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飞天》名师教案(部级)

来源:九壹网
《飞天(一)》名师教案(部级)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石窟和飞天的知识,感受我国的飞天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能用简短的语言和文字描述飞天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对飞天的感受。

2.运用观察体验、小组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初步认识飞天,感受飞天之美,感悟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3.感悟飞天造型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形式飞天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并用简短的语言或文字描述飞天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对飞天的感受。 教学难点:探究飞天的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用具准备:

课件、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关于飞天的资料。 2.创设情境,走进敦煌考察

(1)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么?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经是去哪个国家么?(天竺) 学:天竺 (2)出示图片。

师:这张图上的黄色线条表示的就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丝绸之路”。在那里有一个被誉为“世界艺术史上伟大的奇迹”“世界上最大的画廊”。今天就成立一个考古小分队,到那里去考察。 (3)播放敦煌莫高窟视频。 提问:你对敦煌莫高窟有什么了解?

(4)师:你们知道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姿态非常优美的是什么艺术形象么? 学:(飞天)

1/3

今天我们就来考察敦煌飞天艺术。 出示课题:飞天(一) 四、追根溯源,探寻飞天艺术 1.追根朔源。

(1)提问:你们想从哪些方面对飞天艺术进行考察? (2)探寻飞天起源。

(3)了解古印度飞天的形象特征。出示飞天的形象。 (4)初步分析西域飞天特征。

对比分析西域飞天和古印度飞天的不同:体型呈“v”字形,比较粗壮,头上有 圆环…… 2.发展演变。

(1)探究敦煌飞天发展时间。

提问:敦煌飞天从何时出现?何时结束?历经了多长时间? 历经十个朝代,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洞窟的停建而消逝。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飞天的形象、姿态、和风格在不断的变化,专家把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兴起创新、盛世气象、走向衰落。 (2)分组探究不同时期飞天的特征。 (3)分组汇报探究结果。

北魏时期,从造型上看,头后有圆光脸型为椭圆,白鼻梁,白眼圈,上体裸露,腿部修长,飞行姿态呈大开口“U”字形,横空出世。

隋唐俩代是飞天最多最流行的时期,肤色变黑,有点双手合十,有的手持莲花,有点手持乐器,朝着一个方向逆风飞翔,姿态多样。人体比例准确,线条流畅有力,色彩丰富艳丽……

宋元时期,飞天姿态比较单一,面容清秀,线条流畅,身下有彩云,动感不强。 (4)教师小结。 五、体验飞天艺术之美

播放《飞天舞》视频片段,请学生谈感受。 六、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这些考古队员表现的非常出色。我们了解了飞天艺术的发展,也亲身

2/3

感受了它的美。其实,不仅敦煌莫高窟有飞天,我国其他一些石窟也有飞天的形象。

希望同学们下课后继续探究,更深入的了解这一艺术形象。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