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场地:是指工程建设所直接占有并直接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地基:是指受工程直接影响的这一部分范围较小的场地。包括强度及稳定性问题、变形问题、渗漏问题及液化问题。
2、 地基是指受工程直接影响的一部分范围很小的场地
3、 地基面临的问题:1)强度稳定问题 2)变形问题 3)渗漏问题4)液化问题
4、 地基处理:若天然地基很软弱,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等要求,则事先要经过人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即地基加固。处理对象:软弱地基(软土,填充土,杂填土,其他高压缩性土)和特殊土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季节性冻土,岩溶)
5、 地基处理方法:1)换土垫层法:垫层法和强夯挤淤法,2)振密、挤密法:表层压实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振冲挤密法,土桩法,沙桩,夯实水泥土桩,爆破法,3)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堆载预压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排水法,4)置换法:振冲置换法,石灰桩法,强夯置换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柱锤冲扩法,EPS超轻质料填土法,5)加筋法:土工聚合物,加筋土,土层锚杆,土钉,树根桩法,6)胶结法: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土搅拌法,7)冷热处理法:冻结法,烧结法。
6、 地基处理方案确定需考虑:上部结构形式和要求,地基条件,环境影响,施工条件(用地条件,工期,工程用料,其他)
7、 最优含水量:在某种压实功能(标准压实功能)下达到最密时的含水量;对应的土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
8、 强夯加固机理:动力密实,动力固结,动力置换。
9、 最佳夯击能:在强夯过程中,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夯坑周围会产生隆起,当场地的平均隆起量与沉降量相当时,动力挤密作用不明显,此时的夯击能量。
10、 饱和能:在重复夯击作用下,当液化度达到 100%时,即土体产生液化的临界状态时的夯击能量
11、 间歇时间:对需要分两遍或多遍夯击的工程,两遍夯击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它取决于加固土层中孔隙水压力消散所需要的时间。
12、 碎石桩和砂桩挤密法加固砂性土地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减少变形和增强抗液化性。
碎石桩和砂桩加固沙土地基抗液化的机理:挤密作用 排水作用 砂基预震效应对黏性土、碎石桩加固:换土置换,以性能良好的碎石来替换不良地基土
13、 面积置换率:桩的影响面积转化为与桩同轴的面积相等的等效圆,其直径为de。对等边三角形布置 de1.05l 对正方形布置 de1.13l 对矩形布置 de1.13l1•l2
14、 “留振时间”是指振冲器在地基中某一深度处停下振动的时间。
15、 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可为桩孔直径的2.0~2.5倍,也可按下式
L0.95cdmaxcdmaxd估算:
16、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是在碎石桩基础上加进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制成
的一种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具有工艺简单,无场地污染,振动影响小,仅需少量水泥便于就地取材,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变形量少,多适用于多次和高层建筑物地基。
17、 排水固结法亦称预压法,是对地下水位以下的天然地基或设置有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体的地基通过加载系统在地基土中产生水头差,使土体中得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组成。(常用于解决软黏土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可使地基的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基本完成或大部分完成,使建筑物或构筑物在使用期间不致产生过大的沉降和沉降差。同时可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8、 堆载预压法是用填土等加荷对地基进行预压,是通过增加总应力,并使孔隙水压力消散来增加有效应力的方法,也称正压固结。分为单级加荷和多级加荷;自重预压、加荷预压和加水预压。
19、 真空预压的原理:薄膜上面承受等于薄膜内外压差的荷载 地下水位降低,相应增加附加应力 封闭气泡排出,土的渗透性加大
20、 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原理对比有那些方面:加载方式 地基土中总应力 排水系统中水压力 地基土中水压力 地基土水流特征 加载速率
21、 影响砂井固结度的因素:初始孔隙水压力 涂抹作用 砂料的阻力
22、 现场观测项目包括:孔隙水压力观测、沉降观测、边桩水平位移观测、真空度观测、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检测等对松散沙土加固原理:挤密作用,排水减压作用,沙基预震效应。对黏性土、碎石桩加固:换土置换,以性能良好的碎石来替换不良地基土
23、 浆液性质评价指标包括:分散度、沉淀析水性、凝结性、热学性、收缩性、结石强度、渗透性
和耐久性
24、 水泥砂浆的特点:流动性小,结实强度高,耐久性好,节省水泥,适用于地层中有较大裂隙、溶洞,消耗量很大或者有地下水活动时
25、 灌浆理论:渗透、劈裂、压密和电动化学。
26、 灌浆标准:防渗标准(越大越好,用渗透系数表示,重要的防渗工程10﹣4—10﹣5cm/s)强度和变形标准(沿摩擦桩的周边灌浆,支撑桩在桩底灌浆,在坝下游基础受压部位进行固结灌桩,不一定需要强度较高的浆材,在挡土墙背至滑动面附件的土体中灌浆)和施工控制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以注入理论的耗浆量为标准,按耗浆量降低率进行控制)
27、 留振时间:振冲器在地基中某一深度处停下振动的时间。
28、 冲锤超深:导管沉达预定深度后,将导管拔高离孔底数10cm,然后用冲锤将石塞碎石击出管外,并使其冲入管下土中一定深度。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1)水泥掺入比aw 增加而增大2)龄期 增加而增大,一般超过28d后仍有明显增长,到3个月减缓
29、 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检验重点:水泥用量,桩长,搅拌头转数,提升速度,复搅次数和复搅深度,停浆处理办法。方法:浅部开挖,取芯检验,截取桩段作抗压强度试验,静荷载试验。
30、 高压喷射注浆法所形成的固结体形状与喷射流移动方向有关,分为旋转喷射,定向喷射和摆动喷射。基本工艺类型:单管法(CCP工法,利用钻机把安在注浆管底侧的特殊喷嘴置入预定深度后,用高压泥浆泵把浆液喷射出去破坏土体,是浆液与土搅拌混合,经过凝固形成固结体。),二重管法(JSG,使用双通道的二重注浆管,喷射高压浆液和空气。),三重管法(CJP,使用分别输送水、气、浆三种介
质的三重注浆管。)多重管法(SSS-MAN,钻一导孔,置入多重管,用旋转高压水切削土与土石成为泥浆,再抽出形成较大空间,注入浆液,砂浆和砾石填充,形成大直径的柱状固结体。)有效处理长度:三>双>单。旋喷采用单双三,定喷和摆喷采用双三
31、 土工合成材料物理特性:相对密度,单位面积质量,厚度。力学特性:压缩性,抗拉强度,撕裂强度,握持拉伸强度,顶破强度,刺破强度,穿透强度和摩擦系数。水理性特性:孔隙率,开孔面积率,等效孔径,垂直渗透系数,水平渗透系数。耐久性和环境影响:抗老化和徐变性
32、 土工合成材料反滤作用(在渗流出口区铺设作为反滤层,起反滤,隔离等作用。)、排水、加筋、隔离、防渗和防护作用。
33、 加筋土挡墙:由填土、在填土中布置一定量的带状筋体以及直立的墙面板三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的复合结构。施工技术:基础施工,安装面板,铺设拉筋,填料摊铺,碾压,墙顶标高,附属及防、排水工程,竣工验收。
34、 复合地基: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作用机理:桩体作用,垫层作用,加速固结作用,挤密作用,加筋作用。
35、 桩体的破坏模式:刺入破坏(cfg桩,高强度的水泥土桩体在下卧软弱层时)、膨胀破坏(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的水泥掺入量小,浅层或叫深层局部存在非常软的黏土)、整体剪切破坏(浅层或较深层存在非常软的黏土)、滑动破坏。
36、 桩土应力比n=桩体中和土中竖向应力的比值 ,关系到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与荷载水平p、桩土模量比Ep/Es、桩土面积置换率m、原地基土强度、桩长L、固结时间和垫层情况有关。P
增,Ep/Es增,m减,原地基土强度低,L增,时间增,垫层厚度增,则n增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