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改变一送二受接受设备的配线形式,即将头部脉冲信号严格从译码变压器 次侧输入,尾部脉冲信号由译码器4313端子输入(注意核对脉冲极性)。改进后,保证一送二受区段(一送三受区段的二受部分)接收系统接收到的是一头一尾,使极性交叉正确;确保
叠加的移频信号正半周的电压幅值下降很大,不能使二元差动继电器吸起,从而保证行车安全。建议修改配线时尽量用处于正线位置,即有叠加移频信号的受端接收头部脉冲,效果更好。
(厦门电务段!邓昌盛)
!!∀6502电气集中到发线双出岔及坡道延续进路结合电路的设计
在设计6502电气集中车站到发线中间双出岔电路时,经该出岔股道又有下坡道延续进路时,电路须特殊处理和改进。
1中岔电路与坡道延续电路的结合。
车站平面图如图3所示。由于3股道有中间出岔,办理了S进站至3股道接车进路延续至发车口时,中岔电路在11线上须检查S3LZJ第3组的后接点和X3LZJ第4组的前接点。由于原有中岔定型电路X3LZJ第4组中接点接KF电源,所以要将定型电路KF电源拆除,将X3PZCJ第4组后接点和X3PZJ第4组的前接点,接入S3信号LXZ组合的S3KJ第4组中接点上,然后一直将上行3股道接车进路延续到经D1信号的DX组合的发车口,使SLXJ励磁吸起,开放上行进站信号机。
3股道由于中岔和坡道的同时存在,S3信号和X3信号的开放都要检查10号、13号道岔的定位表示继电器的第6组前接点。S3LXJ的吸起既要检查2组中岔DBJ的前接点,还要检查坡道电路里S3KXJ第3组的前接点,否则不能使S3LXJ励磁吸起。
2中岔带动电路。当排列S进站至3股道接车进路延续至发车口时,首先将10号、13号道岔带至定位。用6FCJ的第7组前接点和X3LAJ的第4组前接点串接在10号、13号道岔定位启动电路内,在排列3股道上行接车时,将10号、13号道岔带至定位。在办理上行3股道引导总锁闭接车进路时,首先将10号、13号道岔单操至定位,按下
上行引导总锁闭按钮,用SYZSJ第6组后接点断开属于下行咽喉的13号道岔启动电路,将其锁在定位。反之办理下行3股道引导总锁闭接车进路时,用XYZSJ的第6组后接点,断开属于上行咽喉的10号道岔的启动电路,将10号道岔锁在定位。
(石家庄铁路分局设计所!程丙军)
!!∀道口控制柜的改进
为了便于道口控制盘和道口器材箱内部器材的维修、测试和试验,可将控制盘和器材箱合二为一,整体组合为道口控制柜。集控制盘、道口组合为一体,盘面采用光带显示,控制柜外观采用喷漆工艺处理,造型美观大方,新颖别致,同时可免去设备外部油饰的麻烦。改进后的道口控制柜主要特点如下。
1道口看守员从室内监视列车接近和出清道口,控制道口信号设备以及装设在道口的器材装置。控制柜前后开门,施工、配线和维修方便,便于安放,解决了过去器材箱与控制盘分离,器材箱体积过大,在室内不宜安装、配线、不便测试和试验等问题。
2上部为控制盘(可开门),可安装音响器、闪光器等室内声光报警器材;中部为道口信号组合,共3排用于装设继电器;下部用于放置道口电源等。
3可装设14柱或18柱端子排和元件板(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及电源等)。
4经改进的道口控制柜,外型尺寸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能进行现场勘测、规划、设计、配线和施工,还可实现工厂化施工。若有需要还可实现室外电缆和控制柜配线的插接化,便于基地化检修和测试。
该控制柜经天水铁路道口器材研究所试制,并在青藏线察尔汗西道口试用,效果非常理想。
(格尔木电务段!刘应才)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