中、语调温和。心理干预前,首先了解患者的家庭 情况、经济状况、性格特点、职业、业余爱好以及对疾病的主要 顾虑,从而分析导致患者焦虑的主要原因。心理干预主要从 1.1 临床资料本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例,采用Zung焦 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状况评估均≥50分 。男22例、 女9例,年龄28—65(41.26±11.31)岁。已婚25例,未婚6 认知重建、情绪与社会支持、适应技能培训等方面着手,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向患者介绍病房的 情况以及设备的用途,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降低陌生环境给 患者带来的心理影响。耐心倾听患者叙述,以真实的康复病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9例。 发病至入院24 h内出血量情况:< ̄400 ml 19例,>400 ml 12 例。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次数:第1次21例,第2次1O例;诱 56 例资料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详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