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

来源:九壹网


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大力发展,我国的建筑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案缺乏生态性,施工过程没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施工材料选用缺乏节能考虑等问题,造成了施工中的环境污染。建筑施工中的这些问题不符合我国生态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笔者在本文中对我国建筑施工的现阶段特点以及其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解读,对如何做好建筑施工进行了透彻分析。

标签:建筑施工;施工污染;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前 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认识的改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了解更为深刻。公民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在我国的任何领域,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才能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的施工作业会带来大量污染,例如废弃物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等等,如何对这些污染有效防治,已经成了建筑施工领域的一个重点问题。

1 建筑施工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带来多种多样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居住环境,而且不利于我们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光污染可能还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这些污染都存在很大的危害,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2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1 噪 声

建筑施工期噪声是主要污染因素,主要来源于如压路机,打桩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土建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同时还有建筑材料的加工切割,模板与脚手架的安装,装卸以及拆除等作业所产生的噪声。并且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往往是多种设备一同运行,更是加剧了噪声的产生。一些因为工期以及施工部位等特殊情况的昼夜施工,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也是建筑施工中被投诉最多的环境问题。

2.2 废 水

废水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的自井点降水,以及桩基施工所产生的泥浆,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运输管道的清洗水,设备水压的实验水,混凝土的养护排水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等。另外,一些建筑工地的临时供水设施还存在滴漏跑冒等导致施工现场污水漫流的现象。部分施工单位将产生的废浆,泥液等直接排入下水道,导致沉淀之后的泥液废浆直接造成下水道堵塞以及次生水环境污染问题。

2.3 废 气

扬尘是主要造成施工废气的原因,扬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施工所在地的空气环境质量。施工过程中主要产生扬尘的环节有土方挖掘,建筑垃圾,水泥等材料的运输,存放,使用,扬地平整,木工房锯机作业,砂石,石灰等土方回填,车辆进出,裸露地表风蚀扬尘以及楼层清理后的垃圾凌空抛洒等不文明的施工行为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粉尘污染。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上干旱,大风等季节,则会加重施工扬尘。另外,施工中的燃煤取暖,车辆,机械,食堂,油漆稀释剂以及化学材料热熔加工等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废气污染。

2.4 固体废物

废建筑物拆除,施工中产生的废气建筑材料,废气包装,生活垃圾,建筑材料等废渣。深基建筑物人工挖孔桩取土过程所产生的废气土方,钻孔灌注施工中产生的废浆泥液等。

2.5 其他问题

其他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因不熟悉当地地下管线情况而造成误挖坏煤气管线,水管等造成的间接环境污染。施工中强光源现场照明以及电焊作业也经常被居民投诉。

3 针对不同污染的治理措施分析

3.1 光污染的防治对策

光污染防治对策。合理调剂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的夜间施工,要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

3.2 水污染防治对策

施工期的生活区尽量靠近有城市污水管网的地方,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生产作业过程中形成的施工污水,禁止随地排放,应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设施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3.3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

施工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根据需要,设置容量足够、有围栏和覆盖措施的堆放场地和设施。

3.4 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对策

(1)严格依法施工,积极培养噪音控制意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有关建筑施工的相关规定。增强法制意识,严格按审批措施进行合理施工,控制噪音污染。

(2)严格控制机械施工和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噪音污染。机械施工和建筑材料运输是建筑工程产生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必须要采用有力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搅拌机、吊车、桩机等施工设备几乎在每一个工程当中均要使用,因此必须要确保这些设备具有合理的布局,使其对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等对噪声要求比较严格的区域保持合理的距离。同时,对这些设备进行消声处理(例如加装消声设备或者加盖临时性的封闭结构),借此有效控制施工噪声。除此之外,建筑材料的运输业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噪音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运输车队的管理,并限制运输路段和运输时间,将噪音污染控制到最低程度。

(3)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时间进行严格地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经批准从事的夜间作业,且公告附近居民。

3.5 建筑施工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防治建筑施工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1)科学合理地进行现场施工组织,例如,在施工之前明确土方开挖的数量、阶段以及顺序等等;在进行回填处理时,需要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废弃物以及其他可用的回填物,将土方的回运次数和外运数量降到最低,减少因为土方运输所产生的施工扬尘污染;认真分析施工现场的平面图,科学确定取土和运输的线路,减少运输距离。

(2)对运输路线进行硬化,并安排人员和设备定期进行洒水压尘。对堆放于现场的土方及有可能产生扬尘的粉料堆场进行必要的覆盖或堆放于固定设施内。

3.6 粉尘污染的防范

在建筑施工中的粉尘污染防范中,应注意以下措施:①保证施工现场中生活、办公区的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并且配备专人定期洒水和清扫,以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②在市区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应尽量控制现场的混凝土搅拌,而是要使用质量合格的商品混凝土;③在市郊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搅拌中,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封闭管理,以尽量减少或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水泥、石料尘量;④在土方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限制运载车辆的装土高度,并且对土方表面进行覆盖、喷洒水处理;⑤其中对于桩基施工环节,应选用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初次之外,还要减少使用泥浆进行循环钻孔,以此来减少粉尘污染。⑥对于装修施工而言,

应该优先考虑成品和半成品进行装修,达到减少粉尘的效果。

3.7 有毒有害废弃物污染的防范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污染的防范应坚持“回收利用”的基本原则,例如:铁钉、钢筋、木头、塑料、包装纸、废渣、废砖头等废弃物都可以在施工进行再利用。而对于有毒有害的固体、气体、液体废弃物则要经过严格的处理,在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将其排放到指定位置,以减少对于区域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4 结束语

结合本文中对水污染、光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污染提出的建议,希望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加强管理,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工作,通过各方综合努力,为生态环境做贡献,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参考文献

[1]陆沈磊,杨德志.汶川地震灾后建筑垃圾消毒处置研究[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109~110.

[2]关于天津开展生态市建设的研究课题组,张峻屹,邢振纲,刘景伟,崔玉成.关于天津开展生态市建设的研究[J].环境保护,2012(11):129~1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