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习日记
时间 实习地点 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 石家庄市城市排水监测站 石家庄市监测站 河北省分析测试中心 中科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 在学校听环保局局长周同友的讲座 实习主要内容 参观污水处理厂 参观排水监测站 参观监测站 参观分析测试中心 参观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 12.30 环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 实习目的
1. 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2. 了解污水处理工艺的各种设施及参数了解其工作原理。
3. 通过了解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实际的接触,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
4. 了解废水处理的常用机械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情况。 5. 了解生产环保设备的市场需求、产品定位及生产过程。;
6. 增加对污染治理企业的工艺流程、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认识。
3. 实习内容
3.1 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简介
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是85年投资1.5亿元兴建的一个较大型的废水处
理单位,日处理能力为16万吨废水,现有职工2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165人,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废水16万吨,厂区占地256亩,采用活性污泥处理城市污水,废水主要来自桥西的各企业事业单位及居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水,经西明渠汇入污水厂。废水处理设施有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剩余污泥采用两级消化池厌氧处理。全场共分产前区、辅助生产区、水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四部分。根据废水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工业废水约占50%-60%,生活废水约占40%-50%。进水水质为:COD≤400mg/L,BOD5≤200mg/L,SS≤250mg/L,处理标准:遵照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即COD≤100mg/L,BOD≤30mg/L,SS≤30mg/L.设计出水水质:BOD 和SS的平均提出率按90%设计,SS≤25mg/L,BOD5≤20mg/L 。处理后的水排入该厂西侧滨河道排水明渠,最后经洨河下排,污泥处理则按二级消化脱水,泥饼作为肥料使用。
该厂处理工艺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即二级生化处理。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污水处理的全过程由水区工段管理;为防止污泥的二次污染,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污泥处理技术,利用燃煤锅炉供热,带式压滤机压滤泥饼的方式
3.1.1 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 格栅 第一次提升 抱起沉淀池 集、配水井 除尘池 曝气池 集、配水井 二沉池 西明渠 螺旋泵 (污泥回流) 泥区 图1 污水处理区工艺流程示意图
3.1.2 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
1.格栅
选用间歇自动栅耙式格栅,每台格栅通过流量为1.2m3/s。格栅按栅间距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尺寸范围依次为:50~100cm、10~40cm、3~10cm。此格栅间隙b=20mm为中格栅,功率3kw,每格栅宽度B=1.6m,水深1.9m,格栅高度5m,链条驱动栅耙,格栅电动机功率为1.5kw。设旁通滚轴式格栅,每台格栅通过流量为1.2m3/s,格栅间隙b=8mm为细格栅,格栅宽度B=1.6m,水深1.9m,格栅高度3.8m,主要去除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并保护水泵。
控制:在格栅前后均装有水位测量计,可调气泡型。这些仪表检测因格栅被堵所造成的格栅前后的水位差,在达到选定的水位差20cm时,清污循环将由PLC自动启动。一旦启动栅耙便会按照选择的清污循环次数运行(如两个清污循环)。在最后一个清污循环完成后,栅耙将停在上方位置等待下次指令。
2. 曝气沉砂池
池分为两格,每格L×B×H=18m×3.5m×3.5m。池上设有纵向吸砂桥一座,桥长8m,电动机总功率为3kw。停留时间3min,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气与进水方向呈90°,使得污水在池中螺旋前进,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将颗粒状的固体甩出,沉淀到两曝气沉砂池的底渠中,这些沉淀的固体被2台潜水收沙泵提升到分离罐中。经砂水分离器分离后溢流到曝气尘砂池中。砂子由砂水分离器的底部排出。
控制:向曝气沉砂池中送入必要的空气量由人工调节。他将影响螺旋水流的垂直分量。
3. 初沉池
迟直径为50m边缘水深为5m共两座,池上有带排浮渣装置的刮泥机( 半桥式).刮泥机上的电动机功率为1.5kw.停留时间为2h,沉淀较小的物质,污泥在这里靠旋转刮泥桥刮到沉淀池的泥斗中,然后由泥管利用泥自身重力排到储泥池。浮渣由桥上的刮渣板挂出,沥水后的污水排入进水栅格井。刮泥机总长为33.00m,宽0.75m。一沉池通过重力沉降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并去除液面浮渣。同时去除一部分有机污染物。
控制:进水由配水井分配,(非自动)。出水通过溢流堰均匀出水,排泥由手
动阀门连续排泥。旋转刮泥桥24小时连续运行。
4. 曝气池
设曝气池两座,廊道推流式。单池设廊道5个,长88m,宽8m,深5.5m。采 用微孔曝气器。其中污泥负荷:0.25kgBOD5/kgDS.d。
容积负荷:0.75kgBOD5/m3.d。控制适当回流比50%左右。控制污泥浓度MLSS在1-2g/L。设计平均溶氧5-7mgO2/L。采用多点进水方式,以利进行中根据原水水质水量变化,调节进水入口,提高适应性。停留时间5.67h,曝气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曝气池中,要促进有机化合物分解为最终的无机物。为此,需要适量的活性污泥和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足够氧气。促使有机物降解。空气的搅拌是必不可少的,曝气池中禁止有死角存在。
5. 二沉池
池直径为50米,边缘水深3.5米。二沉池4座,池上设有全桥式刮泥机,长51.5米,宽0.75米。刮泥机的电动机总功率为3千瓦,听留时间为1.9小时。二沉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二沉池是分离水和活性污泥的构筑物,在这里靠旋转刮泥桥将沉淀的活性污泥刮入中心泥斗中,这些活性污泥绝大部分用回流污泥泵被送到暴气池中(回流污泥),另一部分(剩余污泥)也靠回流污泥泵送到预浓缩池中进行浓缩。
控制:回流污泥量由回流污泥泵开启的台数和其中一台的开停时间控 制。回流到暴气池中的污泥量与进入暴气池的水量,暴气池中的MLSS值,回流污泥中的MLSS值等因素有关。因此PLC应根据上述因素决定回流污泥开泵的台数,开闭的时间间隔即应决定于抽泥量。在试车阶段应找出这种相互关系并在中心软件中固定下来,旋转刮泥桥24小时连续运行。
3.2石家庄市城市排水监测站
石家庄市排水监测站位石家庄市排水管理处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现有人员30人,检测室面积500平方米,可监测项目60余,固定资产400多万元,其中大型检测仪器分别由美、英国、德国、和日本
引进,包括色谱-红外联机,色谱-质谱联机,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原子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全自动总有机碳测定仪,奥林巴斯生物显微镜等仪器,设备综台实力在全国排水监测站中名列第二,在省内名列第一。
石家庄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已经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并加入了国家城市排水监测网,我国首批认定的全国九大国家级监测站之一,具备了对排入市政设施污水进行取样,化验和出具公正性检验报告的资格。石家庄是城市城市排水监测站的主要职责是对全市范围内的排水用户排入市政管网的污水水质、水量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负责桥西污水处理厂各项技术指标化验工作,并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供各项业务报表。同时承担全省城市排水水质重载监测。 3.2.1 主要监测的项目和仪器设备
PH、色度、亚硝酸盐、氨氮、COD、BOD、SS、TP、TOC等
原子荧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等。 3.3
河北省分析测试中心
河北省分析测试中心是河北省现代化综合分析测试的专门机构,于1988年取得省计量认证资格。“中心”下设综合部、化学测试部、仪器测试部等部门。河北省分析技术学会挂靠在我心中。受河北省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办公室委托,“中心”承担河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公用管理工作。目前“中心”内拥有红外、紫外、原子吸收、毛细管电泳仪、液相、气相、核磁共振波谱仪、X射线衍射仪、冷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大型精密分析仪器设备。可对有机、无机、轻工、食品、医药及农药等众多领域。“中心”还承担了国家和省的一些重要课题,取得多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国家经委优秀成果奖一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五项。特别是自
然基金课题“癌变细胞的傅立叶红外光谱测定方法”被有关专家鉴定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
3.3.1 监测项目及范围
1. 石油化工产品的剖析及合成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 高分子材料的剖析。
3. 轻工、食品、医药工业有机物、微量金属元素、农药残留量等定性、定量分析。
4. 环境保护中有机、无机物的分析。 5. 生物体中微量元素和危害物的分析。 6. 天然有机物的成分及结构分析。
7. 生物体、金属和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观察。
8. 材料物相定性分析、点阵参数的精密化、晶粒尺寸、薄膜、应力、极图等分析测试。
9. 对厂矿企业提供分析测试方法咨询并接收该方面的研究项目。 10. 有关分析测试仪器引进方面的咨询。
11. 协助有关单位进行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 12. 化工新产品的研制。
3.4 中科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
乱成试验站建于1981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1989年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成为第一批基本站。1993年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屯农业生态系统生态试验站合并组建,成为两所共建的试验基地,定名为中国科学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1999年成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网络(GTOS)成员,2005年成为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EORN)台站。
栾城站位于北纬37。53,,东经114。41,,海拔50.1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30MM,总占地面积28万M,,试验站园区面积2.7万M,,总建筑面积5000M,,建有科研生活楼和实验楼各1座,配置有数据采集中心、网络通讯设备、样品保存室、低温冷库、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土壤农业实验室、精华农业实验室等。栾城站土壤类型已潮褐为主,代表华北平原北部典型潮褐土高产农业生态类型。根据研究布局和监测规范,试验站建有设施完备的水分平衡场、养分平衡场、气象场、综合观测场、小麦育种场、遥感试验场、精准农业示范场等,并配备有先进的涡度相关、波文比、大型蒸蒸渗仪、遥感铁塔、光合仪、光谱仪等仪器设备仪器。
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针对华北平原水资源超采,作物秸秆焚烧现象严重,城市“三废”与农用化学品污染加剧等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确定以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为基本任务,以节水中心的精准农业研究为助攻创新方向,以高新技术集成中试基地建设为重点发展目标,探索中国北方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体模式。重点开展:(1)不同尺度节水农业机制、技术与区域水资源调配管理研究;(2)农业养分循环机制与缓效同步释放肥料与施肥技术研究;(3)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模式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宏观战略研究;(4)农业生物新技术研制与开发研究;(5)信息农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6)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资源要素及环境效应的长期动态监测。
3.4.1 主要研究方向
栾城站的研究方向和定位为瞄准农业生态学的国际前沿和国家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的需求,围绕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城郊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的长期综合观测及对全球变化与集约化过程中的响应机制研究;探索农田生态系统界面能量、水分、养分传输过程及其内在调节机制和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优化调控机制;重点研发、集成现代节水农业技术、清洁施肥管理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精准农业应用技术等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与管理技术;发展华北平原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区域优化示范模式。
建站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长久性农田生态系统综合观测与研究平台;具有区域特色的华北平原现代农业与水资源研究与示范中心,为我国北方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提供示范模式和配套技术,为全球变化与国家生态环境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3.5
讲座(环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结
此次实习我们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毕业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运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实习给离我们一个充分锻炼自己的机会,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环境监测的应用实例。促使我们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要运用所学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合理实践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认知并了解了环境监测站的工作流程。
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到了很多。首先,我了解了环境专业的就业形势。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对环保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是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型人才却很少,所以我们专业的就业前景是美好的。并且了解了环保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认识到我现在所学专业课程对我们将来工作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很多关于环境监测、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我们的专业课是完全吻合的,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所学知识是非常实用的,在以后工作中会随时用到这些知识。
同时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目前全球面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环境监测正在为人类的明天把关,水污染、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等等,环境的恶化正在威胁人类健康,环境质量好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环境专业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了解到该专业广阔的就业前景,意识到我们目前所学的课程在将来工作中的重要性。
最后,感谢学校老师对我的鼓励与支持,更感谢实习过程中专家对我的悉心指导,使我圆满完成此次的实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