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林家村小学课堂教学特色做法

来源:九壹网


林家村小学课堂教学特色做法

一、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打造特色高效课堂

我们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市、镇下发的《关于在初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镇中心校制定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三年工作计划。在深入探究镇中心校推行的“小组多元合作均分制”、“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如语文科的“六步教学法”、数学科的“六步自主合作式”、英语科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等,均是在“六环节教学模式” 大框架下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主要在抓学习、抓典型、抓细节、抓落实上下功夫, 着重破解“问题设计不科学”、“教师教的多,反馈矫正少”、“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差”、“重视‘预设’,忽视‘生成’”四大难点,力求课堂教学轻负担、高效益。先后涌现出了王玉娥、吴炳香、刘勋英、孙术梅等潍坊教学能手,王子英被评为潍坊市“轻负担,高质量”课改优秀教师。

一是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学期伊始,分学科开展两轮听课评课活动。第一轮每人一节过关课,选出学校优质课,在校内交流学习。第二轮每人一节达标课,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六环节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教研组赛课、学校赛课、全镇赛课的“三级赛课”制度,推行新教师达标课、青年教师优质课、骨干教师精品课、学科名师示范课的“四类展示”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继续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二是开展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每学期开始,根据小学部统筹安排,组织开展“教学开放周”和“课堂教学改革及业务开放月”活动,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改革论坛、教研组长论坛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激励教师致力于课堂改革,保持广大教师对课堂改革的热情和激情。学校按开展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接受镇北片区教研联合体所有教师听课,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励了广大教师精心研究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与兄弟学校之间、教师之间课堂教学改革的合作与交流。

三是开展听“推门课”活动。校长不定时、不打招呼突击听课,及时了解教师平时上课情况,保

证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

四是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引路子、搭台子、架梯子等方式促进他们加快向成熟型教师转变的步伐。引路子:一定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二定目标:每个人确立一年的目标、三年努力方向;三定师傅:确定一位德高、技精的教师,举行师徒结对,同时开展“比、学、帮、超“活动激励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五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强化专业书籍的阅读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中心学校各类培训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学习课改理论知识,抓好教师《影响教师一生100个好习惯》等书籍的日常研读,结合学校读书月活动的开展,大力倡导教师的读写活动,使教师们养成读写的好习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六是抓好“四项比赛”。3~4月份组织教学技能比赛,内容侧重“研煮论”(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比赛和学科专业技能比赛;7~8月份组织教学常规比赛,内容侧重本学年备课、学案、作业、辅导等特色材料评比;9~10月份组织学年教学效益比赛;12月份举行课堂教学比赛,优秀者推荐参加“诸城市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评选。

二、开展各种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少年君子

近年来,我校以“读经典美文,写的规范汉字,做少年君子”系列活动为引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道德意识,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1、开展 “诵经典美文,写规范汉字,做少年君子”活动。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不爱读书、不会读书、阅读量太小,知识面狭窄;不认真写字、不会写字、坐姿写姿不正确;部分学生说不文明话、做不文明事、传统美德教育欠缺等问题。因此,我们开展 “诵经典美文,写规范汉字,做少年君子”活动。

具体做法:一是学校努力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充分发挥学校功能室的育人功能,加大图书室、语音室、书法教室、美术教室、德育教室等功能室的建设和使用力度,建设好班级图书角等。 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身教”作用。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经典美文,开展教师演讲比赛、课文诵读比赛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写字练习活动;要求教师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谨言慎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三是建立学生读书卡、习字卡、美文赏析卡等,将读书习字纳入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四是开展争创少年君子活动,引导学生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五是建立专项工作评价考核制度。学生的读、书写、思想行为等习惯养成通过听课、座谈、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查,并与两大系列活动整合做为学生综合素质考查成绩列入教师、班级量化成绩。

3、开展“学生学习竞赛活动”。 认真落实“习惯素养厚基行动”、“阳光心灵关爱行动”、“科技教育启蒙行动”主题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高效学习,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余闲暇时间,在教师的指导、同学的互助、家长的督促下进行有效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学生素质不断提高。我们利用学生在校形成的合作意识与习惯,将小学生节假日管理工作实现“合作化”。以居地村为合作范围,以本班同学为合作成员,自主成立“节假日合作学习小组”,学校统一安排包靠教师,实行定期和不定时检查指导,促使他们自理、自立、合作、互助的良好习惯的形成。组织学生五项学习竞赛,为每个学生建立跟踪检查量化档案,评选出的学习竞赛成果如优秀小论文、优秀案例、优秀作业展评等,予以表彰奖励。重视竞赛过程的阶段总结表彰,用召开校会颁奖、给家长发喜报等形式,扩大活动成果。学生获奖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考评体系。

3、结合新教育实验,为营造书香校园,“沐浴书香、伴我成长”,及时开展了“学生读书月活动”。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与支持,学校为每个班级新添置了图书橱、新购图书 册,并倡导学生人人捐献一本书阅读书籍一百本活动,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写作能力,在读书月活动中我校有六篇师生撰写的文章参加市级写作比赛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18篇师生文章获镇级奖。市教育局李庆平局长在林家村中心校读书月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充分肯定了我们读书月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山东教育社《当代小学生》杂志社、潍坊教育局、市教育局、图书馆等部门领导对林家村的读书月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做了充分的肯定。并向林家村中心校捐献了电脑、图书、奖

品等,总价值达三十余万元。山东教育社《当代小学生》杂志社授予林家村小学记者站匾牌,十名品学兼优的少年被表彰为优秀小记者称号,五名同学被表彰为《小葵花》优秀小记者称号。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书香家庭、书香教师、读书小博士等。活动的开展真正使学生沐浴书香氛围,在读书中成长。

4、持久进行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我们把每学期开学后第一个月定为习惯养成月,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制定活动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学生写出习惯养成计划书和争创文明班级、争做“好习惯之星”决心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在学习、生活、行为各方面存在的不良习惯,并人人进行向不良习惯宣战,克服不良行为宣誓活动。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诸城市小学生习惯养成细则》相结合,创新性的细化到每个年级,针对每个年级的特点,对其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制定“周训练主题”计划,每周确定两个训练主题,将身边小事作为训练的内容,使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周在教室内张贴一张“习惯养成教育评价表”,对学生一周的表现进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评选出本班的2个“习惯小明星”,将其照片张贴宣传牌的“习惯养成明星榜”上,并在每周一的全体学生会上给予表扬和奖励。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力争使每名学生每周都养成两个好习惯,让每个学生都发生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