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花都校区山地校园秩序重构设计

来源:九壹网
路髓囵 ljj! 建筑理论与设计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花都校IK tlj地校园秩序重构设计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10000 摘要:通过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花都校区的设计过程重新认识山地校园的设计要义,认为找出山地校园特有的秩序是其重 点;并通过介绍该校的找出适合山地特色的轴线和处理好山体高差的建筑设计来诠释重构山体校园秩序的方式。 关键词:山地校园秩序 1背景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是直属省教育厅的中职学校。目前,该校在校 生人数5146人,该校购买了位于花都区花山镇源和村的原光华学校作为新校 区营殴用地。用地位于花都区花山镇福源水库东侧,用地现状高差较大,近赏 水库,远眺山峦,风景极佳,但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该用地原为光华学校建 设用地,在交接使用后,基本沿用了光华学校的基础建设和布局。该校原有的 沿西北部山体以及东面山体台阶上的33座4层的小楼保留,以及一栋实训教学 楼保留,仅仅对其立面瓷砖进行重新铺设。学校的一期建设主要是将整个基地 的操场、运动篮球场进行了建设,局部增建了体育馆,实训楼,建立了完善的污 水处理系统。然而实训楼、教室的场地远远不够,宿舍楼也早已超负荷使用。建 筑散落布置自成一区,使整个校园完全丧失的完整的场所感,没有识别性,给 人以一种模糊,散乱的意象;校园缺失了本身应该有的校园识别特征。 因此,后期规划设计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要充分利在现有的道路、 基本场地建设的基础上来进行新规划;另一方面,场地的山地地形巨大的高 差要重新进行整合和布置利用;最后,利用新的建筑建设来消化前两个问题, 重新建立起整个校园完整的场所感。经过讨论和研究,个人觉得想要建立起 整个校园完整的场所感,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从现有地形、基本建设上寻找, 重新建立整个山地校园的一个秩序。 2秩序的理念 秩序不是人类的强加创造结果,而是自身存在于整个生物圈乃至于整个 宇宙中的事物的一种联系方式的表现,自从人类有了文化,它的重要性不断 被强调,就不断运用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感受、评估建筑、规划的重要手段。歌 德曾说过“即使是野人住的房子,也因为统一的情感而使它们成为有特色的 整体”l】1,这“有特色的整体”的关键就是其中的存在某种隐形的秩序。公元前 2300年英国的索尔兹伯里石环以及公元前1900年中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即时它们是残缺不整的,可是由于它们建筑遗址中的布置方式透露着的一种 秩序感,是它们提升证明自身重要价值的关键。 不同国家、地域的建筑大师更都极力强调了建筑、规划中“秩序”的存在; 并对“秩序”进行不同的诠释。公元前一世纪的建筑大师维特鲁威在其著作 《建筑十书》中写道“建筑由秩序、布置、比例、均衡、适合和经营构成的,其中 秩序即法式、典式” 。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认为“人们按照自然和精神的 法则制定规则。物质的自然属于法则。白然法则互相和谐的作用,所谓秩序就 是这种和谐” 。 尽管现代不少优秀的建筑作品视觉上呈现出一种混乱。但依然逃不出 “秩序”把控。如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盖里的作品——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 馆,其造型、活泼,表现出一种不确定、无秩序的建筑特点,但是首先其小体量 的“各自独立性”构成了其秩序感,其次每个建筑体块的都具有的曲线弧面, 以及统一的钛合金材料更是将整个建筑统一起来,构成了完整的建筑秩序。 著名的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秩序必须被理解为任何有组织的系 统的在发挥功能作用时必不可少的东西,不管其功能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一件艺术或建筑作品,除非呈现出一种有秩序的模式,否则不可能发挥 作用和传递信息”[41所以即使建筑形式如何转变,建筑的语言如何变化,依然 需要遵循秩序的原则,才能表达出设计的真正意义。 3重建校园轴线秩序 建立秩序的建筑语言有很多,针对校区的复杂现状,我们首先采取的是 找出校区的轴线。山地校园有着它自身独特的地形肌理,简单的“一”字或 “十”的平地的轴线做法放在这只能是生搬硬套,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做法。从 现状布局可以看出,地块形成了四块区域,一个是北面南北走向的建筑列,一 ‘3O‘ 个是东侧山体上的建筑群,中心区一个四百米运动场地,校园前区预留发展 用地,四个区域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缺乏联系。由于运筹资金有限,校方要求 校园的已建道路保留,于是校园的东面的道路给校园的轴线指明了方向。北 部的建筑利用廊道形成联系紧密的完整宿舍生活区,形成北部清晰明确的北 向轴线;然后沿着校园东边山边底部道路转折,新建建筑与保留的建筑根据 功能和使用需求布置在现有 道路两侧,形成中部的转折 虚轴;最终轴线在校园前区 的综合教学楼区集中,形成 清晰的轴线收点。由此,整个 校园规划的轴线是一个沿着 校园本身具有原生态道路和 山形而生的“几”字形的自由 轴线如图(1)。为整个校园规 划的秩序感起到了提纲挈领 的作用。 图表1校园规划乌瞰圈 3消化校园高差重构秩序 山地除了本身曲折的山路是其特色,更突出的问题是变化丰富的高差, 如何处理好高差,使其与建筑融为一体,是让整个校同统一完整,具有秩序的 要点。该校园有三个部分,高差较大,而场地面积位置是主要建筑的布置位 置,分别是南面校区前部空置的教学区,是北面的宿舍区,以及中间四百米运 动场旁边现在坐落着几座的三层半小建筑。 首先教学区这块地的现状是西高东低,呈现出约三个台地,平均标高分 别为8O米,73米,6O米。我们将教学区整合成三个台地,高差从约8O米起,每个 台地降4.5米,正好为教学楼的层高,建筑也就随之增加一层,而屋顶却依然 是平的,浑然一体,最终教学楼区一层最低处标高为71米;同时进行土方整理 在教学楼下面结合标高整理N66米,作为地下室停车库,充分结合地形,高差 在整个建筑体内部和场地内部消化,使教学区形成完整的,而不是破碎的、散 落的建筑群。 其次是400米运动场旁的场地,该场地也是三个高差的台地。处于消防考 虑,以及避免出现过多的车道及工程量。该场地台地根据原有标高进行局部 放大,缩小,重新整理,将篮球场、排球场置于高处,与400米运动场靠近,形成 完整的运动区;而最低处沿道路则设计体育馆以及图书馆,分别靠近北面低 处的篮球场,以及南面的教学区,进一步强化了功能分区,促进校园规划的秩 序感,简化加深校园印象。 校园北面的3层楼的宿舍群区,位于东西两侧高差3O米的坡地上。这块区 域由于高差较大,当时的建筑体量较小放在坡地西侧的小块平地上。然而面 对5000人规模,这种体量的建筑,完全无法适应。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同时解 决宿舍面积急缺问题,我们采用了现代的宿舍楼的尺度设计,结合地形建筑 横落在坡地上,沿着坡的角度以层层退台的形式坐落在坡地上,形成与山地 形式一样的建筑群,为宿舍提供了更多的绿化活动空间。重复的体量建筑沿 着山行,为整个校园的轴线划上句点,重新构成了校园完整的秩序。 4总结: 任何一个看似杂乱的事物下都暗含秩序,找出自然中的秩序原则,利用 现代的各种手法去重申强调秩序,顺从自然秩序,是解决山地校园规划的关 键。山地校园设计中,利用其自然形成的轴线,合理处理各种高差地形,个人 认为是体现才山地校园独特魅力,独特秩序的重要手段和原则。 参考文献 [11(美)史坦利・亚伯克隆比,建筑的艺术观【M],吴玉成译,天(下转第37页) 建筑理论与设计 3结论 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基于郊区休闲 图4-a总平面图 图4一b街巷夹河于中 文化的商业步行街区空间序列设计质量的提高是应从多方面人手的。由于研 究的时间、能力、以及论文篇幅有限,有关郊区商业步行街区空间序列设计的 许多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D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步行街区设计研究。建立适应于地域生态特点、地域 文化特点、地域经济发展特点、地域郊区休闲发展特点的步行街区。 2)对步行街区中不同规模、不同类型节点空间的配置比例、配置关系进 行研究。对适宜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进行量化研究,以合理控制 街区规模。 3)对不同类型步行街区群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如历史小镇主题、品牌直 销主题、旅游地产附属街区主题等。结合各种主胚的特点研究其步行街区空 间序列设计。 参考文献: 『1吴承照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8. 图4一C门前即渠 图4-d半边街+吊脚楼 【2】金晓莹,陆邵明.空间线索的编排及其体验的艺术性——以上海松江方 塔园为例Ⅱ].华中建筑,2006(9) 图4洛带文化艺术村项目——建筑与景观水系统的结合 从那以后生态建筑设计有了许多尝试与成果,如日趋成熟的墙面绿化。 【3]周爱娇. 大都市周边城区休闲游憩空间实证解析及规划策略研究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而专门针对郊区商业步行街区这一主题,空间序列两侧建筑与自然结合 的方式可以有下三种: 在建筑表面覆盖自然景观材料; 在细部上强调自然与人工材料的编织; 将建筑实体打开、设计通透的建筑形体,将建筑设计为自然景观的取景器。 (上接第28页)参考文献: 【4l王晓,闰春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f5】王江玫.基于休闲理念的延安中心城区市民游憩行为模式及空间优化策 略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6]陆昭明建筑体验一空间中的情节『M].北京:中国建筑_T-._lk出版社,2007 【4J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口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王俊翔.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山西建筑,2010(11) [1】黎承军城市滨水地区开放空间设计探索科技与生活,2011(20)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l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赵国栋l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析.科技信息,2009(13). (上接第29页)分工、进度计划与质量保证,提出经费预算。 2.5.4规划编制 [6】商宴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考及建议湖南农机,2008(11) 规划编制承担单位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和核实基础资料,遵循自然 规律和经济规律,注重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多个规划方案的比选和综合 论证,加强技术把关和成果协调,严格质量控制,保证工作进度。 2.5.5审查报批 (2)严格实行规划同意书制度,据此指导建设开发项目审批。水工程建设 项目、涉水建设项目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活动,应遵守或符合经批准的水 利规划,对不符合或者违反水利规划的,不予行政许可或依法制止和查处。 2.5.7规划修订 (1)区域水利规划应根据实际需要或上位规划的修订,按照有关规范要求, 适时组织修订。修订前,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水利规划的实施情况及适应 为保证规划成果质量,对各个阶段的水利规划成果,要组织专家咨询或技 性等进行评估,评估结论作为规划修订依据。 术评审,并听取和征询社会公众意见。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应区别不同情 (2)需调整原规划目标或对原规划总体布局、骨干工程规模和重要对策措 况,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见。涉及流 施等作重大变更的,可重新编制规划。其他一般性变更,可采用专项补充的方 域治理的征求流域管理机构意见。在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和技术评审的基 式,变更后纳入原规划。 础上,由规划编制承担单位修改形成规划送审稿。为保证规划的合法性应向 (3)规划的修订、变更等,报原批准部门批准或备案。 政府或者其授权审批部门报送规划送审稿,并协助做好意见征询和规划审 查。 2 5.6规划实施 3.结束语 在水利发展面f临众多新的机遇、任务和挑战的情况下,与时俱进地抓好 区域水利规划工作,是摆在地方水行政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明确并把握好 区域水利规划工作措施和要点,对于有效开展规划编制和管理,顺利实现规划 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4】鲁道夫・阿恩海姆,英若聪、陈志华译,秩序与无秩序,建筑师,1989,第34 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38—155 ̄" 图1来源: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本人的项目设计 (1)对经批准的水利规划,要制订规划实施方案或具体实施计划,对规划确 定的目标任务、对策措施等进行分解细化组织实施,并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 的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上接第3o页)津大学出版社,2001,第151—164页 『21转引李威,建筑秩序的回归,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第4页 【3]李大夏著,路易斯・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5—143 (上接第32页)这个具有独特价值和无穷魅力的福建土楼,是特定历史条件 文化遗产一样,为人类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对 下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特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生动再现,它作为 其研究,必将助于新型生态的建筑的发展,为实现现代建筑健康、舒适、与自 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也将和其它世界 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上接第34页)社,1999. 2005. [2】张玉坤.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发生机制Ⅱ】.天津大学学报,2004,(02) 101 ̄105. 【4J张志明.现代商业建筑的空间设计Ⅱ】l建筑,1999,(12):39~41. [5]姜峰.当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室内步行街设计研究~以西安万达商业广场为 例fDj.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洪辉.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开发空闾设计研究[DI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