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2018年(第8卷)第03期学校体育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8.03.052

浅谈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余绍健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10)

摘 要:乒乓球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体育运动,更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体育项目,以趣味性、实用性和健身性等特点受到高校学生广泛喜爱,但很多高校乒乓球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沉闷,无法体现当代体育教学是特点。分层教学法是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提出的全新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其分层,充分发展不同学生能力。对此,本文则从学生、目标、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分析其具体应用策略,望给予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关键词:高校 乒乓球教学 分层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052-02

体育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主阵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体育教学改革也在此过程中随之深入,无疑对体育教学形成较大的冲击,对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得。有教育学者提出在高校乒乓球应用分层教学法,区分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初步规划学习步骤,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仅能优化乒乓球教学结构,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重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在教学中只能被动听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很少研究学生主体作用,只是将其作为传授知识对象,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受到严重影响。相关研究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体,而教师则扮演组织者和指导者角色,因而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该教学方法重点强调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从而提高乒乓球教学质量。

3 分层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应用策略

1 高校乒乓球现状

很多高校并没有针对乒乓球教学聘请专业的体育教师,

以至于学生没有牢固掌握乒乓球知识。正是因为缺少专业乒乓球教师而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十分落后,多数体育教师依旧按照传统教学思路实施教学,这种情况无疑会使学生对乒乓球理论和技术知识理解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形成良好运动习惯。再加上目前很多高校乒乓球教学均为人数较多的大班制,学生基础能力必然会存在差异,以至于学习效率也不相同,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兼顾到个体,长期以往会消磨学生对乒乓球学习兴趣,降低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可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便于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部分高难度技术动作,然而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只是单纯地模仿教师动作,在课下也没有花费时间巩固练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3.1 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首要步骤,关系此教学法是否能发挥作用,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分层。

首先,学生乒乓球技能和专业水平。学生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乒乓球教学而言十分重要,需要教师区别对待不同基础学生,根据学生乒乓球专业水平和技能展开分层,不仅能避免基础薄弱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情况,还能避免基础好的学生不认真对待学习情况,大幅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提高其乒乓球技能。乒乓球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的体育运动项目,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因而对学生分层也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其次,按照学生考试成绩分层。每一个学期结束后就可开展期末考核对学生该学期学习情况进行考查,之后教师就可根据学生成绩对其分层,通常分为优秀组、普通组和提高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训练内容,其中优秀组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简单指导后增加训练强强度和难度,而训练重点也集中于乒乓球扣杀技巧和赛场心理素质等方面。而普通组则在强化乒乓球理论知识后对各个动作要领进行巩固训练,例如:常见的正反手攻球等,直到动作规范标准。提高则需要给予其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其训练重点则集中于简单姿势动作,克服懒惰,形成良好训练习惯。3.2 目标分层

高校乒乓球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基础性、提高性和发展性三部分,一般提高组学生要完成基础动作训练任务,培养其良好的自信心和耐心,之后朝着提高性教学目标不断前进。而普通组学生也需要在巩固基础知识动作的基础上推行弹性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乒乓球教学内容,由此对教

2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分层教学法意义

2.1 有利于学生调节自我活动

高校学生在乒乓球教学中是否能适应体育教师教学节奏是考察分层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虽然学生个体在学习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然而却不影响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尤其学生会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而发挥越来越强的主观能动性,即对自身学习方法进行自主调节,以此适应体育教师教学节奏。

2.2 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就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过于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而学生只是客体,以至于学

①作者简介:余绍健(1984,7—),男,汉族,广东信宜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52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学校体育学2018年(第8卷)第03期

学目标全面展开。以球性练习一课为例,基础性教学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握拍技巧以及掌握运用正拍面颠球动作,并充分了解和体验拍面击球感觉,由此提高对乒乓球的控球能力。提高性教学目标则集中于对正反面颠球方法的正确掌握,了解和体验击球感受,提高正反控制球的能力。发展性教学目标则需要掌握正反面连续击球即可。体育教师在推挡球时需要提高组学生控制球面,保持身体协调发展,而普通组学生则需要正确掌握球的线路和落点,优秀组学生除了要准确掌握球的线路和落点,更要掌握球的具体拍打强度。体育教师在实施目标分层式应保证不同层次学生完成各自目标后可选择尝试更高一层目标,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始终处于动态循环当中。3.3 教学分层

体育教师在讲解正手攻球教学时可采取话语激励法,通过讲授、技术操作演示等不断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直观认识,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乒乓球自信心。与此同时还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情况将其分为若干小组,引导合作小组针对乒乓球重点和难点动作相互沟通讨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多次操作练习中对动作定型,当学生完成后可以对其评价,促使其纠正动作练习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必要时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国内外知名乒乓球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印象,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动作规范化。3.4 评价分层

评价也是分层教学重要组成,科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乒乓球教学而言其分层评价从其出勤、课堂表现、同学交流、学生期中、期末考核等,并给予(上接51页)

力进行划分小组,展开针对性知识传授。初中篮球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是技术或者是战术层面的,若教师仅仅是口头传授,则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直观展示篮球技术操作,增强教学效果。2.4 创新体能训练方式

篮球教学期间,体能训练是较为关键的内容,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体能训练所具有的重要性,合理区分体能训练以及技巧训练,有针对性地提升中学篮球教学水平。此外,初中篮球教学不仅要有效认识体能训练的重要价值,还必须要对体能训练方式实施创新,掌握科学化的训练方式,确

[5]

保训练效果事半功倍。具体来说,初中篮球体能训练中,教师需就篮球教学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并运用专业化运动方式强化体能锻炼,注重上肢、腰腹与下肢等方面的力量练习,掌握篮球基本运动技能。2.5 大力推行分组教学

不同学生在篮球技术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篮球学习热爱程度方面也存在较大不同。例如:男生与女生进行比较,相对来说男生对于篮球的热爱程度要高,而且不同学生与性别的差异也会对篮球认知产生重要影响。上述问题的出现,都要求中学篮球教师必须要进行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不同特点与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分组差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掌握足够的篮球技能[6]。具体来说,差异分组教学期间,教师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合理划分小组:首先,在分组教学前,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开展摸底调查,然后根据学生情况分组,接下来,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制定篮球教学方案或者是计划,提升篮球教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优秀、良好以及合格3个评价等级。例如:在对学生推挡球掌

握情况进行考核时,合格范围只要能将球推挡过网即可,而良好和优秀则需要考核其完成推挡次数和质量,因而有效评价考核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乒乓球教学质量。

4 结语

总之,在高校乒乓球教学应用分层教学法效果显著,完全符合素质教育提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更符合学生学习乒乓球心理特征。体育教师在分层教学法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小组,体现优势互补的教学原则,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乒乓球技术动作,调动学生参与乒乓球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乒乓球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始终是教学主导者和组织者,应合理将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注重适时调控学生互动合作,由此真正促使分层教学法发挥其应有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参考文献

[1] 关多红,翁建锋.普通高校乒乓球课分层教学模式研究——以攀枝花学院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 30(6):103-104.[2] 杨兆淇.分层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6):111.

[3] 王博.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32(19):201-202.[4] 唐宇.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技术课中的应用[J].运动,2016(20):77-78.学的规范化水平。

3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篮球教学中,学校与教师都必须要正视其中的教学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篮球课程内容,积极改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完善篮球训练基础设施,从根本上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卓士磊.浅析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9):73,98.[2] 张才超.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前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4):103-107,118.

[3] 李祥辉.篮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J].当代体育科技,2012,2(8):38-39.[4] 管慧香.对中学篮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32(7):122-123.

[5] 马健勋.篮球选项课引入拓展训练的实验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Z1):102.[6] 谭军.在新课标下对中学篮球教学的分析和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2):126-127.

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